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章上运营系统的选址和布局
第6章上运营系统的选址和布局
47
讨论
在交大南门附近和西门附近开一礼品店, 你认为合适的地点在哪里?选址应该考虑 哪些因素?
26
服务业地址选择须考虑因素
着眼销售收入 消费能力
影响客户接触量 影响商业交易量 两家超市面对面在同一条街上, 为什么?如何防止?
© 1995 Corel Corp.
27
6.1.3 厂址选择的评价方法 明确选址的优化目标
列出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及相应要求
选择国家、找出几个方案
评价、确定国家
第6章 运营系统的选址和布局
1
1.生产能力决策 2.厂址选择的因素和评价方法; 3.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方法; 4.设备布局的类型; 5. “从至表法”设备布局(设备单行排列)的
方法和计算; 6. “图解位置法 ”设备布局 (设备多行排列
) 的方法和计算。
2
生产能力决策
生产能力的含义 生产能力决策原则 生产能力的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30
排序比率:甲方案=62.5/62.5=1;
丙方案=57.5/62.5=0.92;乙方案=47.5/62.5=0.76
31
方法二:
方法二:对每一因素规定不同的权重,然后 对每一侯选厂址按评价标尺打分,计算并比 较各候选方案得分与权重的乘积数,选取得 分最高的候选方案。
32
方法二补充例题
33
8
规模经济性原则
一些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如汽车制造、电力、家用电 器、计算机芯片、冶金、石油化工、造纸、乳品、糖业,甚 至于牛肉面馆。服务业的金融、保险、广告、运输、餐饮等。
在生产能力决策时,正确分析企业所在行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 性,正确认识由于规模经济性所带来的进入壁垒,分析生产 规模达到什么程度才具有规模经济性,是生产能力决策的另 一重要原则。
考虑的: ① 与目标市场的接近程度; ② 劳动力资源供应条件; ③ 厂区周围的社会环境,职工的工作环境; ④ 与供应商和主要生产资源的接近程度; ⑤ 与本企业有关的其他部门和相关设备协作联系
的方便性。
25
服务企业选址
服务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制造业有何不同? 服务企业的产品与制造业有何不同? 服务企业选址的思路应该是怎样的?
500
工厂Y
30
500 21 50 21 550
虚拟 中心
400
0
950
1350
原料 供应 量
1000
1000
1000
总运输费=600×18+500×24+500×21+50×21=34350 46
4、仿真方法
对于难于建模,难于求解的问题,可以 用仿真方法,通过不断的反复试验求优, 与实施实验相比,仿真的费用比较低, 而且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结果。
1300=3900 方案三:6045-1300=4745 选方案一. 实际上,在进行生产能力决策时需要考虑净现
值,如折现,则方案三最优.
15
选址决策
选址的重要性和难度 影响选址的因素和选址的一般步骤 选址的评价方法
16
选址重要性
(一)投资 (二)成本 (三)职工 (四)改变困难
37
今有甲、乙、丙三个候选方案,经专家组打分后各方案的得分情 况列于表:
38
四种方法排序比率的比较表
39
其他方法
线性规划法
40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算法
计算所有备选厂址(服务设施的供应成本, 通过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例 X Y二选一问题
41
习题讲解
工 生产能力
候选厂址
厂 (吨/月) P
23
(2)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 (3)产品销售条件; (4)自然资源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当地社会的生产协作条件; (7)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件; (8)科技依托条件。
24
2. 影响厂址(定址)选择的具体因素
(1)厂区的地形、地貌和地址、水文条件; (2)周围环境; (3)厂区的可扩展性。 一般认为以下五组因素是进行工厂选址时必须认真
建立一个所有因素共用的主观评价标尺,例 如,可建立一个很差、中、良、优的标尺, 按此标尺对每一因素规定一个分数,然后对 各因素打分,每一候选厂址各因素的得分总 和,就表示有该厂址的优劣等级。 (由于不同因素的同一等级已经赋于了不同 的分数,因此已考虑了因素的权重)
36
厂址方案等级分值表
厂址方案等级分值表
工厂X 虚 拟 量 工厂
27 400
1000
500 24
50 27
550
0 950 1350
1000 1000
总运输费=600×18+500×24+500×24+50×27=36150
45
假设在Y城新建 一工厂
原料 供应 地
M1
M2
M3
需求
工厂
工厂 F1
600 18 27
33
600
工厂 F2
36
500 24 27
6
生产能力决策应依据的原则
生产能力是保证企业长期发展和成功的一个 重要问题 生产能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 影响生产能力决策的因素很多:如资金、市场 需求、产品状况、企业人员素质、管理水平 等。主要两方面,一方面是需求决定供给的 原则,另一方面是规模经济性原则。
7
需求决定供给原则
案例:空调大战 1994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人们的消费能力也随着国家 经济的发展上升,空调脱销,许多大商场和百货批发公司派 人吃住在生产厂家催货,厂家三班运转还不能满足需求。夏 季过后,各生产厂家纷纷扩能,进行技术改造,加大生产, 库存产品,以期1995年夏季能大赚一笔。到了1995年夏季, 天气变得不是那么热,供电也限制,使空调滞销,商场、企 业空调积压,负债累累。
7
7
0 800
600 300
总 运 输 费 = 800×5 + 700×6 + 600×7 + 100×13=13700
比较分配中心A,W,选择W较好
44
例题2
原料 供应 地
M1
M2
M3
需求
工厂
工厂 F1
600 18 27
33
600
工厂 F2
36
500 24 27
500
假设在X城新建 一工厂 原料 供应
5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1)固定资产的数量(生产性),机器、设备、厂房。 (2)固定资产工作时间: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 (3)固定资产生产效率: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产面积利
用效率。 (4)人的因素:
生产能力规定了企业的最大生产规模:如炼铁厂高炉的容积 决定生铁产量,商场的营业面积决定了销售额的大小,旅馆 客户数量决定了最大接待能力,餐厅面积决定了营业额和服 务数量。
Q
a
w
A 800
17 6
9 10
B 900
13 9
8
7
C 800
5 11 7
7
42
例题1 工厂
A
习题讲解 假设在A城新建 分配中心A
分配中心
分配中 心P
17
分配中 心Q
700 6
分配中 心A
9
虚拟中 心
100
生产能 力
800
B
100 13
9 600 8
200 900
C
800 5
11
7
0 800
需求
厂址选择的程序
在此国范围内、选择若干个地区
评价、确定地区
在此国、地区范围内找出几个具体位置
评价、并确定
结束
28
分级加权法评价的步骤如下: (1)把有关的影响因素列出一个清单,并对各
因素确定其权重; (2)对每一因素规定一个评价标尺(许多情况
下用分数作为标尺),然后对每个候选厂址按规定 的评价标尺打分; (3)把打分与权重相乘,选择候选厂址。
决策点Ⅱ:扩建:950×9-1600=6950
不扩建:400×9=3600
决策:扩建
结点2的收益期望 值:(6950+400)×0.7+300×0.3×10=6045
结点3的收益期望值:0
14
考虑投资
方案一:7400-2500=4900 方案二:(400×0.7+300×0.3)×10-
29
方法一
对所有因素给以同样的权重,然后按各因素 的评价标尺给每一候选厂址按规定的评价标 尺打分。
补充例题:假定有8个因素,有3个候选厂址, 规定评价标尺用0到10分表示,我们就可以 对每个厂址的每一影响因素打分。于是,每 个候选厂址的总分将为各因素的分数之和。 然后,对这3个厂址各自所得总分进行比较, 选总分最高者。
亏损100万元,服务期10年。 方案二:建小厂。投资1300万元,销路好时获利400万元/年,不好时
获利300万元/年,服务期10年。 方案三:先建小厂,1年后销路好时扩建。追加投资1600万元,服务
期9年,每年获利950万元。 销路好的概率据预测为70%,不好的概率为30%。决定采用何种方案。
规模经济性分析二方面: ①分析企业所在行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性 ②分析经济规模
9
规模经济性曲线
规模 不经 济
S1
S2
规模经济性曲线呈凹型 存在成本最低点:该点对应最佳规模。 存在最佳经济规模的较宽的范围。在最佳规模点附近一个 很宽的范围内,曲线非常平坦。
10
生产能力的决策方法 ——决策树法
决策树就是用数枝分叉形态表示各种方案的期望值,剪掉期 望值小的方案枝,剩下的最后的方案即是最佳方案。
波音、阿尔卡特的移址
企业何时需作选址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