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思维导图

会计思维导图

贷:银行存款【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注意】相关税费及溢价折价的处理
后续计量 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贷:投资收益】 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借:应收利息】 利息调整的摊销=二者的差额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借】
冲“0”为限
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其他)业务成本
结转
管理不善—管理费用 自然灾害—营业外支出
盘亏毁损
期末计量
成本初始计量
外购成本
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
关税
运装合理损耗挑选整理
毁损、短缺
收赔款——冲减采购成本 待查明意外灾害——待处理财产损益
加工成本
构成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自行生产的存货
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按债券的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差额,贷】 贷:银行存款【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
<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借】
理解:摊余成本
出售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差额,贷】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差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当期的
原持有部分 新取得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
实现净损益 以前的
差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公允价值变动 不做账务处理
增资④—>② ③ 减资①—>② ③
成本法—>权益法 权益法—>成本法
转换
初始计量
本章内容
子公司 合营 联营 参股企业
同一控制下
账面价值(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面值) 长期股权投资=B账面价值*投资比例
考虑因素
损益调整
适用范围 会计处理
权益法
核算方法
<
>
抵减账面价值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预计负债—备查登记 超额亏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变动
A: B:
A>B 商誉 不调 A<B 追溯调整
A>B 商誉 不调 A<B 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后续计量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资产负债表日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出售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公允价-买入成本=计入“投资收益”金额 公允价-账面价值=影响“营业利润”金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
现金购入
贷:银行存款
非合并形成的 (后三类)
发行股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投资者投入 合同(协议)约定价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处置
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价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取得的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存在减值迹象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公允模式
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取得的租金收入(同上)
对不含商誉资产组测试 对包含商誉资产组测试
先抵减商誉账面价值 按比例抵减各项资产账面价值
成本模式 公允模式
处置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无形)资产【原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值】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金额】
差额处理: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调整 不足冲减的,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现金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公允价+相关税费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合并形成的 (第一类)
非同一控制下
一次交易
存货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分期付息,一次还本 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一次还本付息 借: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实际成本】 贷:在建工程【一般企业】 开发成本【房地产企业】
后续支出
资本化 费用化
成本模式
转入改扩建工程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发生改扩建或装修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等
改扩建工程或装修完工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差】 处置时,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已计提】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差】 贷:开发产品 【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差】
成本模式 公允模式
转换
☆づ风ψ铃☆ 2011.6.23
公允模式
转入改扩建工程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发生改扩建或装修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等
改扩建工程或装修完工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成本模式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公允模式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成本模式
按月计提折旧或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
条件
到期日固定 回收金额固定
发行方行使赎回权可以赎回的债务工具
明确意图 有能力
浮动利率债券投资
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贷】
出售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 贷: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区别于其他 应收利息【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贷】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贷】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差】 贷:固定(无形)资产【原值】
贷款和应收款项
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 财务费用【按贴现息部分】 贷:应收票据【票面金额,不附追索权】 短期借款【票面金额,附追索权】
☆づ风ψ铃☆ 2011.6.8
与或有事项结合学习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原值】
累计折旧(摊销) 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无形)资产【原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已计提】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借:固定(无形)资产【公允价值】
固定(无形)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的合并成本)
应收股利
累计摊销(折旧)
贷: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清理)等 营业外收入(或借:营业外支出) (差)倒挤出
分析图
多次交易
成本法—原账面余额+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 权益法—账面余额调整为最初成本 加上购买日新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 追溯调整—以前年度涉及损益类的科目(投资收益) 用“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代替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