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方略》读书笔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或“学习联结理论”是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派。
【2-3】几乎所有的行为主义者都强调联结和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他们把环境看作是刺激,把相伴于有机体的行为看作是反应,因而他们关注的是环境在个体学习中的作用。
【3】(二)认知主义学习观认知心理学家的学习观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正相反,他们着重研究构成人的心智的结构和过程,而不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应,强调用认知结构来解释学生学习过程。
【4】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主要应采用意义接受学习。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用来“固定”或“归属”新知识的过程,是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或“类属”的过程。
【6】(三)建构主义学习观第一,关于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他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他们需要被重新建构。
第二,关于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
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编。
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心、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7】(四)人本主义学习观学习就是理解,是个人对知觉的解释。
学习就是潜能的发挥,首先是要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景,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学习就是学会如何学习。
【8-9】(五)我国对学习过程理论的探索第一,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学习的重要因素。
第二,元认知的培养应成为今后学习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第三,依据知识的类型选择学习方式。
二、历史学习过程模式的确立(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对问题的分析(二)构建历史学习过程模式的思路1、“为理想而教”的过程模式2、“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模式3、“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模式历史知识的构成为具体的历史事实与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历史结构。
其中历史事实是学科的血肉,历史概念是学科的细胞,历史线索是学科的筋骨,历史结构是点、线、面的统一体。
它具有“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等特点。
【20】(三)在教学层面促进学生历史体验与探究学习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观念上要有新型的学习观第一,历史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的加以建构。
【23】第二,历史学习活动是认知框架不断变革或重组,即新的学习活动与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三,历史学习和其他科目的学习一样,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并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的文化传承行为,具有社会性。
2、确立建构主义的教学观适应新课程的学习观体现在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原则: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无论怎样美好的教学设想在学生冷漠或厌烦的情绪中都将难以实现。
改编教学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人生体验,人生意义,人生启示。
创设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氛围,既要重视教学环境、历史情境的创设,更要注重教学民主,创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索的宽松环境。
课堂不追求表面的热闹,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提倡应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思维参与为核心。
应把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同教学评价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也是反馈、反思、激励、发展的过程。
【25-26】第二章历史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历史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一)心理学关于动机与兴趣的理论1、兴趣和学习兴趣2、动机和学习动机3、兴趣和动机的关系(二)历史教学中面对的实际问题1、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水平2、影响历史学习兴趣和动机水平的因素(三)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的途径1、学习心理学理论的探索和建议2、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对策二、历史学习中的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一)问题的提出(二)对历史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几个问题的探索1、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原则2、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教材的结合点的研究3、课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内化过程的研究4、学生品德发展评价研究(三)对学生品德发展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1、遵循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实际,以“导”代“灌”2、注意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教学民主3、情感和理性要结合4、要采用多样的形式和渠道5、注意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动”“静”结合第三章历史学习方法之一:材料研习与运用一、历史资料的运用(一)历史资料在学习中的运用1、展拓和深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对于特定历史现象在教学中的展开,运用材料应该是首选的手段。
运用材料展开历史现象比起传统的和常见的单纯依靠教师陈述的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重要方法。
【56】例如关于北宋时期东京汴梁商业兴盛的内容,本书建议引用两种类型的材料:前一段资料是古人撰写的“第一手材料”《东京梦华录》,后一段材料则是今人的述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里的论述。
【57】2、利用历史材料系统化和深化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对于教材限于篇幅或限于教学目的没有深入阐释的问题,可以利用历史材料做进一步的阐释,达到启迪学生的理论思维和认识历史发展的深层问题的目的。
【59】例如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本书中建议教师补充列宁的相关论述,那么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以及其与新经济政策的关系等问题就可以更深刻更系统的呈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学生的活动不仅仅体现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而应该体现在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上。
教学文本并不仅仅限于教材,而应该包括所有进入了教学活动的历史资料,教学文本的内容越丰富,越具有开放性和可探索性,就越能给学生的智慧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的环境。
【62】例一:孔子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关系这一问题,补充《论语》中孔子对社会变革的态度,然后通过对比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差异,探讨两种思想流派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中的不同作用。
例二:汉武帝雄才大略和赫赫功绩的另一方面,“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二)历史资料在学习中的使用1、历史学习中使用的历史资料种类(1)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和教科书以外的历史资料。
教科书给出的历史资料因为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不必采取另外的手段向学生展示资料,是最易于使用的历史资料。
但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在数量上毕竟有限,在资料的取舍上也没有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更广阔的空间。
【67】(2)原始材料和后人的论著。
原始材料能够令人信服地说明历史事实,能够给学生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一些非当代历史的原始材料在语言、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与现代社会有一定的距离,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
【68】2、历史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思考或者讨论的时间,然后由学生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答案可以是个别学生的口头陈述,也可以是所有学生的书面表达。
【69】3、历史资料在历史测试中的使用通过材料创设情境,从而把许多原来看似分散的历史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新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
【71】二、历史地图和表格的使用(一)历史地图和表格在历史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1、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历史地图和统计表格,作为一种直观而抽象的历史现象的呈现手段,其直观性,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其抽象性,则具有知识量大,信息丰富,能够总揽全局的优势。
【74】2、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和量化思维的能力3、展拓视野,提高学生综合多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例:将环境知识与历史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可以系统化历史知识,认识各个不同时期我国不同地区的开放过程。
4、改善和丰富测试及评估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历史测试容易流于死记硬背的弊端。
(二)历史地图和表格的种类以及在教学中的呈现手段1、历史地图的分类(1)格局图,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的变化图》(2)事件图,反映一种短时段的动态过程,通常通过一些箭头等标识表现动态。
如《张骞出使西域图》。
(3)资源图,所要表现得资源可以在地图上以点状、线状、面状的形式呈现出来。
如《唐代诗人分布图》。
2、历史表格的主要分类3、历史地图和表格的展示手段的历史知识,恐怕多来自演义、戏曲和小人书,这类儿童读物和通俗戏曲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知不觉中,她对你灌输知识,培养你的兴趣,塑造你的性格,引导你走向生活”。
【96】四、历史图片和图画学习方略(一)历史图片和图画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1、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
如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宋代的城市生活》中有11幅图,涉及北宋的商业、衣食住行、民间乐舞、体育活动,内容丰富。
2、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增进对历史的体验。
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的政治热情、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但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如果给学生展示《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等图中人们脸上露出的神情——激动、兴奋、欣喜——那一种从未有过的当家作主的神情时,这种视觉的感染力无疑会帮助学生体验这段历史。
【100】3、有助于学生通过历史思维,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4、有助于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例如《时局图》,谁不发出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叹。
(二)历史图片和图画学习方略1、明确定位,认识图片和图画的不同功能。
历史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如五四运动中的漫画传单等。
2、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3、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探究历史。
例如《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等图,想象北京人的生活情景。
4、以图育情,激发情感。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表现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文物图,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又可激发其强烈的爱中华民族、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105】第四章历史学习方法之二:体验与思考一、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培养学生对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在课下收集、阅读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演练,而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担当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体验和感受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