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空间营造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空间营造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空间营造下面是给大家带来关于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空间营造,以供参考。

“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树木创造空间的能力时,他们才会感到树木的真正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最早开始进行关于“空间”概念的相关探索和研究。

在西方和东方的建筑、艺术、哲学等不同的领域里,“空间”的概念一直在运用中行进着发展的历程,并且影响着这些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许多研究论文和专业著作也因其理论的发展而出现,并且运用在实践当中,园林设计领域也不例外。

在我国,园林植物配置早已被勤劳智慧的古代人们开始着手研究。

早在七千年前,花卉已经作为一种观赏品登上大雅之堂;在距今三千年的甲骨文中的“园、圃等字样代表在那个时期园林的雏形已经形成;距今25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楚辞》有了栽培花卉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园林草木记》等专业著作。

历史上还有很多诸如《三辅黄图》、《洛阳名园记》等关于植物配置的著作。

在古代,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塑造是通过文人墨客对于植物的描写等具体表现形式来完成的。

一年四季中植物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丰富多彩,充满了诗情画意。

植物景观是重要的园林空间的元素结构,在园林景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园林植物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不仅在现代花园中证明了其重要性,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也始终高度重视植物空间的建设和营造。

一个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形成不同的植物空间的时候也创建了绚丽多姿的风景。

在处理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能只是片面重视植物本身的观赏性,而是应该将其扩大到空间的范围中。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空间,从空间的观点出发去探讨、研究、使用和感觉景观才是真谛所在。

植物景观是由植物个体、植物群落、自然植被展现出来的,通过人的感官产生一种真实体验的美丽感受。

植物景观是使用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包括藤本植物,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充分发挥植物形态、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感(也包括整形修剪植物)来建立植物景观。

如何在遵循植物生态学原理、符合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出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生态效益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次的专题,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该营造怎样的植物空间,才能为改善人居环境做出贡献。

现代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是指为人类创造高效、安全、舒适和健康的环境,合理安排土地和空间,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比传统的景观,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物种服务,强调人类、资源、环境均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时突出植物设计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空间美化功能、构成功能和生态功能。

现代景观设计要创造足够的绿色空间和绿化规模,设计营造足够的空间和场地,使人们通过视觉为主的感觉和景观环境的物化形式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反应,从而在行为上引起共鸣,园林植物的空间营造具有广泛而又重要的意义。

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园林空间通常是由山、水、建筑、植物等等许多因素包括不同大小、不同场景的各种形式的空间组合。

同时,园林空间根据时间的变化会产生相应的改变,所以景观空间不是我们看到的三维空间,是一个包含时间的四维空间,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相变化方面。

园林植物空间主要由基面、垂直分隔面、覆盖面和时间这四维构成。

基面Kevin lynch 说过,“ 空间主要是由垂直的面限定的,但唯一的连续的面却在脚下” ,可见基面形成了最基本的空间范围物。

垂直分隔面垂直分隔面是园林植物空间构成的最重要的性能,是由一定高度的植物组成的一个面。

垂直分隔面形成清晰的空间范围和强大的空间封闭的感觉。

首先,直立的树干即为处在外部空间中的支柱,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以不明显的方式来表达垂直分隔面的。

其次,树枝分支高度和叶子的密度影响了空间的围合感。

乔木中,阔叶树种或者针叶树种,营造的围合感与其体积成正比。

落叶植物的围合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夏天是封闭的,冬天是开放的,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落叶植物的树枝上所表现出来的空间范围和常绿植物在竖向上可以形成稳定的空间封闭效果有着显著的区别。

覆盖面大、中型树冠相互连接构成了覆盖的园林植物空间。

植物空间的覆盖面通常由分支点高度在人类身体高度以上的枝叶形成,这限制了人类看向天空的视线。

覆盖面的特征和树叶密度、分支点高度和种植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夏天郁郁葱葱的树叶形成的树荫遮天蔽日,带来的封闭感最为强烈,冬天落叶植物仅以树枝覆盖,人向上看的时候视线通透,封闭感最弱。

时间园林植物空间和建筑空间最大的区别取决于“时间”这一维度。

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生长、发育到成熟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一个在叶片、花朵颜色、香气、枝条、株型和一系列的颜色和形态上的变化,构成了四个不同的季节变化。

植物的这种季相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景观空间的组成,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可选择的空间类型。

当落叶植物围合植物空间的时候,围合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春天到夏天,枝繁叶茂的树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秋冬季节到来时,伴随着植物叶片的凋零,人的视线可以突破限制,逐渐延伸到外部空间。

其次,季相变化中的颜色变化也非常明显,通常来说,叶子和花朵的颜色在一年四季中都有着丰富的变化。

园林植物营造的景观是一种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景观。

现代园林植物空间类型以时间这一维度为基础,植物空间由基面、垂直分隔面和覆盖面三个构成面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类型开敞植物空间开敞植物空间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人们的视线高出植物景观的空间。

这个空间没有覆盖面的限制,其大小空间形式只是由基面和垂直分隔面来决定的,但在这个空间内,垂直分隔面只以地被植物和较为低矮的灌木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身处其中,人的视线开阔,心情舒畅,容易放松心情从而得到满足感。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除了使用草坪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外,应该推进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易于维护和管理的地被植物的使用,来营造这样的空间。

半开敞植物空间半开敞植物空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四周并不完全开敞,部分的视角被植物阻隔了人们的视线,是开敞空间向封闭空间的过渡,是出现在园林中最多的空间类型。

它还可以使用地形、岩石和小品等景观元素和植物配置在一起来实现。

半开敞的植物空间可以抑制人们的视线,以指导空间的方向,实现“障景”的效果。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封闭的那一面,可以使用大小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三层配置模式,这样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态效应。

覆盖植物空间覆盖植物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与地面之间,通过枝干的分枝点高度和密集的树冠形成空间的感觉。

大型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好材料,这种植物分枝点较高,树冠一般较大,具有很好的庇荫效果,无论是孤植或群植,均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和遮阴休息区,这种植物空间的营造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

此外,藤本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作为攀附的载体,也可以有效构成覆盖空间。

纵深植物空间狭窄而长型的纵深空间因为两侧的景物不可见,更能够导引人们的方向,人们的视线会被引向空间的一端。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经常见到植物材料来兴建的纵深空间,如溪流峡谷等两边种植着高大的乔木形成密林,道路两旁整齐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行道树。

营造这种空间时枝繁叶茂的大型乔木为最佳材料选择,在纵深感被加强的同时,生态效益也被提高。

垂直植物空间垂直面被植物封闭起来,顶平面开敞,中间空旷,便能形成向上敞开的植物空间。

分支点低,树冠紧密的小型和中型的乔木形成的树列,高大的修剪整齐的绿篱,都可以构成一个垂直植物空间。

这种空间只有上方是开放的,使人仰视,视线被引导向空中,可以给人以强烈的封闭感和隔离感,纪念花园中经常出现这种空间。

郁闭植物空间垂直植物的株型能构成竖向上紧密的空间边界,当这种植物和低矮型平铺生长的植物或者灌木搭配使用时,人们的视线被完全闭锁,围合感更为强烈,大型乔木作为上层的覆盖物,整个空间的就变成了完全封闭的空间。

这种空间类型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或植物园中最为常见。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这种植物空间具有最复杂的群落结构、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和最明显的生态效益。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特征园林植物景观是户外空间的一个重要的性能表现,它与园林建筑、水、地形和其他元素一起来构建的园林中的不同。

其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植物景观空间具有第四维界面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和建筑空间最大的区别是在植物景观空间的第四维界面“时间”。

时间因素包括时期、季节和年限等,是园林植物景观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植物景观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年限里都表现不同,不一样的气候特点下,同一植物景观也会有较大差异的表现,一天的不同时期,光影的变化也会带来植物景观的异质性。

在落叶植物围合的空间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围合性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如在夏天,封闭感很强烈的植物空间,在冬天却是通畅,开放的。

植物从幼苗期向成熟期的转化,显示为园林植物景观特征的阶段性变化。

空间形态复杂和多样化在园林植物的空间结构种,主要是自然形态的树和花灌木,使得空间形式更自由和富于变化,增加了景观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

空间形态的变化和活动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形式体现在植物从幼苗到成熟期的转换,景观植物群落生态因子的调节和变化,植物根据季节产生的不同的空间形态。

园林植物空间尺度变化幅度大建筑空间是基于建筑物的功能设计,它的规模并没有改变。

但作为主体种植的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变化很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空间感受。

现代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植物的空间营造首先考虑其生态功能,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空间构建,其次使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进行合理的配置。

植物空间的生态化营造植物空间的生态化营造就是要模拟自然界植物的生长状态,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以地带性植物为主,适当引入植物新品种,构成以乔木为主体,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相结合的复合群落,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与适量的空旷草坪结合,针叶与阔叶结合,季相景观与空间结构相协调,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大大增加绿地的绿量,是城市绿地的最佳结构。

城市绿化需突出乔木,但如果为了采光、通风,遮荫的比例也不宜过大,绿地内灌木需占一定比例,地面力争全部为草坪或地被植物所覆盖。

营造生态化的植物空间1、乔灌草藤相结合营造生态化的植物空间,主要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条件,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在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入植物新品种,构成以乔木为主体、灌木和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搭配的复合型植物群落,形成一个“亲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适度的开放草坪搭配、针叶和阔叶搭配,季节性景观和空间结构相和谐,充分利用立体空间是城市绿地最好的结构。

2、群落多样性与特色基调树种相结合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有效地防止害虫和疾病的传播,更决定了城市景观的丰富度和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