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年作文真题分析——综合素质小学段

历年作文真题分析——综合素质小学段

历年作文真题分析——小学段
2012下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一位母亲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每天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家……而父亲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来又常常看书。

爱子心切的母亲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思路解析:先明确立意。

从故事中可以提炼两种立意:一是从家庭教育角度而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可选取以下题目,如《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等。

二是结合考试性质,从教育观角度立意,题目如《对孩子采取科学的教
2013上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我们的人生,就像大海里的航船,只要不停止航行,就会遭遇风险。

没有风平浪静的海,没有不受伤的船。

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思路解析:(1)题目自拟。

考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主题和写作题目。

考生可以以“人生需要历练”、“磨难成就精彩人生”、“阳光总在风雨后”等为题目和主题。

(2)联系教师职业来写作。

本次写作跟中考、高考的题目类似,但也有区别。

最大的不同在于这属于教师资格证考试。

所以考生在写作中应尽量多一些关于教师人生与学生人生的内容,将会更加出彩。

(3)写作切忌空谈.要有素材有案例有故事。

可以是发生在考生身上的小事,以小见大;也可以谈名人的故事,提升品质。

(4)要有层次。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开头开门见山,亮出观点;中间阐述事例,分享经历,支持观点;结尾谈自身,谈愿景,谈职业理想,回归自身,升华观点。

2013下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

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

”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

”……那么,你的看法呢?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思路解析:1、审题·审文体——议论文·审题型——材料作文·审要求——字数要求2、立意——确定文章的观点/中心思想材料中
表面上让考生选择“学高”重要还是“身正”重要,其实根据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建议考生立意时两方面都兼顾,分别强调两者的重要性,不要偏颇!3、选材从阐述原因、举例子、反面论证、援引观点等方面进行搜索材料比如说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4、布局:点——正——反——深——联——结
2014上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分。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作文要求:(1)写作前认真阅读作文提示,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

(2)用汉语简体字书写,书写要工整,每个标点符号一个空格。

标点符号使用要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3)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个人信息,否则按作弊论处。

思路解析:1.审题(1)审文体―文体自拟(2)审题型―材料作文(3)审要求―字数要求 2.立意―确定文章的观点/中心思想材料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二是“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的那几本书”。

但从中间的
转折词看出后者是材料倾向的重点。

可以立意为注重读书的质量,或者批判盲目追求“博览”等。

3.选材从阐述原因、正反论证、援引观点、列举事例等方面进行搜索材料例如:汉代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作家赵树理:“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掏金’”。

果戈理《死鬼灵》中的比什伽秋,什么都读,他并非饱学之士,而是缺少鉴赏力的傻瓜;4.布局:即文章结构议论文
2014下作文题(本大题共50 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的,它往往在你为这一个目的忙的目不暇接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培根说:“外在的偶然因素经常影响人的命运,但人的命运主要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

思路解析:1.立意:这道题的立意不是特别的明晰,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说,题目较难,苏格拉底这句话快乐是重点,培根这句话命运自己掌握是重点,所以综合两者快乐掌握在这手中或者端正心态寻找快乐都可以。

2.题干中说自选文体,所以这篇文章记叙文或者议论文都可以。

3.文章中观点来自材料,分论点从苏格拉底的话中可以看出快乐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要为之努力,从培根话中得出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

4.这道题的论据很灵活,从为目标忙的快乐突然来访这个角度去找很多。

上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些话语,因为一些人,或者一些事,变得温暖,让人感动,享有……会让你在苦寒的冬天,孕育出春天的繁花似锦。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思路解析:1.审题
(1)审文体—文体不限,建议写作记叙文或议论文,考场上以“议论文”为主。

此处着重解析议论文。

(2)审题型—材料作文
(3)审要求—字数要求(800字及以上)
2.立意—确定文章的观点/中心思想
这则材料的中心观点的关键词比较容易“话语”。

材料第一句为核心,后面几句都是对“话语”力量、魅力和影响力的阐述。

写作时候从“话语”的积极力量着手思考。

3.选材
从阐述原因、举例子、正反论证、援引观点等方面进行搜索材料。

可以用一些至理名言和名人事例进行分析。

比如同样是感人肺腑的爱国语言,陆游的、文天祥的、诸葛亮的都可以用,比如同样是有关爱情的语言,李商隐的、李清照的、徐志摩的、舒婷的、顾城等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当然,也可以采用演讲的经典事例进行论证分析,比如乔布斯、马丁路德金、美国的力克等。

更可以选取感动中国的很多经典事例分析论证。

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论证”,即所选取材料
和论点“语言的力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语言的温暖感人。

当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也可以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语言的温暖感人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

4.布局:简单说下议论文的结构
可以从标题、引论(开头段落)、本论(中间部分)、结论(结尾段)入手写作。

标题,只要是围绕“语言力量”的就行。

比如“一寸语言一寸金”,“守护初心,守护精神家园”、“语言决定一切”,“语言就是力量”、“语言的金字塔”、“彰显本色,挥洒语言之极”等可以。

开头段落可以采用比喻排比式、设置悬念式、巧用题记式、名言警句式等。

本论部分是作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通过举例、假设、对比、条件、因果、比喻等多种方式论述文章的核心观点。

采用“分论点1(观点+例子+阐释);分论点2(观点+例子+阐释);分论点3(观点+实际+阐释)”的结构模式。

结尾可以采用点睛式、照应式(呼应标题、首尾照应)、引用式等进行写作。

5.表达:恰当应用修辞让自己的语言亮起来。

2015年下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和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看书识字,而动物不会看书识字,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无疑就接近动物了,也就会失去人的优势。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不少于800字。

思路解析:围绕“读书”的意义写作即可
2016上谈谈你对“跨”这个字的理解,写一篇论说文,不少于1000字,题目自拟,角度自选。

思路解析1.论点:在教学中不断创新2.可结合使用的范文模板《不法常可求创新,不拘一格育英才》3.引导部分:“跨”的意思是指纵身跳过,越过地区或时期的界限,例如红军战士跨越了千山万水,终于胜利地走完长征。

对于教师来说,“跨”意味着克服旧我、具有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