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急诊常见症处理ppt课件

儿科急诊常见症处理ppt课件

2.腹可安、藿香正气丸等。
3.益生菌如妈咪爱、金双歧等
ppt课件.
16
病因治疗:
黄连素:0.1/片。10-10mg/kg/d,分 3次口服。 蚕豆病患儿禁用。 选用抗生素或其他对症治疗。
ppt课件.
17
脱水——补液:
口服补液盐:1包用温开水稀释至 500~750ml, 少量分多次喝。
儿科急诊常见病症的处理
ppt课件.
1
一、 发热
常见原因:上呼吸道感过38.5℃给予退热处理 物理降温:冰敷、30~50%酒精擦浴 药物降温:可选用以下药物:
1.美林混悬液:每次5~10mg/kg(0.25~0.5ml /kg) 2.百服宁咀嚼片:每次10~15mg/kg 3.泰诺林:每次10~15mg/kg 4.小儿退热栓:每次1个塞肛,1岁以下用半个。
ppt课件.
2
5.拜阿司匹林:0.1/片,每次10mg/kg。 6.复方氨基比林:每次0.05~0.07ml/kg,im。
一般1岁以下婴儿不用 7.来比林:每次10~25mg/kg,用生理盐水 稀释后 im或iv(浓度1ml不超过0.3) 8.柴胡注射液:每次1~2ml,im
ppt课件.
3
注意:G-6-PD缺乏(蚕豆病)者阿司匹
开瑞坦等
ppt课件.
11
(二)支气管肺炎
1.抗生素+地塞米松 2. 口服硫酸舒喘灵、小儿肺炎合剂等 (三)急性喉炎 1. 抗生素+激素 2. 激素、舒喘灵雾化吸入 3.咳嗽频:非那根糖浆(1ml含非那根1mg)
ppt课件.
12
四、腹痛
常见病因:肠痉挛、便秘、肠套叠、阑尾炎
治疗
肠痉挛:轻度疼痛:口服普鲁本辛0.5mg/kg/次 每天1~3次,金牛腹痛片。
5.病因治疗或原发病治疗: 包括选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和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6.预防惊厥再发:鲁米那 3—5mg/kg /d,口服.
ppt课件.
10
三、咳喘
常见原因:哮喘发作、支气管肺炎、急性喉炎。 (一)哮喘发作:可选用以下药物. 1.舒喘灵雾化吸入:万托林0.25-0.5 ml+NS3ml 2.硫酸舒喘灵气雾剂:一般每次1喷,tid。 3.氨茶碱:口服:每次3-5mg/kg,每6-8小时一次; 静滴:每次3-5mg/kg用5%G.S50-100ml稀释后静滴。 4.舒喘灵:2.4mg/片。每次0.08-0.1mg/kg,tid。 5.强的松:1-2mg/kg/d,口服。 6.地塞米松:0.2-0.5mg/kg,静注或静滴。 7.抗过敏药:酮替芬、赛庚啶(0.25mg/kg/d)、
ppt课件.
6
二、惊厥
常见原因:高热惊厥、癫痫、中毒性脑病(中毒
型菌痢、重症肺炎)、颅内感染、低血钙、低血
糖、维生素B6依赖症等.
高热惊厥特点:1.发病年龄在6个月至5岁,
2.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惊厥大多发
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24小时内.
3.发作多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极
少超过l0分钟,同一疾病过程中惊厥极少
发生2次以上.
4.发作前后无神经系统异常。
ppt课件.
7
处理
常规检查:电解质,血常规,急诊生化, (头颅 CT)
1. 一般处理:平卧头侧位,解开衣领,吸 氧,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出喉部分泌 物,以防吞入窒息,避免过多剌激。
常规静滴维生素B6100mg
ppt课件.
8
2.抗惊厥:可选用以下药物
(1)安定 每次0.3—0.5mg/kg,静脉缓慢 注射必要时3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最大 量一次不能超过10mg。
林、复方氨基比林、来比林忌用,因有
引致溶血可能;哮喘、水痘病伴发热者
慎用APC 、来比林。
蚕豆病用药禁忌:磺胺、呋南类,阿司匹林, 复方氨基比林,大量维生素C ,黄连,牛黄, 腊梅花,大剂量银花、麻黄。
ppt课件.
4
(二)病因治疗:选用抗生素、中成药口服或静滴 口服类:
罗红霉素颗粒剂(50mg/包) 5 ~10 mg/kg/d, bid; 阿奇霉素5 ~10 mg/kg/d , qd; 阿莫西林干糖浆30~50mg/kg/d tid~qid; 先锋6干糖浆:25~50mg/kg/d tid~qid; 施复捷:7 ~15 mg/kg/d ,bid; 世福素:4 ~8 mg/kg/d ,bid; 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黄虎解热袋泡剂、 克比奇等.
(2)鲁米那 每次5—10mg/kg,肌注,必要 时12小时后给维持量3—5mg/kg /d,肌注 或口服。
(3)10%水合氯醛 每次0.3—0.5ml/kg,或 每次1-2ml/岁加1-2倍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或鼻饲,最大量一次不能超过1g。
ppt课件.
9
3.退热:复方氨基比林肌注,来比林肌注或 静注,小儿退热栓塞肛。 4. 脱水:对有脑水肿或惊厥持续状态者, 用20%甘露醇,每次0.5—1.0g/kg,快速滴注。
重度疼痛654—2:每次 0.1~0.2mg/kg 或阿托品:每次0.01mg/kg,im。
便秘:开塞露,儿童每次10ml,婴幼儿每次 4~6ml
ppt课件.
13
肠套叠特点: 1.年龄:2岁以下,4-10个月最多见。 2.腹痛: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 3.血便:发病后4~12小时出现红果酱样便。 4.腹部肿物:右上腹肋缘下或脐上腊肠样 光滑带弹性略可活动肿物。
ppt课件.
14
五、呕吐、腹泻
常见原因: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肠炎、 细菌性 痢疾 治疗: 呕吐: 1.胃复安:每次 0.1~0.3mg/kg im或口服。 2. 吗丁啉:每次0.3mg/kg口服 3.藿香正气丸等
ppt课件.
15
腹泻:
1.思密达:1岁以下,每次1/3袋,tid; 1~3岁, 每次1/2袋,tid;大于3岁, 每次1袋,tid 。
ppt课件.
5
注射剂
1.青霉素:静滴:一般10~20万u/kg/d。 2.头孢类:先锋6、先锋5、头孢噻肟、头孢 曲松、 头孢他啶等,一般用30~100mg/kg/d 3.克林霉素 15~25mg/kg/d,静滴(浓度不超 过0.6%) 4. .穿琥宁:10mg/kg/d,静滴。 5.鱼腥草注射液:1~2ml/kg/d 静滴。 6双黄连粉针剂:60mg/kg/d,静滴(浓度不 超过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