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
[摘要]会展旅游的出现及发展是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随着会议展览的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别。
其发挥的能量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文章通过对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进而促进我国的会展经济走向成熟。
[关键词]会展旅游;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李思慧,天津商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天津,110031
[中图分类号] F590.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1-0095-0002
一、引言
会展旅游即
MICE(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意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
与常规的观光度假旅游相比,会展旅游具有规模大、规格高、消费能力强、不受淡旺季影响等特点,因而有“旅游皇冠上的宝石”的美称。
会展旅游充分利用会展经济的行业关联性,带动社会相
关行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大大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和新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大量就业机会。
会展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通过举办会展,可以向世界各地前来参展、洽谈以及观展的旅游者宣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实力,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
二、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
由于会展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起步时间先后有别,经济实力和管理模式不同,其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别。
其中德国、法国、美国、新加坡会展业不但发展迅速,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一)德国
在德国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特有的调控管理方式,推动了德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具体的发展模式为:政府首先投资建立规模宏大的展馆设施,在确定产权归属国有的前提下,不直接参与展馆的日常经营,而是以长期租赁或委托经营等形式把展馆的经营管理权授让给大型的国际会展公司。
政府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对行业的宏观调控方面。
德国展览委员会是代表德国进行宏观调控的唯
一的会展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
如为了制止会展雷同、保护名牌会展的类别、展出地点、日期、展期、周期等方面进行协调,保护了参展商、组织者、参观者多方的利益。
德国会展业几十年来能在世界一直独占鳌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种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
(二)法国
法国也是世界会展强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会展业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发展模式,它与德国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具体体现为:展馆设施由法国中央及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然后组成国有场馆公司负责展馆的经营管理。
此经营实体业务单一,只开展自己的场馆服务业务,不负责项目的运营。
而展览公司则不拥有展馆设施,也不参与展馆经营,主要从事会展项目经营。
对于这种业务划分方式,法国行业主管部门认为,这能够促进会展公司之间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场馆专心做好
自己的场馆服务工作,体现出比德国模式更细的社会分工,有利于提高会展服务专业水平。
法国与德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管理架构和动作体系却十分相似,即政府扮演重要角色,起主导作用――投资兴建展馆设施,制订相应法规和经营规则,以经济合同方式委托专业公司经营管理
会展场馆,保障国有投资收益,保护会展公司、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权益。
(三)美国
世界最大的国际会议主办地美国长期占据会议市场的领先地位。
美国近年来处于国际会议市场的领先地位还与其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会展旅游者的吸引分不开。
另外,美国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发展会展旅游的有力支撑。
美国展览管理协会等展览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机构紧密结合,在协调行业发展、对展览会进行资质评估以及进行展览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会展业具体运作主要偏向靠市场自发调节,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会展业对美国及地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把每年3月6日定为法定的会展活动日,也是会展业在美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体现。
(四)新加坡
新加坡地处东南亚地区的中心,是东南亚各国的重要港口,城市的海上十字路口,在国际航线上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
新加坡作为一个会展城市,得到专家的首肯。
而在各种商务活动之余,它也是一个极富魅力的热带岛屿,拥有一个世界领先城市应具备的各种现代设备,同时还有独特的多种文化特征呈现给来访者,让人们一窥东方的古老文明。
新加坡是亚洲领先的会展中心。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展览业的发展,设有新加坡会议展览局和新加坡贸易发展局负责专门推广会展,吸引各国客商到新加坡参会参展。
政府通过减免参展企业税收、压低场馆租金、给予餐饮服务业补贴等方式提高会展业
竞争力。
新加坡展会市场上有一批比较成熟的市场主体,它们有着成熟的市场经验和经营理念,使新加坡会展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对吸引国际展商和观众来新加坡参加展会产生了持续的吸引力。
三、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启示
(一)政府推动发展
展会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在很多情况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参与。
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制定规范会展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主要包括会展业的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监管以及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代表会展旅游企业利益的民间社团的作用,制定行业共同遵循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调解和仲裁。
法律的强制性作用和行业的自律性功能紧密结合,是会展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
法国与德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模式虽有不同,但其基本管理架构和动作体系却十分相似,即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二)重视会展专业协会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会更多地通过非政府的行业管理协会来实现。
行业协会组织将发挥
更大的作用,承担起该行业的主要管理职责。
目前在市场经济较成熟的一些欧美国家和个别亚洲国家和地区,政府管理展览行业的职能已经和展览行业协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共同合作、相辅相成。
行业协会既是展览企业的代言人,也是贯彻政府意图、执行政府政策的可靠助手。
目前展览行业协会很多,比较有影响的国际性行业协会是UFI,即国际博览会联盟。
它们的主要职能是: 制定行规,进行行业间的协调和管理;对展览会进行资质评估;加强信息交流和调研,促进展览市场的透明度;进行专业人才培训,提高展览会的组织水平和质量。
(三)与旅游相结合发展
会展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会展业和旅游业的互动。
在会展旅游发展过程中,会展企业主要负责筹备、策划会议或展览,为旅游业提供信息和客源;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宾馆酒店,负责会展接待工作和提供部分会展场所,同时提供相关旅游服务,特别是在“游”方面要多下功夫,设计出针对会展游客需求的精品旅游线路。
此外,旅游企业还可以利用其人才优势及强大的促销网络,负责会展的组织招徕及提供翻译等工作。
(四)展览市场的透明度
信息的高度自由化流动打破了展览会在地域上的局限,这既有利于展览会主办者在确定办展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也方便了所有展会的参与者有的放矢地选择展览会。
这些
展览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交流主要是由展览协会来完成的。
展览业发达国家的展览协会提供的信息非常全面和详尽,而国内还没有一家权威性的刊物能全面、准确、详细地提供中国展览信息,能对已办展览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提供详尽的统计数据。
四、结语
国外会展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并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以广阔视野审时度势,立足于我国的国情,面向东南亚,放眼全球,利用国外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为21世纪我国会展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常春光.国际会展业成熟运作模式及启示[J].学术交流,2007,(6).
[2]王保伦.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J].旅游学
刊,2003,(1).
[3]潘秋玲,郑晓宇,曹三强. 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08,(1).
[4]郑昌江,成雪.优化我国会展业发展模式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