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一..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一..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
近代中国史总体概述:
一、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
立前,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 110年。 前期:1840-1919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就民主主义革命。议——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基本问题: 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 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 国的历史问题,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 和官僚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 和人民幸福。 4)两大任务:①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 家富强,人民富裕。③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的实现扫 清障碍,并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 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3)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被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2、政治方面:
(1)封建制度衰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近代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1840—1842鸦片战争(英国),签订《南京条 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
4、社会生活方面:鸦片战争后,随着西 方文化的侵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 冲击。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和大众传媒 发生了巨大变化。 5、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二、考点解析 一)列强侵华: (一)鸦片战争 1、时间:1840年~1842年 2、背景(必然性): 中国
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衰落,政治腐 败 经济发展 自然经济占统治,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财 政困难 军事力量 军备废弛,战斗力低下 外交政策 闭关自守 思想文化 闭目塞听、文化专制、 科技落后 中英贸易 贸易顺差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三、分期界标:“五四”运动
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领导;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共 和国为前途。 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
四、中国近代化的沉浮
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 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 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英国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猛 发展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鼓励贸易,殖民扩张, 思想开放、科技发达 贸易逆差 世界强国
3、原因: ⑴根本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 原料产地(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⑵直接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 烟)。 4、结果: 中国战败,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1) 失败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 资本主义制度。
五:内容主线:
(1)资本主义国家侵华:①手段:军事、政治、经济、文化。 ②经济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艰难发展。②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覆灭。 (3)思想解放运动发展:①地主阶级:新思潮、洋务派“中体 西用”思想。②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革 命思想(三民主义)。③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④无产阶级:毛泽东思想。 (4)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①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 团运动。②资产阶级:百日维新、辛亥革命。③地主阶级:洋 务运动、光绪支持变法、清末“新政”。④无产阶级。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开始出现。
3、思想方面: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 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受西方先进思想(包括 科技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的潮流,学习过程一浪高过一浪。 (1)新思想的萌发——师夷长技、学造器物。 ①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 以制夷”。 ②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维新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仿行制度 民主思想逐步产生,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主张革新, 实行君主立宪制。
(2)《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六.近代历史特点——变化剧烈而复杂
(1)生产方式多样,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阶级结构复杂,多种阶级成分并存。 (3)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交织。 (4)中国式列强共同控制、侵略的半殖民 地这样一种特别状况。
第一部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一、时间范围:1840年~1919年,共近80年。 二、基本线索:列强入侵,与中国封建统治者 互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 和社会近代化。 三、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期(1840—19世纪60年代)。
(2)随着民族危机加深和阶级矛盾的激化,近代中 国展开了维护国家主权追求民主进步的反侵略反封建 斗争(民族民主革命)。 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军民的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 英斗争)。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出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他们在政治上主张革新, 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 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一、阶段特征
1、经济方面: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的兴起。
(1)自然经济已经开始逐步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2)近代工业的创办(近代工业是指使用大机器生产, 不同于传统手工劳动的手工业)。 ①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及其影响。
②民族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的产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