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干双骨折
肌肉的牵 拉使断骨 容易发生 重叠,旋 转,成角 ,侧方移 位
诊断
症状体征:发热身痛,前臂外伤后疼痛、活动障碍,局部 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 完全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可见 骨摩擦音 不完全骨折:局部无明显畸形,肿胀,疼痛,肘腕关节活 动功能也无明显受限,容易漏诊。 儿童的青枝骨折仅有成角畸形,查体时应仔细 辅检:x线检查可确诊,可确定骨折类型,移动方向,拍 摄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避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 位
手法复位后予以夹板固定
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仰卧位,肩外 展80度,肘屈90度后行手法整复 整复手法:1拔伸牵引 2夹挤分骨 3反折托顶 4回旋捺 正 5扳提推按 6摇晃捺正 7触顶合骨 8按摩理顺
固定方法: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局部外敷药物后,用前臂4 块夹板固定
1尺侧板 2背侧板 3掌侧板 4桡侧板
行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复位固定
优点:损伤小, 符合微创原则, 感染率低,无疤 痕切口,无骨膜 剥离,利于骨折 愈合,取出容易 ,去除克氏针后 不会出现骨干应 力集中
缺点:单纯固 定不稳,过短 时易引发骨不 连
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应症:1软组织损 伤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桡尺骨干多段骨折 3闭合复位外固定失败 者 4上肢多处骨折或陈旧 性骨折畸形愈合而手法 复位不能成功者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疼痛: 1,疼痛:与骨折致局部炎性反应有关 护理措施 休息:适当休息可以减轻疼痛,预防炎症加重,避免感染扩散。 ①休息:适当休息可以减轻疼痛,预防炎症加重,避免感染扩散。疼 痛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全身活动,缓解肌肉痉挛, 痛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全身活动,缓解肌肉痉挛,避免诱 发疼痛,卧床休息期间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减轻负担,缓解疼痛; 发疼痛,卧床休息期间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减轻负担,缓解疼痛; 患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以利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 ②患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以利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可减轻 局部肿胀引起的疼痛。注意保护患肢, 局部肿胀引起的疼痛。注意保护患肢,以免因翻身动作不协调而引起 疼痛。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时,动作应轻柔, 疼痛。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时,动作应轻柔,尽量减少疼痛 刺激; 刺激; 指导病人采取预防或减轻疼痛的方法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③指导病人采取预防或减轻疼痛的方法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 放慢节奏呼吸、深呼吸、握拳头、打哈欠、数绵羊、想象、 放慢节奏呼吸、深呼吸、握拳头、打哈欠、数绵羊、想象、听音乐等 有助于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 有助于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 物理治疗:利用中药进行热敷、熏洗、针灸、按摩等方法, ④物理治疗:利用中药进行热敷、熏洗、针灸、按摩等方法,使其行 气消瘀,通经活络而起到止痛作用。 气消瘀,通经活络而起到止痛作用。 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⑤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功能锻炼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四步进行练功活动: ①伸指握拳、 ②小云手、③大云手、 ④反转手。 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拆除夹板后,全面活动伤肢,并注意 进行前臂旋转功能的锻炼。
护理要点
1,置患肢于功能位,保持有效外固定。 置患肢于功能位,保持有效外固定。 复位后注意观察患肢疼痛、肿胀及末梢血循环, 2,复位后注意观察患肢疼痛、肿胀及末梢血循环,肿胀 较严重、末梢血运差、感觉异常者,要及时报告处理。 较严重、末梢血运差、感觉异常者,要及时报告处理。肿 胀消退后,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确保有效的外固定。 胀消退后,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确保有效的外固定。 患肢屈肘90 90° 保持前臂中立位。 患肢屈肘90°,保持前臂中立位。 睡卧时注意体位舒适,患肢功能位, 3,睡卧时注意体位舒适,患肢功能位,对小儿应加强观 发现哭闹不止时,应寻找原因。 察,发现哭闹不止时,应寻找原因。 手术病人术后用垫枕抬高患肢, 4,手术病人术后用垫枕抬高患肢,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并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以及肢端末梢血运。 ,并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以及肢端末梢血运。 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5,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尺桡骨干双骨折
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在青少 年中多见, 骨折部位多见于中1/3和下1/3部
患者,男性,32岁,外伤后急诊入院诊。 右前臂肿痛、活动受限1小时余。 查体:右前臂肿胀,压痛阳性,活动受限,桡 动脉搏动可。手指稍感麻木。 诊断:右尺桡骨双骨折。
尺桡骨的解剖结构
预防措施
(1) 复位要求准确,尽量达到解剖复位。 (2) 清创及时、彻底,强调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 (3) 把握手术适应证。 (4) 根据骨折固定原则选用内固定材料,选用钢板的长度 应大于骨干直径的5 倍,髓内针长度需超过骨折端8— 10cm ,才能达到相对牢固的固定。 (5) 骨质缺损时,尽量植自体松质骨。 (6) 外固定位置固定前臂旋后20 度为佳,此时骨间膜紧 张,以防挛缩,固定也最稳定,关节旋后位功能恢复亦最 佳。 (7) 术中操作轻柔,骨膜剥离尽量少。 (8) 术后适当抬高患肢及合理使用脱水剂消肿,使用抗生 素预防感染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3,有关节僵直的可能:与患肢长期固定,功能锻炼不积 有关节僵直的可能:与患肢长期固定, 极以及不了解正确的锻炼方法有关。 极以及不了解正确的锻炼方法有关。 护理措施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意义, ①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意义,以取得合作 ; 骨折复位固定后,即鼓励病人积极进行指间关节、 ②骨折复位固定后,即鼓励病人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指掌 关节屈伸锻炼、肩肘关节及上肢肌肉舒缩活动。握拳时尽 关节屈伸锻炼、肩肘关节及上肢肌肉舒缩活动。 量用力,充分伸屈手指,以促进气血运行,使肿胀消退。 量用力,充分伸屈手指,以促进气血运行,使肿胀消退。 粉碎性骨折由于关节面遭到破坏, ③粉碎性骨折由于关节面遭到破坏,愈合后常易导致创伤 性关节炎,应早期进行腕关节的功能锻炼, 性关节炎,应早期进行腕关节的功能锻炼,使关节面得到 模造,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后遗创伤性关节炎。 模造,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后遗创伤性关节炎。
克氏针加 锁定加压 钢板固定
小儿尺桡骨干 双骨折手法复 位前后对比
药物治疗
1 早期治疗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例方:肢伤一方。 2 中期治疗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损。例方:生血补髓汤 3 后期治疗治法:补肝肾,壮筋骨。例方:补肾壮筋汤。
常见并发症
1 2 3 4 5 骨折不愈合 感染 前臂肌间隔综合征 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压疮
分型
与外界是否相通:闭 合性和开放性; 骨折部位:近段、中 段和远段; 意义:选择治疗方案 和判断预后;
治疗
尺桡骨干双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因其有 旋转功能,故把其视为关节内骨折,对骨折治疗要求高 治疗整复标准:骨折端正确对位,4种畸形得以矫正,桡 骨近端旋后畸形不得大于30度,尺骨远端的旋转畸形不得 大于10度,尺桡骨的成角畸形不得大于10度 10 10 8岁以下的儿童塑性能力强,20度以内的成角畸形可以通 过塑性矫正
关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下尺桡关节、上尺桡关节;桡骨: 关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下尺桡关节、上尺桡关节;桡骨: 旋后弓、旋前弓;尺骨:远端1/ 处有轻度向尺侧的弯曲 处有轻度向尺侧的弯曲; 旋后弓、旋前弓;尺骨:远端 /3处有轻度向尺侧的弯曲;
旋转轴及前臂骨间膜
骨间膜:①掌侧:尺骨骨 间嵴—桡骨骨间嵴,②背 侧:方向相反,斜索; 作用:肌肉止点、传导应 力、旋转活动; 旋转辅助肌肉:①旋前: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② 旋后:股二头肌、旋后肌 ; 活动范围及:屈肘90°,旋 后90°,旋前85°;
Make Presentation m神 经、桡神经、正 中神经 血管:尺动静脉 、桡动静脉
受伤机制
直接暴力:多为横行、 蝶形或粉碎形; 间接暴力:跌倒,手着 地,暴力传导指桡骨经 骨间膜尺骨; 绞压、扭转、爆炸冲击 等高能量伤;
主要的损伤机制:为一般由直接暴力、间接 暴力、扭转暴力
横行骨折的骨折线多 在同一水平面上 传达暴力的骨折线多 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尺骨骨折线多低于桡 骨骨折线 旋转骨折的骨折线方 向一致,多由尺骨内 侧斜向桡骨外侧,尺 骨骨折线在上,桡骨 骨折线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