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旅华市场需求分析与市场开发策略2009年4月1日,中法发表新闻公报,中法关系逐步恢复良好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进展顺利。
近几年,中法两国的外交关系稳定.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中法关系源远流长,这为发展法国旅华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研究,通过对近5年的数据梳理,从入境者的年龄性别,目的及入境方式对法国旅华市场进行了相应的特征分析.并就打开法国旅华市场给出一些建议。
法国旅华客源市场特征分析2010-2014年5年的统计数据如下从年龄从年龄结构特征分析,法国旅华市场具有较为稳定的特征,25-44岁旅游者一直是主要客源,所占比重高达45%左右,其次是45-65岁的旅游者也占有将近33%的客源市场,对于拥有大量闲暇时间的年龄段,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14岁以下15-24岁和65岁以上的所有旅游者占整个旅华市场的份额不足20%,但15-24 岁年龄段的旅游者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相反45-64岁年龄段的旅游者出现下降的趋势,说明青年客源市场在慢慢崛起.从游客的性别结构来看,法国旅华游客的性别结构与中国入境游客性别结构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都是男性游客多于女性游客从图中明显看出,男性已连续5年成为法国旅华市场的主力军,性别比高达1.9之多.来华旅游的法国游客中,虽然男性仍占大多数,但女性所占比重有上升的趋势.因此,稳定男性市场,开拓女性市场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从来华旅游从入境方式特征分析,由于中法两国相距遥远,并且考虑到时间、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法国游客出游方式突出表现在乘坐飞机出游势头强盛,有78%的游客选择乘坐飞机入境,而且随着近年来航空旅行政策的调整,使得选择飞机入境的游客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相比除飞机外的其他入境方式,徒步入境方式有下降趋势在法国游客的热度下降。
另外,还有接近15%的法国游客选择汽车、船舶和火车等方式入境,这与选择其他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中转地有关。
法国游客来华的出游目的可以看出,观光休闲游的作为游客最主要的出游目的,所占比重一直在50%以上,近几年却出现下滑趋势,这与观光休闲旅游正往更高层次的旅游目的分化有关,所以作为其他旅游目的中的文化、体育、科技交流和健康疗养等,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会议商务旅游处于上下波动的不稳定状态,而服务员工一直处在不高于10%的平稳发展状态。
与其他旅华客源国不同,探亲访友的游客占各年法国旅华总人数的比例极小。
拓展法国旅华客源市场的建议1.以稳定双边关系为基础,旅游发展政策为指导,促进旅华市场的发展在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法两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为旅游市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法国旅华市场的时间特征分析可以看出,除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等不可抗因素对旅游业发展有一定影响外,中法两国的紧张关系是使法国旅华市场处于萎靡状态的最主要因素$两国政府都意识到稳定的双边关系对于中法两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经过2008年中法关系的“多事之秋”后,2009年4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伦敦峰会的前夕,中法两国外交部共同发布《中法新闻公报》,随后,在伦敦参加峰会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法国总统萨科奇,使2008年降至冰点的中法关系逐渐走上正轨,同时法国旅华市场迅速恢复,来华游客出现持续稳定的良好状态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导向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由此可见,政府始终把发展入境旅游放在优先地位,因此这个政策要长期坚持,不能动摇$政府还要做好国家整体形象的宣传,提高国家的旅游总体吸引力,从政策指导方面加大对入境旅游的重视,积极开拓法国旅华客源市场。
2. 以中法语言年为契机,强化旅游宣传,提高服务质量。
2010年11月,胡锦涛主席与萨科齐总统共同商定,从2011年到2012年两国互办中法语言年。
语言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的交流,必将进一步促进中法两国文化的认同,友谊的加深,为推动中法友好关系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举办法国"汉语年,通过了解汉语,法国人民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使中国对法国人民产生吸引力,从而对法国人民来华旅游起到促进作用,针对法国旅游市场,利用法国人民对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在法国举办大型的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让更多的法国人民更深入的了解中国。
同时,借助媒体开展以"中国印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鼓励曾经来中国旅游的法国游客以游记的方式描述在华旅游的美好经历,使法国人民更好的关注中国,了解中国。
中国"法语年#的开展,从广义讲,会使中国人民受到法语的熏陶,甚至对于法语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掀起学法语的热潮,从而提高国民的法语素养$从狭义上讲,有利于培养懂得法语的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提升整体旅游接待水平,所以各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更应该重视对法语旅游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一批既懂英语又懂法语的双语型国际旅游人才,从而提升法国来华客源的旅游服务质量。
3.针对法国客源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开发推广特色旅游产品。
从上文法国游客来华的出游目的可以看出,观光休闲游的日益分化以及其他出游目的的大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完善传统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在充分利用中国独特文化独有景观的基础上,深入开发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培育出适销对路的探险游、文化游、健康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对于观光型的旅游产品,我们可以在自然赋予历史遗留的基础上进行精加工,达到产品的多样化和高级化,尤其针对占比重最大的青年市场,可以使产品具有参与性!娱乐性和冒险性,如增加森林、沙漠、漂流探险项目; 还可以针对当前掀起的学汉语热,开展修学旅游线路。
针对女性客源市场,推出女性购物旅游产品。
针对老年市场,开发符合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旅游产品,由于老年人时间比较充裕,可以选择旅游淡季推出健康疗养游和养生保健游。
基于商务旅游的重要性,还应该使多元化的产品进行组合,开发商务+观光,商务+度假等二合一、多合一的旅游产品。
浅析生态旅游者对衡水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以衡水湖湿地为例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旅游作为一项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旅游形式,其活动的主体——生态旅游者更是至关重要的,应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实现生态旅游活动,因此,可以说是生态旅游者与某地区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作用.下面我将以衡水湖为例,说明生态旅游者对当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元素.我们都知道在衡水地区不少的旅游资源中,衡水湖是非常漂亮的也是代表衡水市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冀州两县区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283平方公里。
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
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完整生态系统的内陆淡水湿地,被誉为“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等。
衡水湖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高达4600个,是开展长跑、健步等运动休闲的理想之地。
这是本来衡水湖应该有的的样子也是作为湿地应该有的效果。
然而这样的景象已经在一步步远离我们,各种保护措施的缺失以及游客的无心之举都对这个片脆弱的衡水湖湿地造成伤害。
就我从旅游APP上获得的评价信息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在衡水湖的游玩是一种享受但是从中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由于不文明的游览行为,比如,游泳,在非垂钓区垂钓,及乱扔垃圾等行为,对当地的自然资源,鸟类,鱼类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我们不得不思考关于旅游者方面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做一个生态旅游者。
我认为生态旅游者是生态旅游中的人,指不破坏大自然,完全融入自然生态中体验大自然的生存形态。
在传统旅游中会允许旅游者进入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并随意地与野生动物嬉戏,而生态旅游则采用对野生动物影响最小的活动方式。
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这是对生态旅游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游客要通过生态旅游获得回归大自然的精神享受,需要有正确、专业的旅游心理。
不应该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及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
第一,尊重地理环境的生态脆弱性;第二,了解目的地的地理概况、当地居民的习惯、风俗和文化,了解并支持环保计划和组织;第三,尽量徒步或使用对环境无害的交通工具,走设计好的路线,不打扰动物栖息地,不破坏动植物,不买由濒危动植物制成的产品;第四,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
第二,加强教育的引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在心理和道德的层面上,形成一种内在的强制力,以约束人的行为,形成所期望的道德品质和意识,并为所期望形成的文化环境提供条件。
因此在培养生态意识的过程中,系统地全民的生态教育,是培养生态意识的有效手段,是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有效途径。
建立法律与制度的保障生态化的法律和制度将为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创造良好的法律空间和制度空间。
而生态意识可以塑造文明的法律和制度,同时法律与制度对生态意识的培养也在起着保障与巩固的作用。
通过奖惩来引导旅游者的行为,从而加强对法律的信仰,对生态意识的信仰。
规范生态旅游者的行为关于旅游者行为规范实际上具体到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须知”、“公园管理办法”等。
但是作为一种生态伦理和文明,它将成为一个公众评判的标准,必将涉及到心灵认识、具体行为诸多方面。
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已经在该组织出版的《中国生物圈保护》杂志里介绍了关于生态旅游者的旅行要求,应该在岳麓山景区大力推广生态旅游者行为规范的实施,利用规则的形式来引导旅游者的行为。
制定和实施生态旅游管理者行为规范旅游者的生态旅游行为一方面是来自旅游者本身文明道德规范下的自主行为,另一方面是来自管理者的失误及诱导下产生的。
因此,首先要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的科学管理,利用良好的管理方法来诱导旅游者产生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行为。
扩大宣传在旅游景区内放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片,这样可以感染旅游者,给生态旅游者留下印象,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了生态旅游者的行为。
还可设立一个以抢答生态问题为主的娱乐园,对于答对者给以奖励,奖品可以奖励景区的明信片和纪念章,也可以是其他对生态旅游者有吸引力的奖品。
这样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增强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
我国是一个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
只要以了解当地环境、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