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曹帅--浅谈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

曹帅--浅谈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会展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以介绍会展旅游业为切入点,讲述了会展旅游的概念和目前我国会展旅游业现状,对会展旅游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介绍了会展业的具体情况,会展业是会展旅游业的基础,所以了解会展业是必须的;接着就是分析会展业和会展旅游业的关系,了解它们的共性,会展旅游业对会展业的辅助作用和会展业对会展旅游业的促进作用等等;最后就是通过以上对会展旅游的相关了解和分析,找出了目前我国会展旅游业存在的四大问题,包括宏观调控力度不强,缺乏有名的品牌效应,重硬件轻软件,会展教育滞后,最后对以上这些缺点找出可以解决的途径,为以后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旅游,发展趋势,问题,对策浅谈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曹帅引言21世纪以来的中国,进入了一个竞相举办各类大型会展活动的时代,这股热潮也使得国内旅游学术界对会展业及其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开始了研究和思考。

会议旅游观光游览与商务活动、会议展示之中。

资料显示,全球国际航线50%的游客是会展旅游者。

1990年以来,美国航空客运量的22.4%和饭店客人的33.8%来自国际会议,会展产业每年的直接收入是800亿--1000亿美元。

只有700万人口的瑞士,年均举办国际会议超过2000个,仅会议每年就吸引国外游客3000多万人。

除了巨大的人流,国际性会议展览还因为其计划性强而具有稳定性个的特点,便于旅行社的安排。

更重要的是,会展旅游的概念囊括了从组织会议到会后旅游一系列活动,利润率一般在10%以上,与普通观光旅游1%--2%的利润率相比,可谓是高回报。

针对目前国家会展和旅游的相互关系的发展,相互促进引起的连带效应,通过本人分析研究两者的利与弊,综合关于中国会展旅游中心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分析,中国正在逐步走入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并且以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会展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进行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前景研究,找出在一些优势项目会展背后的隐患问题,并加以提出宝贵意见,相信可以给会展旅游业加入新的元素。

1会展旅游的概述1.1会展旅游的概念会展旅游,国际上通称MICE(Meeting, Incentives, Conventions, Exhibitions)。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包括举办各种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等等。

目前学术界对“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从广义的来说,只要旅游业涉及会展活动,其所有行为就都属于会展旅游。

而狭义的解释认为,会展旅游是指旅游属性结合会展活动特点衍生出来的行为,但不包括旅游业对会展的多元化经营业务。

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会而开展的旅游形式。

会展旅游是将会展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都市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由于其兼容性很强,辐射面广,消费档次和文化含量高等特征,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迅速兴起,并且日益成为提高旅游产业质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1.2我国目前会展旅游的现状目前,虽然我国已步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但会展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处在和旅游大国不相称的地位。

与会展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至今会展旅游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在国际会展旅游市场上的地位和市场分享率还比较低。

可是正因为如此,会展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空间才广大,前景才光明,会展旅游才有望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拳头产品。

我国会展旅游业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年增长速度达到20%,大大高于我国其他领域经济增长的总量,最近几年,由于我国传统旅游业受到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其增长速度开始减慢,而会展旅游业增长速度非常快,因此,会展旅游业也逐渐受到旅游业的重视,北京、上海等地的旅游主管部门开始专门研究会展旅游对旅游业的作用,各大旅游企业也开始纷纷拓展会展旅游业务,一些地方还组建了会展旅游协会,但是我国会展旅游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总量还比较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已经成为新的经济的增长点。

(2)各地政府积极参与主导会展业的发展。

由于会展业本身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巨大的带动作用,各地政府非常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的局面,各地会展企业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始组建行业自律性的会展协会,例如1998年6月由北京市贸促会发起,组建了我国第一家国际会议展览业的协会,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2002年4月上海成立会展行业协会,2002年2月山东成立国际展览业协会等,都体现了政府对会展业的参与和主导作用。

(3)全国掀起了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

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硬件优先发展,“九五”期间我国的展馆迅速增长,全国展馆室内面积在“九五”前不足80万平方米,但是目前已经扩大了一倍,集国际会议中心、商务酒店、写字楼、参展商公寓、大型购物中心、仓储中心、办公接待等一体,我国的会展展馆特点是建设档次高、面积大、科技含量高。

但是展馆建设处于过剩状态,会展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与城市自身所具备的资源相结合。

场馆建设过热、会展资源浪费,是如今一些城市会展业,特别是展览业存在的问题。

财政部、外交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在华举办国际会议。

会展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引导。

(4)主要会议接待单位纷纷加入国际会议组织。

由于会展旅游业的推进作用,许多的会议接待单位纷纷加入国际会议组织,以便能够及时分享最新最快的展会资讯,了解会展,这主要包括各地经营会展的公司,和一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截止到目前总共有14家单位加入,他们是: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市旅游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民间国际旅游公司、中国会议及奖励旅游组织、浙江世贸中心、中国世贸中心、中旅国际会展公司、华亭宾馆、春秋旅行社、山东国际旅行社、上海国际会展中心、锦江会展公司、上海旅游委等。

(5)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我国的大城市在发展国际会展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它们现有的场馆比较多,会展外部条件相对成熟,因此它们举办的会议展览次数比较多,从而以这样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以这几个城市为中心的国际会展区域。

(6)会展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网络并且积极参与。

现代网络技术在我国会展业起步中就开始进入,展览业网站比较多,它们介绍会展或者直接网上经营会展业务,对会展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2会展业2.1会展业的概念现代会展的发展,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正所谓“展中有会,会中有展”,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会议和会展这两种活动,除了有很多共性之外,还是很多区别的。

在这里会展是会议、展览等集体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性的物质、文化、信息交流活动。

现将二者分别加以阐述。

所谓会议就是一群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聚集,来研商或进行某特定活动,其具体形式有大会、会议、研讨会、展示会,等等;所谓展览是指展览的参与者通过物品或图片的展示,集中向观众传达各种信息,实现双向交流,扩大影响,树立企业形象,实现交易、投资,或传授知识、教育观众的目的。

而我们所说的会展就是两者有机的结合。

会展业主要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专题会议、国际会议等所形成的一个产业,包括组织单位、参展商、参观者、会展场馆、会展工程、会展服务企业等。

会展业是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新兴产业,它不仅可以为会展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加强城市与外界的商贸、文化交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以及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因而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重视,被誉为“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的国际性会展总收入已经达到2800多亿美元。

2.2我国会展业的发展2.2.1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会展业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会展业的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而会展经济1:9的概念,即展会收益比例为1,带动其他产业利润的比例是9,被市场和企业誉为朝阳产业。

我国会展的发展迟于欧洲,但与欧洲会展一样源于集市,并以集市为主要形式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到了清末和民国初期,旧中国举办过几次具有一定规模、并有现代特征的博览会和贸易展览会,例如北京的“劝工陈列所”、南京的“南洋劝业会”、上海的“中华国货展览会”、杭州的“西湖博览会”等就是当时召开展览会留下的印迹。

抗战时期,也曾举办过许多展览会,目的基本是显示成就、鼓舞士气、促进经济发展、抵抗日本的侵略,这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流通领域的作用并不大。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经济贸易展览在国内经济中失去存在、发展的空间,只有个别展览会是贸易性质的,例如广交会。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展览活动极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形成行业。

近几年来,会展行业以年均20%的速度发展。

目前,我国举办各类展会直接收入超过100亿元,间接带动旅游、餐饮、交通、广告、娱乐、房地产等行业,使之收入高达数千亿元。

纵观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会展类型与数量日趋增多。

从类型来说,分为单一国家展览、综合性展览、专业性展览。

就国际展而言,专业性展览约占95%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的行业展有:电子展、轻工展、食品展、石化展、汽车展、纺织服装展、建材展等。

专业展中较成熟且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有:北京的国际机床展、国际汽车展、国际通信展、纺机展等,面积在4--6万平方米。

这些展览在其同类展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在亚洲乃至世界均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每年全国举办的各类展会3000多个,参展企业500多万家,参会观众近2000万人次。

(2)会展质量逐步提高。

我国展览会现已总体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已有一批专业展逐渐成熟壮大,形成了全球知名的展览会,像在北京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印刷展和广州的照明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

这些展览会在展览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准,已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

近年来,消费品专业展也愈加繁荣,例如北京的春秋国际服装展,大连、宁波的服装节,上海的国际家具展,广州的美容美发展都逐步走向品牌化。

我国厂商参加国际展的比例逐渐上升,已由上世纪80--90年代的20%增至现在的50%。

参展的展品和装修水平也逐年提高,像通信展、汽车展的装修水平不亚于国外的参展公司。

(3)会展场馆规模不断扩大。

2002年以来,许多大型展馆的建设表现为改建或扩建,大多数城市展馆在建设中将展馆规模、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会展辐射范围等联合加以考量,展馆建设为会展城市的定位树立了标杆,不再仅仅是城市的标志,而是将其主要功能与城市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