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合物的屈服与断裂

聚合物的屈服与断裂

聚苯乙烯的应力-应变曲线 随环境压力的变化(T=31℃)
8.1.2晶态聚合物的应力一应变曲线
一、晶态聚合物在单向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应 力
Y N A D
B
OA-普弹形变
YN-屈服,缩颈(应变变大,应力 下降)
ND-强迫高弹形变
O
应变
DB-细颈化试样重新被均匀拉伸, 应变随应力增加-应变硬化
结晶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3)B点称为“断裂点“, “断裂强度 b”和“断裂伸长率 b”。 4)整个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就是试样的断裂能。
A E A
从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以一定速率单轴拉伸非晶态聚合物, 其典型曲线可分成五个阶段: ①弹性形变区,从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出杨氏模量,从分子机理 来看,这一阶段的普弹性是由于高分子的键长、键角和小的运 动单元的变化引起的,移去外力后这部分形变会立即完全恢复。
8.1.1非晶态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σ B
Y
σ
0
σ
y
B
ε εy 非晶态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B
ε
一、非晶态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σ
A
Y
B
y
0
σ εY
σ
εB
B
ε
我们先对这条曲线定义几个术语:
1) A点称为“弹性极限点”,A 弹性极限应变 ,A弹性极限应力 2)Y点称为“屈服点”,“屈服应力 y”和“屈服伸长εy”。
•屈服点以后,大多数高聚物呈现应变软化,有些还非常 迅速。
•屈服应力对应变速率和温度都敏感。
1. 剪切屈服现象及产生原因
剪切屈服:即在细颈发生前,试样表面出现与拉伸方向成45度 角的剪切带。(为什么?) 剪切带:韧性聚合物单轴拉伸 至屈服点时,可看到与拉伸方 拉伸中材料某个面受力分析 向成45°的剪切滑移变形带, 有明显的双折射现象,分子链 高度取向,剪切带厚度约1μm 左右,每个剪切带又由若干个 横截面A0, 受到的 细小的不规则微纤构成。 0 应力 0=F/A
在外力场作用下,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与应力变化十分 复杂,断裂和屈服都有可能发生,处于相互竞争状态。
★韧性材料拉伸时,斜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首先增加到材料的剪切强度,
因此材料屈服,并出现与拉伸方向成45°角的剪切滑移变形带。进一步 拉伸时,剪切带中由于分子链高度取向强度提高,暂时不发生进一步的 变形。而其边缘则进一步发生剪切变形。同样,在135°的斜截面上也 发生剪切变形,因而试样逐渐生成对称的细颈,直至细颈扩展至整个试 样。
强度的大小,“脆”是指无屈服现象而且断裂伸长很小,“韧”
是指其断裂伸长和断裂应力都较高的情况,有时可将断裂功作 为“韧性”的标志。
表1 五种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
类型
硬而脆 硬而强 强而韧 软而韧 软而弱
模量
高 高 高 低 低
拉伸 强度
中 高 高 中 低
屈服点
无 断裂点附近 高 无 低
伸长率
小(2%) 中(5%) 大100% 很大1000% 中
垂直应力下的分子链断裂(a) 和剪切应力下的分子链滑移(b)
材料抵抗外力的方式
两 种 抗张强度:抵抗拉力的作用 抗剪强度:抵抗剪力的作用
抗张强度什么面最大? =0, n=0
抗剪强度什么面最大? =45或135 , s=0/2 当应力0增加时,不同斜面上切向应力增大的幅度不同
讨论玻璃态聚合物的强迫高弹形变和橡胶高弹形变的异同:
相同点: 玻璃态聚合物在大应力条件下发生的这种高弹形变本质上与橡胶态 聚合物的高弹形变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由链段运动所导致的高弹形变。 不同点: (1)橡胶的高弹形变发生在Tg温度以上(橡胶态),链段本身就具有了运 动能力;因此在小应力下就可以发生大形变; (2)橡胶的高弹形变当外力去除后可以自动回复。 (3)玻璃态聚合物的高弹形变发生在Tg温度以下(玻璃态),链段本身不 具备运动能力,只是在很大的应力下使链段的运动解冻了,才可以发 生大形变,而且这种大形变只有当加热到Tg温度附近时才可以回复。
注意:(冷拉)强迫高弹形变,对于非晶聚合物,主要
是链段取向;对于结晶聚合物,主要是晶粒的变形。 这与两种拉伸过程造成的大形变都是链段运动所导致高 弹形变并不矛盾。
二、影响晶态聚合物拉伸行为的因素
(1) 球晶大小
(2) 结晶度
8.1.3应力一应变曲线类型
“软”和“硬”用于区分模量的低或高,“弱”和“强”是指
Conclusion: 典型非结晶聚合物拉伸时形变经历普弹形变、应变软化 (屈服)、塑性形变(plastic deformation )(强迫高弹形 变)、应变硬化四个阶段。
应力-应变曲线描述了材料在大外力作用下的形变规律。
从曲线上可得评价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参数:
聚合物的屈服强度 (Y点强度) 聚合物的屈服伸长率 (Y点伸长率) 聚合物的杨氏模量 (OA段斜率) 聚合物的断裂强度 (B点强度) 聚合物的断裂伸长 率(B点伸长率) 聚合物的断裂韧性 (曲线下面积)
凡 as an 的,容易发生韧性屈服的材料为韧性材料。
补充:
强迫高弹形变产生的条件:
温度:Tb~Tg
施力: b> y
总结剪切带的特点:
(1)剪切带是韧性聚合物在单向拉伸至屈服点时出
现的与拉伸方向成约45°角倾斜的剪切滑移变形带 (2)剪切带的厚度约1µ m,在剪切带内部,高分子 链沿外力方向高度取向������ 剪切带内部没有空隙, 因此,形变过程没有明显的体积变化 (3)剪切带的产生与发展吸收了大量能量。同时, 由于发生取向硬化,阻止了形变的进一步发展
二、影响聚合物拉伸行为的因素
(1) 温度
T T
a: T<<Tg b: T<Tg d: Tg以上
脆断 屈服后断
c: T<Tg 几十度
韧断
无屈服
Example-PVC
总之,
温度升高,材料逐步变软变韧,断裂强度下降,
断裂伸长率增加; ������ 温度下降,材料逐步变硬变脆,断裂强度增加,
断裂伸长率减小
A E A
②屈服(yield,又称应变软化点)点,超过了此点,冻结的 链段开始运动。材料发生屈服,试样的截面出现“细颈”。此 后随应变增大,应力不再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应变软化。 细颈:屈服时,试样出现的局部变细的现象。
E
A A
③强迫高弹形变区(冷拉阶段),随拉伸不断进行,细颈沿试样 不断扩展直到整个试样都变成细颈,材料出现较大变形。强迫高 弹形变本质上与高弹形变一样,是链段的运动,但它是在外力作 用下发生的。此时停止拉伸,去除外力形变不能恢复,但试样加 热到Tg附近的温度时,形变可以缓慢恢复。
强迫高弹形变产生的原因或玻璃态下链段的运动是如何发生的?
松弛时间与应力的关系: = 0 exp
E- E-链段运动活化能 kT
由上式可见,
越大,

-材料常数
越小,即外力降低了链段在外
力作用方向上的运动活化能,因而缩短了沿力场方向的松
弛时间,当应力增加致使链段运动松弛时间减小到与外力 作用时间同一数量级时,链段开始由蜷曲变为伸展,产生
as an
★脆性试样在最大切应力达到剪切强度之前,横截面上的法
向正应力已达到材料的拉伸强度,因此试样还来不及屈服就 断裂了,而且断面与拉伸方向相垂直。 as an
可以根据材料的本征强度对材料的脆、韧性规定一个判据: 凡 as an 的,发生破坏时首先为脆性断裂的材料为脆 性材料;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aocheng University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是其受力后的响应,如形变大小、形变的 可逆性及抗破损性能等。 在不同条件下聚合物表现出的力学行为: 小外力作用下聚合物表现为:高弹性、粘弹性和流动性 很大外力作用下表现为:极限力学行为(屈服、断裂) 强度: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表征了材料的受力极限,在 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包括抗张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硬度。
显然: σβs= -σas,这说明两个互相垂直的斜截面上的
切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它们总是同时出现的,之和
是一定值σ0
本质上,法向应力与材料的抗拉伸能力有关,而抗拉伸能 力极限值主要取决于分子主链的强度(键能)。因此材料在 拉伸作用下发生破坏时,往往伴随主链的断裂。 切向应力与材料的抗剪切能力相关,极限值主要取决于分 子间内聚力。材料在剪切作用下发生屈服时,往往发生分子 链的相对滑移(下图)。
A E A
④应变硬化区,在应力的持续作用下,大量的链段开始运动, 并沿外力方向取向,使材料产生大变形,链段的运动和取向
最后导致了分子链取向排列,使强度提高。因此只有进一步
增大应力才使应变进一步发展,所以应力又一次上升——“应 变硬化”。
A E A
⑤断裂—试样均匀形变,最后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断裂强度, 试样发生断裂。
曲线下 面积
小 中 大 大 中
实例
PS、PMMA、 酚醛 硬质PVC PA66、PC、 POM 软质PVC、硫 化橡胶 聚合物凝胶
§ 8. 2聚合物的屈服
屈 服 主 要 特 征
•高聚物屈服点前形变是完全可以回复的,屈服点后高聚 物将在恒应力下“塑性流动”,即链段沿外力方向开始取 向。 •高聚物在屈服点的应变相当大,屈服应变为10%-20%(与 金属相比)。
=0 =45 =90
n=0
n=0/2
s=0 s=0/2 s=0
n=0
对于试样中倾角为β= a+π/2的斜截面(它与第一个斜截面 相互垂直)进行同样处理,我们也可以得到:
σβn=σ0 Cos2β=σ0 Sin 2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