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课件六)第一篇第七章儿童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及发育(1和2)(2)
[医学]课件六)第一篇第七章儿童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及发育(1和2)(2)
脊髓经初步加工整合,上传丘脑至大脑皮层。 ②脑的各部分发出的神经纤维下行到脊髓控制脊髓中枢的活动
后根(感觉神经) 前根(运动神经)
脊神经连接着脊髓,存在于两块椎骨之间的空隙处,每一根脊神经都含有感觉神 经和运动神经,故脊神经是混合神经。
(2)反射中枢(灰质)
躯体运动的基本反射中枢(屈肌反射)
第二节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及发育特点
一.脊髓
后角:中枢神经元胞体聚集
白质
正
中
侧角:交感神经
沟
灰质
元的胞体聚集
(蝴蝶形)
正 中 裂
前角:运动神经元的பைடு நூலகம்体聚集 脊髓的结构(脊髓的横断面)
2.脊髓的功能 (1)传导(脊髓白质内有上行和下行的传导束,白质具传导功能。) ①感觉传导路径:躯体的感觉信息(面部感觉除外)都是沿脊神经传入
4端脑(大脑) (1)大脑的外形
大脑外侧裂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观(分叶)
• (2)大脑的结构:表层是灰质(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区 域),称大脑皮层,表面有沟和回。
• 内部是白质(神经纤维聚集的区域),有胼胝体、神 经纤维、神经核
• 胼胝体:在功能上联系左右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 神经核:是大脑白质内的灰质块,即由多个功能相同的 神经元的胞体聚集形成。
细胞体构成灰质(或神经核) 中枢脑、脊髓 神经纤维构成白质 分布 周围神经系统 细胞体构成神经节
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神经核:机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形成的团块(即灰质块)
2.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按功能分)
传入神经元(感觉)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神经元 中枢神经元(联络) 神经
纤维
传出神经元(运动)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髓鞘:是指神经纤维外面的一层绝缘的“外皮”,没有这层外皮,就会出 现“跑电”“串电”现象。
出生时脑干和小脑内神经纤维已髓鞘化,大脑内神经纤维髓鞘化晚,所以 新生儿的动作很不精确,碰碰手都会引起全身哆嗦,随着年龄的增长,动 作更加迅速和准确。 (幼儿神经髓鞘化尚不完善,兴奋过程占优势,并且 容易扩散,因此,儿童易激动、易疲劳。注意力很难持久。)
课件六)第一篇第七章 儿童神经系统结构功 能及发育(1和2)(2)
(脑的正中矢状面)
前
后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小脑、间脑
脑 中枢神经
脑干
中脑 脑桥
延髓
神经系统
脊髓
12对脑神经
按解剖分 31对脊神经
周围神经
感觉神经 按功能分
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
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植物神经 副交感神经
植物神经:支配内脏运动的神经,即控制心肌和平滑肌的神经。
内脏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排便、排尿)
传
入
膀胱壁压力
感受器
神 经
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传)
出
脊髓
神
(低级中枢)
经
膀胱壁上逼尿肌
为效应器
二、1、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延髓 (1)内部结构:神经核断续地存在于白质中;白质中有上行 和下行的神经传导束;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的中央部位神 经纤维交织成网,大小不等的神经元胞体散在其中,形成灰质
脑干反射中枢控制人体必需的自发行为,即不随意行为 (呼吸、心跳等)。
2间脑 (1)结构: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2)功能:丘脑是感觉传导的接替站,进行较高级的整合。
下丘脑是较高级的内脏调节中枢,调节体温、摄食、水平 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等。 3小脑 (1)结构:外部是灰质,内部是白质,白质中有神经核。 (2)功能: 调节和维持躯体平衡(原小脑) 调节肌紧张(旧小脑) 协调随意运动(新小脑)
的信息作出反应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二、神经元
1.神经元
神经元:携带信 息通过神经系 统的细胞
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传递方向是: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细胞体
树突(分支多而短)
结构
携带神经冲动向细胞体传导
突起(神经纤维)轴突(一条,长)
携带信息向远离细胞体的方向传导
神经元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能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称反射 神经系统接收发生在你身体内和身体外的所有
信息,指导身体各器官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 有些反应是主动的,把急速朝你飞来的足球踢
出去,是主动的(受意识支配)。 许多生理过程:如心脏跳动的快慢、胃肠的活
动等不受意识支配(自发的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维持内稳态:神经系统通过指导身体对接收到
神经细胞链:
神经冲动
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神经冲动
运动神经元
神经的传导速度与神经的粗细、有无髓鞘、温度有关, 粗的、有髓鞘的神经传导快,低温下传导慢。
3.反射和反射弧
手
指
触
摸
的
尖
利
的
)
物
体
感受器
立
效应器
即
移
开
是
机体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产生的反应叫反射,完成
一 种
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 反
5岁:(1)大脑内神经纤维分支加深加长 (2)大脑内部的多数神经纤维髓鞘化 6岁:(1)大脑皮层的各区接近成人的水平,成熟的顺序是枕
叶、颞叶、顶叶、额叶。 (2)大脑内神经纤维全部髓鞘化 如运动准确、协调,行为更有意识,条件反射能力增强且比较
(2)脑干的功能 a传导功能:大脑、小脑与脊髓联系的纤维束都要经过脑干。 来自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运动神经纤维等通过延髓时大部分是 左右交叉的。脑干网状结构能维持大脑的觉醒状态.
b反射中枢:参与躯体运动的调节(肌紧张和姿势反射), 肌紧张通过脑干网状结构调节;参与内脏的调节(也称生 命活动中枢,即控制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如脑桥和延髓 中有心血管、呼吸、吞咽、呕吐、瞳孔对光、角膜反射中 枢
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射
反射弧图
1感受器 2传入神经 3脊髓(中枢) 4传出神经 5效应器 感受器:是指在体表或身体内部的神经末梢或特殊结构, 是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形成的。 神经中枢:是指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效应器:可以是肌肉、腺体,运动神经支配肌肉和腺体 的活动。
听 到 电 话 铃 声 拿 起 听 筒 接 电 话
边缘系统:是围绕大脑 两半球的内侧形成的一 个闭合的环。(图中黄 色的区域所示) 参与感觉、内脏活动的 调节并与情绪、行为、 学习、记忆等心理活动 密切相关。
(3)脑重量:0至5岁发育最快 出生350克,脑回较少,脑沟也较浅。1岁950克 5岁1000克
6岁1200克 7至8岁1300克 9岁1350克 12岁达到1400克 成人 1450克。 (4)脑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