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8期)
Total No .296
收稿日期:2012—09—02
作者简介:武晓琼(1984—),女,山西汾阳人,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学。
浅议中日综合教育之异同
武晓琼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借鉴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精华,本文就日本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各方面综合浅谈一下。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德育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030—02
一、中日学前教育的比较
日本学前教育状况:第一,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现在仍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第二,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与经济地位不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老师。
第三,日本的大学分为两年短期大
学和四年本科大学,
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多以两年短期大学毕业生为主。
第四,幼儿园以私立为主,因为私立幼儿园可以为家长提供更好的个性服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私立幼儿园的幼儿老师更受家长尊
重和喜欢。
第五,
幼儿园上课一般是从周一到周六上午,孩子们在课上做手工、画画、各种小乐器的演奏、做体操等等,看不到有小学化的倾向。
第六,收费相对合适,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基本不存在。
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学前教育也依然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来源于大中专
院校。
与日本相同,
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依然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正在加大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加大本科生的比例。
我国的幼儿园也是以
私立园为主,
但收费与日本相比要高出很多,入园难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最突出显著的问题,我
国幼儿园机构设立不是太多,
所以每到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早半学年就得报名缴费。
二、中日小学教育的比较
日本的小学教育给人更多震撼,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第一,
小学的教室大多以暖色调为主,色彩斑斓却不烦乱,给人以舒服的感觉,从而使孩子爱上
这个地方也爱上了学习。
第二,
课桌设计得也非常人性化。
它的高低程度是可以调整的,小学生正处
于身体发育的时期,
这样人性化的课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生长发育要求。
第三,课桌的摆放呈半圆形,全部面向老师,这样可以方便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平等地关注和照顾到每个学生。
第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每次回答问题发言时老师会用心地做出相对的回应给予学生鼓励。
第五,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友好平等。
老师辅导学生时会蹲下来进行指导,下课后会和学生一起玩耍。
第六,能够全面地营造一种轻松自由但又很有秩序的学习环境。
在教室的走廊里有很多书架摆满了书。
图书馆设计也很人性化,色彩亮丽,有小桌子、榻榻米,孩子们可以坐着趴着随意地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
第
六,学校会安排学生每天写一些日记来记录自己的心情,老师定期检查,使得老师对每个孩子的成长有所了解并积极关注。
有时家长和老师会通过日记本
来进行交流,
家校合作共同陪孩子成长。
目前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处于改革状态,效果
也很明显,
但是我觉得日本的有些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的。
比如说:第一,在课堂提问举手回答方面:答
过一次举一个手指、
答过两个举两个手指等以此类推,这样给老师更直观的提醒更能提高学生的总体质量。
第二,教室的摆设方面,在我们的小学教室里
面很少能见到设计人性化的书架和暖色的色调,
更0
3
不用谈可以自动调整高度的课桌。
在我国,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全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都很难,更不用说和学生在一起快乐地玩耍。
三、中日中学的比较
日本的中学总体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首先与我们不同是上课时间,日本的中学生上课时间为8:40,所以他们的时间很富裕,不用担心迟到而不吃早餐。
走进教室发现与国内最不同的是桌椅的摆放,桌椅全部靠窗摆放,教室右边会空出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摆放着教师学生用的具柜、书柜。
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是师生共享的教学资源。
8:40至8:50的十分钟被称为SHR课程,SHR是short home room的简称,在学生到校之后,会有专门的教师用十分钟的时间来做一个简短的小测试,用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SHR结束后,休息五分钟开始了一天的第一节课。
中午四节课,每节课50分钟。
到12:25下课,下课后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吃从家带来的便饭。
日本人大都没有午休的习惯,13:05又开始了下午的上课,到15:40结束一天的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生开设有家政课,学校有专门的家庭经营室,各种家庭用品应有尽有,是一个专门供学生学习料理和家务的地方。
家政课是日本国家要求的一门课程,让学生学会做饭学会生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课堂上四五个人一组,每个人都有机会动手尝试,大家齐心协力,团结意识和动手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15:40放学后老师会针对在SHR测验中发现不合格的学生进行补习,这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不会收取任何费用,而学生和家长也很乐意接受辅导。
放学之后的部分活动是日本中学生一日活动的最大特色。
日本的教育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体育项目等等都在部分活动中得到体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来参加活动。
和日本的中学教育相比较,中国的中学教育就显得比较刻板化。
中国的中学是讲求升学率的,中国的学生一升中学学习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在校基本没有什么业余活动可以参加,有的只是书山题海,成绩比较。
所以我国的中学生和日本的中学生相比就显得累而紧张。
我觉得结合实际日本的家政课在我国实行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是部分活动课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身心也能够得到锻炼发展。
四、中日学生的德育比较
日本的中小学开设有德育课,学校对学生的引导和行为规范常常体现在无言当中。
在日本有着“小小善意”运动。
“小小善意”运动通常采取中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从身边小事着手融入道德培养与学校教育之中,譬如在中小学开展作文竞赛,以“我做过、我接受过、我看过、我没有能够完成的好事”为题目,让孩子们通过写作文唤起学生做好事时的愉悦情感回忆,反思自己没有能够做某件好事的遗憾,从而认识到做好事的重要性。
有的获奖作品还被收录到思想品德教科书或是当地教育部门的宣传资料中,这对获奖同学是一种奖励,对于其他青少年则树立了榜样。
其次对于学校倡议的德育活动,家庭、社会会密切配合,联合行动。
我认为日本的“小小善意”运动有效推动了日本社会道德教育的开展,逐渐内化为青少年自身的行为,其效果显著,为我国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们也应该培养我们的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由小及大、循序渐进,从小培养良好社会习惯的宗旨。
其次,要动用政府的力量加大家庭和社区的配合力度,增强社会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曼.日本“小小善意”运动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理论视野,2010(06).
[2]马德益.新世纪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阻力及调适[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02).
[3]王曼,寇宁.借鉴日本的“小小善意”运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3).
[4]孙宁.日本小学国语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及其特点[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02).
[5]朱永新,王智.当代日本教育概述[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U Xiaoqiong
(Fenyang Normal College,Luliang University,Fenyang,Shanxi,032200)
Abstract:In today's education reform,we should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education essence from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The paper gives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Japanes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Key words:preschool education;primary school education;schoo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