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打好小学生基础和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呢?下面本人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改革教学,观念为先
实行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转变观念。

首先,要实现学生观的转变,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且是具有充分的创造潜能的主体。

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学习方法的选择,从学习计划的制订到学习内容的选取,以至于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等都必须是由学生的自主行为决定的,适合学生主体的。

其次,要实现教学观的转变,教学其根本的改变已经把重心转向学习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者主
体自身探究性的创造性的学习。

最后,要实现教学价值观的转变,在评价教学时,要由重知识向重能力、重发展、重创新转变。

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

在教学中,变讲授为自主活动、集体讨论、师生交流等多种方式配合协作。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鼓励有创建性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哪怕这种见解不成熟。

对教师而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依据,而且学生的需要也是个
性化的,所以课堂上教和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多样化的,可由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

总之,教和学的方
法都不是唯一的而应是丰富多样的,以往那种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方法都是不行的。

三、加强实践,活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空间往往只是局限在封闭的课堂上,以教室为牢,以教材为木,以接受为法,以作业为训练,以考试为目标,走进了一
个非常狭窄的空间。

而事实上,课堂学习只是给学生语文学习引一条路子,更多的还在于课堂之外。

所以,只靠课堂学习语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和学校必须努力拓展课外的渠道,全面开展课外语文
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拓展视野,丰富生活,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把课堂上产生的疑问带到生活中去解决,只
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会体会到学习的有用,才会体会到学习
的快乐,才会形成有用的学习本领,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语文学习规律而言,语文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活动,传统的课堂
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统一,不利于个性化的修为。

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中相对地被忽略。

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个性化学习效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以课堂为依托,向课外作放射式拓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才能,开发学生多姿多彩的创造性潜能。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以新课改为准绳,用新的视角,站在新的高度,全方位地感悟大纲和教材,从多个角度感悟学生,体验学生的心灵感受和知识需求,加大课程设计的力度,让学生主
动参与,主动探索,不断提高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罗山小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