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原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原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 )与时俱进
B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3. 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 )事物是变化的
B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 )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 )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
C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D )哲学的基本问题
5. 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6.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实践性
B )可知性
B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D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C 客观实在性
D )客观性
7.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
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
A )感觉观点
B )思维观点
C )实践观点
D )反映观点
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句诗强调的是
C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这句话和含义是( )
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 )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有指导作用
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11. 下列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A )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B )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 )商品生产者既占有商品的价值
,又占有使用价值
D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 1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资本家手中聚敛大量货币财富 C )社会存在剩余劳动
1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
A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 )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 )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1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 。

:^中() A ) c 的比重不断增大 B ) V 的比重不断增大 C )与V 按相同比例同时增加
D )与V 按相同比例同时减少
1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 。

A )商品价值的形成问题 B )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C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 )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16.从本质上看 , 资本主义工资是( )。

A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 )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
D )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17.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
( ) 。

B )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D )劳动力成为商品 )。

1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9. "手推磨产生的是圭寸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来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20.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折中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二、 填空题(每题1分,共8分) 1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 客观实在性 ____________ 。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____________ 。

3、 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货币资本 _____________ 、
生产资本 __________ 、 商品资本 ___________ 。

4、
《共产党宣言》__________ 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____________ 。

6、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劳动力成为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 。

三、 名词解释题(每题 4分,共12分)
1. 物质:
2.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 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在私有制社会 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3.唯物史观
四、 材料分析题(共 1题,每题20分,共20分)
中秋节到了,学校为每位学生发了月饼和加餐卷,在中秋节 结束后,跟食堂结帐时,学校老师发现加餐卷中有假票,假 票出自同一学生之手,因为所有的假票都一样。

请用马克思 主义相关原理分析此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五、 申论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家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用专卷试处务教院学瓷陶镇德景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
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一种尊重。

这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所尽的责任和义务。

摒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认真学习和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兼容并包,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颠。

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文章。

要求:利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论述有力;提出的对策要具有可行性。

字数在500字。

参考答案:1——5 A B C D A 6 ——10 C A C B C
11 —15 C D B A C 16 —20 A A C D B
填空题
-1客观实在性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