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课题1_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完整版)课题1_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平板划线操作
1.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 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2.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 并打开棉塞
3.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4.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 液中,沾取一环菌液。
不能使用脱脂棉, 否则容易吸水,
造成污染。
5.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 上棉花。
6.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 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 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⑵稀释涂布平板法: a.梯度稀释菌液:
微量 移 液器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菌液
6支试管,分别加入9ml无菌水
⑵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
稀
a.梯度稀释菌液: 释
释
b.涂布平板:
10
灼
10
3倍
4倍
滴
不超过0.1ml
冷
稀
释
10
5倍
涂
各梯度分别涂布3个平板 1个不涂布作空白对照
实验操作
常用灭菌方法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纯化大肠杆菌(平板划线法和稀释
涂布平板法)
结果分析与评价
习题答案
1. 干燥、真空包装、冷藏冷冻等。这些方法 抑制微生物生长需要的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 来阻止其生长。
2. 这三种培养技术都需要为培养物提供充 足的营养,但无土栽培技术的操作并不需要保 证无菌的条件,而其他两种技术都要求严格的 无菌条件。
导入新课
在缤彩纷呈的生物界,微生物似乎显得 过于微小与沉寂。然而,它们在自然界却作 用非凡。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放线菌
真菌
青霉菌
黑曲霉 酵母菌
微生物是一般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 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
• 牛肉膏(Beef Extract) 又称牛肉浸膏,是采用 新鲜牛肉经过剔除脂肪、 消化、过滤、浓缩而得 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 色的膏状物。有牛肉自 然香味,易溶于水,水 溶液呈淡黄色。现在,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熟食 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 肉膏将猪肉“变”牛肉 的现象
• 蛋白胨从来源上可分为动物性蛋白胨和 植物性蛋白胨。胰胨、肉胨、骨胨等都 是动物性蛋白胨,而大豆蛋白胨等则是 植物性蛋白胨。
8.将平板倒 置,放入 培养箱中 培养。
划线分离法注意事项:
1.接种环只蘸一次菌液,但要在培养基不同位置连续划线多次. 2.划线首尾不能相接 3.划线后,培养皿倒置培养
其他画线分离图:
不同的平板划线法
培 养 基 表 面 的 单 菌 落
讨论:
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 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 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答: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 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 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二)纯化大肠杆菌
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①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 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 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 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选择培养基 可抑制细菌、放线 菌细胞壁主要成分 肽聚糖的合成
其细胞壁是由纤 维素、几丁质、
葡聚糖组成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加入四环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的培养基: 发产生的,微生物学才 可能发展成为一门自立的学科; 巴斯德实验中用到的加热灭菌 的方法到这了有效的灭菌方法 的出现,而这一灭菌原理也适 用于食品的保存。
• 【例1】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
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
法依次是
( )。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 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2)称量
注意 牛肉膏和蛋白胨都容易吸潮,称取时
动作要迅速,称后要及时盖上瓶盖。
蛋白胨
牛肉膏 用玻璃棒挑取牛肉膏
(3)溶化
①加水加热熔化牛肉膏;②加入蛋白胨和氯化钠 继续加热;③加入琼脂;④用蒸馏水定容到 100mL。整个过程不断用玻棒搅拌,目的是防止 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条 件下,灭菌15-30min。
• 动物性来源的蛋白胨还有:蚕蛹蛋白胨、 血液蛋白胨等。
• 蛋白质分解产物,如将牛肉、酪蛋白、 牛奶粉、白明胶、大豆蛋白、丝蛋血
• 纤维蛋白等为原料,经不完全的水解工 艺所得的产物。市售产品以淡黄至棕黄 色粉剂为主。其分子量介于月示和肽之 间,约2000左右。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和 不同的水解条件,其水解物中组成可千 差万别。所以胨往往是一个复杂的多肽 混合物。可溶于水,过热不凝固,在饱 和硫酸铵中不发生沉淀但可为蛋白质沉 淀剂所沉淀。可用作微生物和动物细胞 培养基、特种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的配 料,也有用作啤酒等产品的稳定剂。
菌种分类、鉴定
由天然成分配制而成, 培养基成分不明确
工业生产
添加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 物
添加(或缺少)某种化学物 培养、分离出特定的
质
微生物
思考:
• 1、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区别?固体培养基和 液体培养基你认为哪个更适合工业生产?为什 么?
液体培养基;微生物与培养基中营养 物质接触充分,快速生长繁殖和产生 大量代谢产物
三、实验安排
本实验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大肠杆 菌的纯化培养,实验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制备培养基 2、纯化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1、制备培养基
(1)计算
根据下列培养基配方比例,计算配置100mL 培养基时,各成分的用量。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 5.0g 蛋白胨 10.0g NaCl 5.0g 琼脂 20.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一旦划破,会造成划线不均匀,难以 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二是存留在划破处的单个细胞无法形 成规矩的菌落,菌落会沿着划破处生 长,会形成一个条状的菌落。
7.灼烧接种环,待 其冷却后,从第 一区域划线的末 端开始往第二区 域内划线。重复 以上操作。在三、 四、五区域内划 线。注意不要将 最后一区域的划 线与第一区域相 连。
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 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 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 新个体。
比较 理化因素的 消灭微生物
项 作用强度
的数量
消毒 较为温和 部分生活状 态的微生物
灭菌 强烈
全部微生物
芽孢和孢子 能否被消灭
不能
能
3.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消毒的方法:
1、煮沸消毒法: 100℃煮沸5-6min
标 准
培养基类型
固体培养基 物
理 半固体培养
性
基
质
液体培养基
化 合成培养基 学 组 成 天然培养基
目 鉴别培养基 的 用 途 选择培养基
配制特点
主要应用
加入琼脂较多 加入琼脂较少
微生物的分离、计数 等
观察微生物运动、鉴 定菌种、保藏菌种等
不加入琼脂
工业生产,连续培养
由已知成分配制而成, 培养基成分明确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条件
结果
常用的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
较为温和的物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
消毒 理或化学方法 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 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
包括芽孢和孢子)
强烈的理化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
灭菌
素
包括芽孢和孢子
压蒸汽灭菌
[思维激活] 用酒精擦拭实验者手臂属消毒还是灭菌?70%与95% 的酒精,哪一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 行划线?
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 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 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 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 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巴氏消毒法: 70-75 ℃下煮30min或 80 ℃ 下煮15min
3、化学药剂消毒法: 用75%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氯
气消毒水源 4、紫外线消毒 ……
(2)灭菌的方法:
1、灼烧灭菌
2、干热灭菌: 160-170 ℃下加热1-2h。
3、高压蒸气灭菌: 100kPa、121 ℃下维持 15-30min.
芝等。)
想一想
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是怎样获得呢?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你知道固体培养基的来历吗?
为了能直接观察培养物的形态及生长情况,科 学家希望能将微生物培养在固体表面上,就像微生 物生长在橘子皮或土豆上一样。最初,德国医生罗 伯特·科赫此试着用明胶作培养基的凝固剂。 但是, 人们很快发现,明胶在20 ℃以上就变软了,很难进 行分离微生物的划线操作。而大多数细菌的培养温 度都不低于25 ℃。科赫的同事Walter Hesse发现琼 脂比明胶更适合做培养基的凝固剂。这个改进的方 法很快就被大家采纳。
3. 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 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 的水分过快地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