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畜环境卫生学A卷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A卷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家畜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环境条件的总和。

3.贼风:是冬季密闭舍内,通过一些窗户、门或墙体等处的缝隙进入舍内的一种气流。

5.减量排放: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

7.畜禽动物福利:是指满足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的一种需求。

9.水生植物塘:就是在塘中种养一些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利用这些水生植物来处理污水,可将污染物浓度降低到相当于二级、超二级和三级出水的水平。

11.相对湿度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汽密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密度的百分比,由于在温度相同时,水汽密度与水汽压成正比,所以相对湿度也等于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13.风冷指数:又称风冷却指标,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

它主要用于估计裸露皮肤的对流散热量。

15.牛床:牛床是奶牛采食、挤奶和休息的地方。

牛床的主要作用是奶牛在卧地的时候,乳房接触在清洁、干燥、松软的床面上,保证奶牛既舒适又清洁。

17.家畜环境卫生:是指家畜饲养环境的条件,卫生状况是否适合家畜的生长与生活等。

19.减量排放: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

21.人工湿地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湿地,经人为设计、建造的,在处理床上种有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的用于处理污水的一种工艺。

.23.水汽压指大气中所含水汽的分压力。

它是大气压力的一部分,其单位用帕斯卡,简称帕(Pa)表示。

二、填空题.1.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包括()和()两种形式。

散热调节产热调节3.为防止()和软骨病的发生,在对畜禽进行紫外线光照射时,必须选用波长283—295nm的紫外线,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线灯代替。

佝偻病5.人工照明一般以()和荧光灯作为光源,来代替或补充自然采光。

白炽灯7.机体散热主要有()、()、()、()等四种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9.畜禽尸体处理方法主要有()、和()_深埋法高温分解法焚烧法11.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特异反应称为().红斑作用13.四种散热方式中,辐射、传导、对流这三种方式又称为“()”,这部分热能使环境温度升高,故又称为可感散热或显热。

非蒸发散热15.畜牧业主要污染源有()、()和().臭气生产污水畜禽粪便17.畜牧业生产中,常用()作为雏鸡、仔猪、羔羊和病、弱畜的热源,这不仅可以采暖御寒,而且还可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红外线灯19.根据畜舍内外气压差,机械通风可分为:()、()和()三种方式。

负压通风正压通风联合通风三、单项选择题1.波长在____ 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____ nm。

(C)A. 260,230—250B.300 230~250C. 300,253~260D.350,300~3503.为保证舍内的适宜光照强度,透光角一般不应小于(B )。

A.2。

B.5。

C.10。

D.1505.为防止仔猪被母猪压死,一般对母猪进行限位饲养,母猪限位栏宽度为(A ) cm。

A.60—65 B.55—60 C.50~55 D.45—55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环境因素总和评价指标的是(B )。

A.有效温度 B.临界温度 C.风冷指数 D.温湿指数‘11.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约占一,紫外线约占____。

( A)A. 50%—60%,1%B.50%~60%,2%C. 30%~40%,1%D.30%~40%,2%13.母猪的适宜温度为—__℃,出生后几天的仔猪要求____℃。

(C )A. 13—15 30-- 32B.15~18 28—32C. 15~18 30~32D.15~18 32~3415.奶牛的汗腺不发达,当外界温度超过(A )℃时,有些奶牛就开始进行热性喘息。

A.20 B.22 C.24 D.2617.粪便是家畜的代谢产物,每天排出的粪尿量一般相当于体重的(C )%。

A.2~5 B.8—10 C.5~8 D.15~1819.当湿度低于(A )%时,会造成猪皮肤和暴露黏膜干裂等疾病。

A.40 B.50 C.60 D.7021.母猪和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母猪的适宜温度为____℃,而出生后几天的仔猪要求___℃。

(C )A. 13~15 30—32B.15~18 28—32C. 15—18 30—32D.15~18 32~3423.鸡在38℃环境中,相对湿度超过或在41℃中,相对湿度超过____ ,均有热衰竭的危险。

( D)A. 55% 30% B.55% 15% C.75% 15% D.75% 30%25.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偏前俯后仰各( B)度为宜。

A.10 B.15 C.20 D.2527.-般认为,在气温(D )℃、相对湿度50%~80%下,猪的生长、育肥效果较好。

A.14—26 B.10—26C.10~23 D.14~2329.低湿的危害远低于高湿,当湿度低于( A)%时,会造成猪皮肤和暴露黏膜干裂,增加舍内空气中颗粒物含量,从而使猪患皮肤或呼吸道疾病。

A.40 B.50 C.60 D.70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环境因素总和评价指标的是(B )。

A.有效温度 B.临界温度 C.风冷指数 D.温湿指数32.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种家禽产蛋的适宜温度范围为(A ),高温可使产蛋量、蛋重和蛋壳质量下降。

A.12—23℃ B.12—28℃ C.15—30℃ D.15—35℃33·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偏前俯后仰各(B )度为宜,而鸭蛋为50~55度、鹅蛋55~60度更好。

翻蛋时动作要轻、稳、慢。

A.10 B.15 C.20 D.2534.环境温度适宜时,机体的蒸发散热量约占总散热量的( A),家禽约占( )。

但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则主要依靠蒸发散热排除体内多余的热量。

A.25% 17% B.25% 20%C.30% 17%D.30% 20%35.试验证明,利用遮阳可使在不同方向上通过外围护结构传人舍内的热量减少(B )。

A.10~15 B.17—35 C.5~25’D.30~35四、简答题(共40分)1.什么是等热区和临界温度?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家畜在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机体可不必利用本身的调节机能,或只通过少量的散热调节就能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基本平衡,代谢率保持在最低水平。

通常,把这一适宜的温度范围称为等热区。

(4分)将等热区的下限温度称为临界温度;等热区的上限温度为上限临界温度,为有别于下限的临界温度,常称其为过高温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动物种类、年龄和体重、皮毛状态、饲养水平、生产力水平、对气候的适应性、管理制度和空气环境因素等。

3.说明你所了解的消毒方法及主要应用场合。

答:(1)喷雾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饲养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畜消毒、畜牧场道路和周围、进入场区的车辆。

(2)浸液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进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

(3)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42ml、高锰酸钾21g,21℃以上温度、70%以上相对湿度,封闭熏蒸24h。

甲醛熏蒸饲养舍应在空舍状态时进行。

(4)喷撤消毒在畜禽舍周围、入口、舍内饲养设备下面撒生石灰或火碱可以杀死大量细菌或病毒。

4.什么叫减量排放?在饲养动物过程如何实现减量排放?(10分)答: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

(5分)饲养过程中,通过品种改良,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如低植酸玉米等),采用有效的配方和低蛋白日粮,实行分阶段饲养法或干湿喂法,减少饲料浪费,以及适当使用酶制剂、植酸酶等,可实现污染物的减量排放。

此外,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也是减少氮和磷排泄量有效手段。

(5分)8.畜禽场对死亡畜禽尸体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有几种处理方法?(8分)答:对死亡畜禽的处理原则:第一,对因烈性传染病而死的畜禽必须进行焚烧火化处理;第二,对其他伤病而死的畜禽可用深埋法和高温分解法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深埋法、高温分解法和焚烧法等。

1.高温对母畜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1)高温引起体温升高。

(2)高温减少采食量而影响母体的营养。

(3)高温可使血液从内脏集中到体表,蛋白质合成减少及胎盘生长变慢,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

(4)内分泌平衡失调.五、论述题(1、试述三种青贮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答:青贮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采用青贮窖、青贮塔、塑料袋青贮以及地面堆贮,可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用量选择不同的青贮方法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1)青贮窖是传统的青贮设施,多采用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两种方式。

地下水位低、土质坚硬地区宜采用半地下式;地下水位高或砂石较多、土层较薄的地区宜采用地上式窖。

每种方式的窖底应距地下水位0. 8m以上。

(2)地面堆贮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

选择干燥、平坦的地方,最好是水泥地面。

这种形式贮量较少,保存期短,适用于小型养殖规模。

(3)塑料袋贮:采用塑料袋青贮方式有以下优点: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青贮质量好,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消化率高,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气味芳香;损失浪费极少,霉变损失,流液损失和喂饲损失均大大减少;保存期长,可长达1—2年;不受季节、日晒、降雨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可在露天堆放;可集中收割、晾晒,短时间内完成青贮生产;储存方便,取饲方便;节省了建窖费用和维修费用;节省了建窖占用的土地和劳力;节省了上窖劳力;不污染环境;易于运输和商品化。

必要的条件是将青贮原料切短、切细,喷入或装入塑料袋,排尽空气并压紧后扎口即可。

如果无抽气机,应装填紧密,加重物压紧。

畜牧业生产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畜牧业主要污染源源有: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臭气、生产污水和畜禽粪便。

畜牧场臭气主要来自饲料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在一定环境下分解产生,也来自粪便或污水处理过程。

较臭的物质来自氨气、含硫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物。

臭气不仅影响人畜健康,对家畜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也有影响。

(畜牧业污水以规模化养猪场和奶牛场产生的数量最多,问题最为突出。

污水的数量及性质因采用不同的栏舍结构、冲洗方式和地板结构、材料以及生产规模而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