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2.铅蓄电池的放电
当铅蓄电池的正、负极板浸入电解液中时,在正、负极 板间就会产生约2.1V的静止电动势,此时若接入负载,在 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就会从蓄电池的正极经外电路流向 蓄电池的负极,这一过程称为放电,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3.铅蓄电池的充电
充电时,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5)内阻小、起动性能好。
任务二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一、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是由浸渍在电解液中的正极板(二氧化铅Pb02)和 负极板(海绵状纯铅Pb)组成的,电解液是硫酸(H2S04)的水 溶液。当蓄电池和负载接通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02 和 负极板上的Pb都变成PbS04,电解液中的H2S04减少,相 对密度下降。
隔板插放在正、负极板之间,以防止正、负极板 互相接触造成短路。
3.壳体
蓄电池的壳体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应 由耐酸、耐热、耐震、绝缘性好并且有一定力学性 能的材料制成。
4.电解液
电解液在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过程即充源自和放电 的电化学反应中起离子间的导电作用并参与化学反 应。它由密度为1.84g/ml的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 定比例配制而成,而其密度一般为1.24~1.30g/ ml。
(1)使用中不需加注蒸馏水或很少加注蒸馏水。
(2)自行放电少,容量保持时间长。 免维护蓄电 池可以在较长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湿式储存。
(3)使用寿命长。免维护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都 在4年左右,为普通蓄电池使用寿命2~3倍。
(4)接线极柱腐蚀小。 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设计有 新型安全的通气装置,不但能保存单体电池中的酸气, 并能预防火花或火焰引起的爆炸,还能保持其顶部干燥, 因而减少了接线极柱的腐蚀。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项目一 蓄电池
• 学习目标
–1.了解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2.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3.了解蓄电池的容量概念及影响因素; –4.掌握蓄电池的充电种类和方法; –5.掌握蓄电池的基本维护与检查方法。
任务一 铅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一、蓄电池的功用
(1)起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向起动系和点火系供电。 (2)当发动机低速运转,发电机电压低于蓄电池的充 电电压时,由蓄电池向用电设备供电。 (3)当发动机中、高速运转,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 的充电电压时,蓄电池将发电机的剩余电能储存起来。 (4)当发电机过载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 供电。 (5)蓄电池还可以吸收电路中的瞬时过电压,保持汽 车电器系统电压的稳定,保护电子元件。
图1—7 免维护蓄电池结构 1—内装小型密度计 2—排烟孔 3—液-气隔板 4—连条 5—活性物质 6—栅架
7—隔板 8—极柱 9—模压代号 10—壳体 11—下滑面
除了上述在极板栅架材料和制造方面的特点外,免维护 蓄电池还有以下结构特点:
(1)隔板采用袋式微孔聚氯乙烯隔板将正极板包住。
(2)通气孔采用新型安全的通气装置和气体收集器。
5.串接方式
蓄电池一般都由3个或6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额定电压 分别为6V或12V。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一般有传统外露式 、穿壁式和跨越式三种方式,如图1—6所示。
图1—6 蓄电池单体串接方式 a) 传统外露式铅连接条连接 b) 穿壁式连接 c) 跨越式连接
三、免维护蓄电池的特点
1.结构特点 图1—7所示为免维护蓄电池结构。与普通铅蓄电池相比 ,免维护蓄电池主要是在极板栅架的材料上做了重大的改 进,其自行放电少,耐过充能力强,出气量和耗水量也非 常小。
(3)单体电池间的连接采用穿壁式贯通连接。
(4)对于无加液孔的全密封型免维护蓄电池,由于不能 采用传统的密度计来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以判断其技术状 况,为此,在这种免维护蓄电池顶上一般常装有一只小型 密度计。
2.免维护蓄电池的使用特点
免维护蓄电池由于在极板材料和结构上做了很大 改进,因而,与普通蓄电池相比有如下一些优点:
充电时按相反的方向变化,正负极板上的PbS04分别恢 复成原来的Pb02和Pb,电解液中的硫酸增加,相对密度变 大。如略去中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Pb02+Pb十2H2S04=2PbS04+2H20
1.电势的建立
当极板浸入电解液时,在负极板处,金属铅受到两方面 的作用,一方面它有溶解于电解液的倾向,因而有少量铅 进入溶液,生成Pb2+,在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使极板 带负电;另一方面,由于正、负电荷的吸引,Pb2+有沉附 于极板表面的倾向。当两者达到平衡时,溶解便停止,此 时极板具有负电位,约为-0.1V。
图1—3 极板
栅架的作用是固结活性物质。栅架一般由铅锑合
金铸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蚀性和一定的机械 强度。栅架的结构如图1—4a)所示。为了降低蓄电 池的内阻,改善蓄电池的起动性能,有些铅蓄电池 采用了放射形栅架,图1—4b)所示为桑塔纳轿车蓄 电池放射形栅架的结构。
a)
b)
图1—4 栅架
2.隔板
图1—1 电源电路
二、铅蓄电池的构造
铅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铅连接 条、极柱等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 铅蓄电池的构造 1-负极柱2-加液孔盖3-正极柱 4-穿壁连接5-汇流条6-外壳 7-负极板 8-隔板9-正极板
1.极板 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分正极板和负极 板两种,均由栅架和填充在其上的活性物质构 成。如图1—3所示。
相连,当充电电源的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在电 场的作用下,电流从蓄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这一 过程称为充电。蓄电池充电过程是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 程。
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PbSO4还原成PbO2和Pb,电解 液中的H2SO4增多,密度上升。当充电接近终了时, PbSO4已基本还原成PbO2和Pb,这时,过剩的充电电流将 电解水,使正极板附近产生O2从电解液中逸出,负极板 附近产生H2从电解液中逸出,电解液液面高度降低。因 此,铅蓄电池需要定期补充蒸馏水。
二、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1. 静止电动势 铅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是指蓄电池在静止状态(不充电 也不放电)下正负极板之间的电位差(即开路电压) ,可由 下述经验公式计算其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