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内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口腔内科学是口腔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学科和主干学科。

目前在国内它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三门课程,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及口腔粘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等内容,紧密结合临床,讲述口腔内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为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0.76:1。

即讲课52学时,实验68学时。

四教材: 1.《牙体牙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樊明文,2版,2003年。

2.《牙周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曹采方,2版,2003年。

3.《口腔粘膜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李秉琦,2版,2003年。

II正文牙体牙髓病学第一篇龋病概述第一章一教学目的在了解龋病的历史及龋病危害的基础上,学习龋病的概念及龋病的特征。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龋病的定义、特征及好发部位。

(二)熟悉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熟悉龋病流行评价方法。

(三)了解龋病的历史,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内容龋病的概念 1第二章病因及发病过程一教学目的在了解龋病病因学说的基础上,学习龋病的病因。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其功能、微生物致龋的证据及三类主要的致龋微生物、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蔗糖与龋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氟的抗龋机理、牙对龋病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掌握唾液与龋病的关系、Miller化学细菌学说(先进性与局限性)和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二)熟悉不同牙面菌斑的组成、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菌斑微生物学、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胞内混合物,胞外聚合物)、蛋白质对牙齿发育和龋病发生的影响、磷酸盐的抑龋作用、探讨矿物质、唾液的基本组成;熟悉龋病与免疫的关系。

(三)了解细菌的附着和聚积;熟悉菌斑微生物学、微量元素与痕量元素、脂肪和其他物质与龋病的关系、唾液的几种主要蛋白质的功能;掌握唾液与龋病的关系;龋病与年龄、种族、性别和遗传的关系、内源性理论、外源性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鳌合学说。

三教学内容(一)牙菌斑(二)饮食因素(三)宿主(四)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五)病因学说临床特征和诊断第三章一教学目的在认识龋病的临床病理的基础上,学习龋病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及其规律,好发牙,好发牙面,牙面好发部位;掌握龋病的临床分类;掌握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掌握浅、中、深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

(二)熟悉龋病的检查方法,熟悉早期龋的检查方法。

(三)了解釉质龋、牙本质龋、牙骨质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了解脱矿和再矿化。

三教学内容(一)龋病的临床病理过程(二)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龋病治疗第四章 2一教学目的学习龋病治疗的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掌握GV.Black分类法,抗力形和固位形;掌握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掌握窝洞垫底的定义、适应证、常用制剂及方法;掌握牙体修复原则,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术的窝洞制备特点和修复步骤;掌握釉质粘接的概念、原理、方法;掌握深龋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掌握龋病修复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二)熟悉龋病治疗的目的和方法,牙体修复的生物学基础,窝洞的分类和结构。

(三)了解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和窝沟封闭的定义、适应证、方法和机制;了解窝洞的隔湿、干燥、消毒;了解窝洞的封闭、衬洞;了解牙本质粘接的概念、原理、方法;了解玻璃离子粘固剂与复合树脂的联合修复技术;了解双层垫底充填,安抚治疗,间接盖髓术的定义、适应证、方法;了解附加固位钉的牙体修复术和沟槽固位与银汞合金钉技术;了解嵌体修复术和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术。

三教学内容(一)非手术治疗(二)窝洞制备(三)修复性治疗(四)深龋的治疗(五)牙体严重缺损的修复(六)并发症及其处理第二篇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着色牙和牙发育异常第五章一教学目的学习着色牙和牙发育异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釉质发育不全和钙化不全,畸形中央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了解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先天性梅毒牙。

了解氟牙症、四环素牙和着色牙的漂白治疗方法;了解过小牙、过大牙、锥形牙,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牙内陷,釉珠。

三教学内容(一)着色牙(二)牙结构异常(三)牙形态异常牙外伤第六章 3一教学目的学习牙外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了解牙震荡、牙脱位、牙折。

三教学内容牙震荡、牙脱位、牙折牙体慢性损伤第七章一教学目的学习牙隐裂、楔状缺损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隐裂、楔状缺损和牙根纵裂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二)了解磨损、磨牙症。

三教学内容(一)牙隐裂、楔状缺损和牙根纵裂(二)磨损、磨牙症牙本质过敏症第八章一教学目的学习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熟悉牙本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牙本质过敏症第三篇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学第九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一教学目的 4学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髓的形成功能、原发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掌握牙髓结构的增龄性变化。

(二)熟悉成牙本质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及结构特点熟悉牙髓组织中血循环特点;熟悉牙髓神经分布,炎症性疼痛的机制,闸门控制学说;熟悉牙髓的防御功能;熟悉牙髓体积的增龄性变化;熟悉牙髓功能的增龄性变化;熟悉根尖周组织的结构组成特点(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及掌握其临床意义。

(三)了解牙髓组织肉眼及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点及结构特点。

三教学内容(一)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二)牙髓的功能(三)牙髓增龄性变化(四)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第十章病因及发病机制一教学目的学习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髓及根尖周病的致病菌;掌握牙髓及根尖周病的感染途径;掌握不同类型疾病中细菌感染的特点;掌握逆行性感染和逆行性牙髓炎的概念。

(二)熟悉牙髓及根尖周病的致病机制。

(三)了解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中对细菌作用的认识过程;了解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在牙髓和根尖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宿主对细菌感染的反应;了解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免疫因素在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中致病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一)细菌因素(二)物理因素(三)化学因素第十一章检查和诊断方法一教学目的学习牙髓及根尖周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主诉及现病史应记录的内容;掌握主诉疼痛的问诊内容;掌握牙髓活力温度试验;掌 5握牙髓活力电试验;掌握X线检查。

(二)熟悉患者的系统病史;熟悉咬诊、染色法、透照法、选择性麻醉、实验性备洞等检查方法。

三教学内容(一)收集病史(二)牙髓及根尖周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三)选择性临床检查第十二章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教学目的学习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髓病的临床分类;重点掌握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掌握慢性牙髓炎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掌握残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掌握逆行性牙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掌握牙髓坏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鉴别牙髓坏死和慢性根尖周炎。

(二)熟悉可复性牙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了解牙髓病的组织病理学分类、转归;了解牙痛的鉴别诊断;了解牙内吸收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点。

三教学内容(一)分类(二)各型牙髓炎临床表现和诊断第十三章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教学目的学习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教学要求掌握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掌握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排脓途径及三个发展阶段;重点掌握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三个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要点,鉴别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和急性牙周脓肿;掌握慢性根尖周炎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三教学内容(一)急性根尖周炎:浆液性、化脓性(二)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慢性根尖周囊肿第十四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 6一教学目的学习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保存活髓和保存患牙;掌握牙的状态;掌握常用局部麻醉法的种类及操作方法;掌握失活法的概念、常用失活剂的种类、性能、操作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二)熟悉病例的选择、感染的控制及疼痛的控制。

(三)了解治疗程序及术前谈话的重要性,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对治疗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一)治疗原则和治疗计划(二)病例选择(三)感染控制(四)疼痛控制第十五章活髓保存治疗一教学目的学习活髓保存治疗的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直接盖髓术的概念、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常用盖髓剂的种类及操作步骤;掌握间接盖髓术的概念、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常用盖髓剂的种类及操作步骤;掌握牙髓切断术的适应证;掌握髓腔的应用解剖及开髓洞型要求。

(二)熟悉牙髓切断术的预后和转归、并发症和处理。

(三)了解盖髓术的预后与转归的相关因素;了解盖髓术的预后与转归的相关因素。

三教学内容(一)盖髓术(二)牙髓切断术第十六章感染牙髓的治疗方法一教学目的学习感染牙髓的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应急处理;掌握根管治疗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主要步骤及其原则;掌握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悉根管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切口和瓣膜设计;熟悉根尖切除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根尖倒充填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7(三)了解干髓术和牙髓塑化治疗的治疗原理。

三教学内容(一)应急处理(二)根管治疗(三)牙髓塑化治疗和干髓术(四)根管外科(PBL教学)(五)根尖诱导成形术第十七章根管治疗术一教学目的学习根管治疗术的方法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恒牙根管形态特点;掌握牙本质-牙骨质界的意义及侧副根管特点;掌握根管预备器械;掌握髓腔的开通,根管清理、根管成形、预备方法、及评价根管预备后的效果;掌握根管充填的目的和作用、根管充填的时机;掌握侧方加压充填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根管治疗疗效评定的内容、疗效标准;掌握急性炎症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