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模式分析及改革探讨
□马海国马文倩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日益丰富,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同时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已经习惯被动接受,缺少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更缺少认知以外的其他素质的发展。
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
【关键词】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定位;效果分析
【作者单位】马海国,马文倩;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
学活动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
教师按部
就班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很难形成对该课程的总体认识,学
习过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
理论的日益丰富,这一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
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缺少对知识的灵活应
用能力,更缺少认知以外的其他素质的发展。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的教学过程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
畸形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也几乎是本科生教学计划的压缩
版,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
培养目标也就产生了背离。
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就造成了
理论课程过于集中,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理论
与实践间隔时间长,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到进入专业
技能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已遗忘甚多,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而无法在正确的
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相分离,造成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
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
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结合的十分
紧密的专业课程,该课程长期以来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
式,注重理论的学习,实践的过程也只是课内的验证性的实
验,这样的实验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也就无法实现
该课程的目标。
表1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学时分配表。
表1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
其中
讲授实验
1概论22
2液压与气动基础知识422
3液压元件16142
4液压基本回路1082
5机床典型液压传动系统44
6液压伺服系统44
7液压系统的使用、维护与故障排除642
8气动元件气动回路862
学时总计544410通过表1不难看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完
全是对于教材的简要介绍,教师依据表1中的课时计划按部就班讲授课本知识,教学过程也是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来进行,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很难形成对该课程的一个总体认识,学习过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正如前文分析所述,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日益丰富,这一教学模式的正在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
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缺少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更缺少认知以外的其他素质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进行授课时主要采取口头讲授、板书重点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元器件没有直观的印象,只能在进行实验时把看到的实物与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联系,错失了最佳的学习时段。
由点及面,该课程的情况并非是个别的案例,倘若其他的课程也是这样的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分也就不会那么明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了。
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
二、教学改革方案探讨
现在,我们将在本课程教学中实现理论、实训的充分融合,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方法教学。
课程内容以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机电设备为研究对象,分解为三项:行走液压系统、数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每一项都有若干工作任务。
任务的设定是在对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之上确定的。
教学实施的过程见表2。
通过这样的五步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实现了“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赵乐华,任毅.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中国地质教育,2009
3.于晓红,张慧,景志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
4.盖宇仙,许鹏奎,柳德玉.基于专业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高校教学方法实践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0
·
921
·
表2五步教学实施计划表
项目性质项目内容分项目名称相关知识与目标授课地点课时
基本理论液压传动概述液压系统认知
1.掌握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图形符号。
2.了解液压传动的特点。
实验室2工作介质
液压油的物理性质了解液压油的物理性质。
流体静力学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
流体动力学掌握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
液体的流动状态、特性和现象认识管路中液体的流动状态、特性和现象
实验室2动力装置
液压泵
1.理解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结
构特点;
2.掌握液压泵工作参数的计算方法;
3.了解液压泵的选用。
液压马达
1.理解各类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2.掌握液压马达工作参数的计算方法;
3.了解液压马达与泵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4执行装置液压缸
1.了解液压缸的类型及特点。
2.掌握液压缸的计算。
实验室2
基本回路搭接与仿真
单双作用液压/
气缸的换向回路
换向回路
1.了解方向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掌握各控制阀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4双液压/气缸串、
并联同步回路
串、并联同步回路
1.掌握同步回路的串、并联的控制原理及搭接方法。
2.掌握各控制阀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2单双作用液压/气缸的
速度调节回路
速度调节回路
1.掌握速度调节回路的控制原理及搭接方法。
2.掌握各控制阀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2双向调节回路双向调节回路
1.掌握方向控制回路的控制原理及搭接方法。
2.掌握各控制阀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2出口调速回路调速回路
1.掌握出口调速回路的控制原理及搭接方法。
2.掌握各控制阀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2速度换接回路速度换接回路
1.掌握速度换接回路的控制原理及搭接方法。
2.掌握各控制阀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2缓冲回路缓冲回路
1.掌握缓冲回路的控制原理及搭接方法。
2.掌握缓冲装置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2过载保护回路过载保护回路
1.掌握过载保护回路的控制原理及搭接方法。
2.掌握过载保护装置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2
特殊功能回路搭接及仿真
双缸顺序动作回路、
三缸联动回路
双缸顺序动作回路、
三缸联动回路
1.掌握顺序动作回路的控制原理及搭接方法。
2.掌握行程阀与继电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2二次压力控制回路二次压力控制回路
1.掌握远程压力控制回路的控制原理及搭接方法。
2.掌握溢流阀的分类、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2高低压转换回路
残压排出回路
高低压转换回路
残压排出回路
1.掌握压力转换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回路搭接方法。
2.掌握各阀的组合方式
实验室2互锁回路互锁回路
1.掌握互锁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回路搭接方法。
2.掌握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及其组合方式。
实验室2乐池升降台液压控制回路乐池升降台液压控制回路
1.掌握乐池升降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掌握乐池升降台液压系统部分回路设计及搭
接方法。
实验室2扫路车液压控制回路扫路车液压控制回路
1.掌握扫路车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掌握扫路车液压系统部分回路设计及搭接方法。
实验室2简易起重机液压系统简易起重机液压系统
1.掌握简易起重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掌握起重机液压系统部分回路设计及搭接方法。
实验室2数控机床液压系统数控机床液压系统
1.掌握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掌握数控机床液压系统部分回路设计及搭接方法。
实验室2飞机部分装置液压系统飞机部分装置液压系统
1.掌握飞机起落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掌握飞机起落架液压系统部分回路设计及搭
接方法。
实验室2汽车制动系统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
1.掌握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部分回路设计及搭
接方法。
实验室2
总课时48
·
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