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磷矿可选性专题研究实验专题试验
第八章磷矿可选性专题研究实验专题试验
磷矿可选性专题研究实验
为加强实践环节,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可选性研究基 本训练,本实验课以磷矿石为对象开展一套矿石可 选性实验。包括:磨矿筛析实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选最适宜磨矿 细度实验,粗选药剂用量条件实验,温度实验,浮 选时间测定,开路流程实验和闭路流程实验等七个 单元实验。 要求:在每次单元实验前充分准备,整个实验过程 中认真、详细地作好原始记录,实验操作细致,每 做完一单元实验后及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计算准 确,整套实验结束后系统整理写出矿石可选性实验 报告。
登山实验
1、按找到的最陡坡方向,确定新步长。 2、以上面八点最佳点作为起点,按新步 长布置3—4个点进行登山实验,以找到最 优条件为止,从而结束整个选优实验。
实验四 浮选温度实验
实验目的
寻求浮选最适宜温度。
实验操作
(一)实验设计 1、条件和流程同〔实验二〕 2、变动条件:温度
(二)浮选操作同〔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目的
粗选药剂用量条件实验
在生产实践和实验的基础上,寻求浮选药剂用量的最佳组合。
实验操作
实验设计:采用序贯实验
最陡坡法
实验过程同实验二
(一)查找最陡坡实验
1、考查因素:在最佳磨矿细度条件下对碳酸钠(A)、水玻璃(B)、抑制剂
(C)、捕收剂(D)四个因素进行考查。
2、基点的确定:根据生产实践和有关资料四因素的基点定为:
实验原理
在碱性介质中,采用阴离子型捕收剂 富集磷矿物,硅酸盐矿、碳酸盐矿物 留在槽内作为尾矿排除,得到正浮精 矿从而使硅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与 胶磷矿分离。
原矿
原矿
磨矿细度 -0.074mm %
1min Na2CO3 kg/t
1min Na2SiO3 kg/t
1min N0-2
Kg/t
2min 捕收剂 kg/t
E、待无泡末或泡沫基本为水泡后,关闭充气阀,停机。边壁粘附 的颗粒冲入槽中,溢流口及刮子上的颗粒冲入精矿;排出槽中尾 矿;
F、将分选产品过滤、脱水;烘干(不超过75度)至恒重;冷却至 室温后称重,并制样、分析化验。
4、产品处理:将4个点的浮选产品分别分别编号标出,进行烘干、 称重,制取化验分析样;
5、确定最适宜的浮选磨矿细度:根据浮选产品化学分析结果(精 矿、尾矿品位),分别计算各点浮选精矿回收率ε和产率γ由此 得出选矿效率E(E=ε-γ),以选矿效率作纵坐标,以磨矿 细度作横坐标绘出曲线,确定最适宜的磨矿细度。
分样:将磨矿产品分成四份。 筛析: 1、将二分之一磨矿产品用200目筒筛进行水 冲湿筛,筛去-200目(筛至盆中水较清时为止),筛 上产品烘干、称重。
2、将湿筛烘干的筛上产品(+200目),取出部 分(或全部)用200目筒筛进行干筛检查,然后对+ 200目部分称重并算出筛上产品的产率。
3、换算出不同磨矿时间下各磨矿产品的细度 (-200目百分含量),并以磨矿时间(分)为横坐 标,以对应的磨矿细度为纵坐标绘制磨矿筛析曲线。
K1 K2 K3 K4 X 合计
产率(%)
品位(%) 回收率(%)
实验六 开路流程实验
实验目的
确定流程结构,对精、中、尾矿产品进行查定,为实验 室闭路流程提供依据。
实验操作
1、原则流程 (图3) 2、对开路流程实验各产品进行烘干、称重、制样并送化学
T= ℃
试验 流程 图
精矿
尾矿 试验流程图
仪器设备与材料
原料:磷矿石、 仪器设备:颚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振动筛、磨矿机、湿
式分样机、0.75L实验室用浮选机 电子天平、可控温烘箱、湿式振动筛、过滤机 辅助材料:矿样袋、小铲、制样板、瓷盆、瓷碗、塑料杯、
铁锹、秒表 玻璃器材:容量瓶、移液管、洗瓶、吸耳球 浮选药剂:碳酸钠:配置成10%的水溶液, 水玻璃:配置成5%的水溶液, 捕收剂:配置成2%的水溶液 抑制剂NO-2:配置成2%的水溶液等
实验五 浮选时间测定
实验目的
通过分段刮泡和对其产品分析,确定粗选的浮选时间, 推测精选、扫选的适宜时间。
实验操作
1、分段刮泡:在最佳粗选条件下按图2所示流程分段刮泡。 2、产品处理及结果计算:将分段刮泡产品烘干、称重、制
样、测定其P2O5含量后按下表进行计算。 3、确定适宜的浮选时间。
产 品 重量(g) 名称
浮选矿样制备
原矿 筛分 鄂式破碎机 筛分 对辊破碎机
筛分 -2mm矿样
破碎流程
实验一 磨矿筛析实验
实验目的
求得磨矿时间与磨矿细度(—200目百分含 量)的关系曲线,以利后续实验控制磨矿细 度。
实验操作
磨矿:取-2毫米磷矿石原矿样四包(每包1000克), 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磨矿。
磨矿条件:1、磨矿浓度50%; 2、磨矿时 间
A0—
B0—
C0—
D0—
3、各因素的步长:
SA—
SB—
SC—
SD—
因此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取值如下表:
因素 水平
+1
0 -1
碳酸钠A 水玻璃 B
C
D
(Kg/T) (Kg/T) (Kg/T) (Kg/T)
4、寻找最陡坡:采用L8(27)表头,安排四因素两水平(+ 1,—1)八个点的实验,为估计误差并进行统计检验各点实 验均重复一次。 实验以选矿效率E为判据,参照《矿石可选性研究》教材有 关内容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查找各因素对实验指标的效 应,确定最陡坡。
实验二 浮选最适宜磨矿细度实验
实验目的
寻求最适宜磨矿细度
实验操作
实验设计:采用一次一因素法 1、条件与流程(图1) 2、变动条件:磨矿细度
实验操作:
1、称样:取四袋原矿样,每袋1000克; 2、磨矿:将〔实验一〕中四分之一磨矿产品按所给固定
条件分别浮选; 3、浮选: A、试运转,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和人机安全;检查、清洗
浮选槽并安装就位; B、取不同磨矿细度的试样一份(250g)加入浮选槽,并
采用洗瓶向浮选槽加水至第一刻度线; C、关闭进气阀,开动搅拌机构开关;待矿浆搅拌均匀后, 加水至第2道标线;向矿浆中依次加入所需用量的浮选 药剂:碳酸钠、水玻璃、抑制剂、捕收剂,每次加完一 种药剂之后搅拌2分钟;
D、打开充气开关向矿浆中充气;随即开启刮泡机构刮取泡末并全 部接取; 随着浮选的进行,浮选槽中的液位会逐渐降低,为了 保证均匀刮泡,用洗瓶不断补加清水,同时冲洗粘附在搅拌轴、 槽壁上的颗粒。清水补加量以不积压泡沫、不刮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