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

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

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对于人一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有巨大的影响。

我们该如何利用小学思想品德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呢?笔者认为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就是一种好的方式。

在本文中笔者对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解析如何使其生活化。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思想品德课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否成功直接决定学生未来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是否正确,可见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现阶段,虽然小学思想品德课对学生有一些好的影响,但还是存在很多缺点和弊端。

一些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完全为了上课而上课,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轨,教育内容干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随着教育改革的加强,小学思想品德课遇到了严峻考验,在外部大环境下,如何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提高小学思想道德课的教学实效性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缺点
1.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我们大部分学校依旧把思想品德教育课禁锢在课堂之上,没有浓郁的教学气氛,学生实践的机会少,只是在底下听老师讲,因此,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提不起兴趣。

2.传统的授课方式
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思想品德课依旧以教师的说教为主,“教师
讲、学生听”的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此过程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课堂气氛压抑紧张,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品德课脱离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思想教育,学生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进行的思想教育,而教师也不主动打破教育模式落后的僵局,不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使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1.在思想品德课中设置生活情境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靠教师单一的口传心授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通过在思想品德课上设置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体会思想品德、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把优秀的品德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最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在学习《我的一家人》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家长请到班级来,并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有关于家人的视频短片,或者播放一些关于亲情的歌曲来渲染气氛,让学生与自己的父母组成一个小组,进行一些小游戏来促进彼此的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在条件允许下,可以把思想品德课转移到室外进行,组织一些趣味性活动,最终达到增进父母与孩子感情,使学生体会家庭温暖、懂得感恩父母的目的。

教师在设置生活情境的同时也要改变教学手段,把传统的“填鸭式”转
化“启发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变“讲解”为“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变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努力改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变“管理者”为“辅助者”。

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型”“互动型”的新式课堂,把课堂变成能够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特点与个性的舞台。

比如课堂上可以引用小品和相声,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体会知识。

2.丰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课时,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之上,应该逐渐由“课堂上”转向学生的生活之中,使他们在大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要把思想品德课紧密地与学校的集体活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悟思想品德。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集体活动充满了兴趣,教师要抓住机会,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进行积极的思想品德渗透,使思想品德的学习与集体活动相结合,大范围地开展有利于学生正确思想道德形成的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

努力培养学生对社会上善恶丑美的辨别判断能力,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集体活动中,使学生懂得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观念。

3.要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思想品德
在生活中感受思想品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观和心理感受,从
而加深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与认识。

使思想品德的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它成为指导学生日常行为的指南,以利于帮助学生把优良的思想品德内化为其具备的优秀素质。

4.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其与生活更好的融合
要改变传统的对教育成果的评价方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把学习的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使思想品德生活化,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思想品德课的程度,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强化优秀品质。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应当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学生,多一些鼓励、表扬,尽量避免批评与讽刺,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经常进行学生间的互评、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等活动,在学生中间树立一些榜样、典型,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积极改变落后的教育模式,转换教育观点,改变教育方式、手段,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思想品德与生活相结合,最终回归于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朱桂玲.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
2.方翠美.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考试周刊,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