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俾斯麦性格特点对德国统一的影响

俾斯麦性格特点对德国统一的影响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 业 论文(设 计)系 (部)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专 业 历史教育班 级 0901学 号 12950090252学生姓名 崔彩霞指导教师 聂慧丽职 称 副教授201 年 月历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意志却已经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何以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主要源于德意志的统一。

而其统一是由舍恩豪森的“野蛮”地主俾斯麦完成的。

在依照“自己的方式”统一德意志的进程中,俾斯麦的性格特点几乎影响着全部过程的方向和进展。

他凭借“铁血”,先后对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和普法战争(1870-1871)。

在组织和指挥这次战争时,俾斯麦作为天才外交家和政治家的性格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他的个性因素对德意志历史的影响也在此发展到了巅峰。

关键词:俾斯麦;强权;现实主义;果断;理智ABSTRACT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Germany, but has become Europe's first,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Why the changes happen so turned upside down? Mainly due to the unification of Germany. Schon its unity by Stockhausen's "barbaric" landlord Bismarck comple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way" in the process of German unification, Bismarck's character almost all the processes affecting the direction and progress. With his "blood and iron", has on the Danish War (1864), Austro-Prussian War (1866) and the Franco-Prussian War (1870-1871). In organizing and directing the war, Bismarck as a gifted diplomat and statesman of the character most vividly revealed by his personality factors impact on the history of Germany to the pinnacle of this development also.Cui caixia(History Education)Directed by Nie huili KEYWORDS: Bismarck; power; realism; decisive; rational目录绪论 (1)第一章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对德国统一的影响 (2)第二章俾斯麦的保守、强权对德国统一的影响 (4)2.1 俾斯麦忠君、保守思想的体现 (4)2.2 俾斯麦强权思想的体现 (4)2.3“铁血宰相”俾斯麦 (5)第三章俾斯麦坚强的意志对德国统一的影响 (7)3.1 俾斯麦胆大、果断的性格体现 (7)3.2 俾斯麦“坚强意志”在统一进程上的体现 (8)第四章俾斯麦的理智性格对德国统一的影响 (10)4.1 俾斯麦狡黠个性在外交上的体现 (10)4.2 俾斯麦机智性格的体现 (12)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绪论以“铁血宰相”而闻名于世的俾斯麦在历史上争议颇多,有褒有贬,毁誉兼之。

而他本人的一生也确是波澜起伏,极其复杂的。

他出身于普鲁士乡村容克贵族,早年属于顽固的保守派。

1848年革命爆发时爆发,他曾说:“我是一个容克,我一定要压倒革命。

”当他走上政坛,50年代以后,他的思想转变了。

他认识到统一德国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他正确地估计了形势,把统一大业的领导权抓在普鲁士容克手里,而又在一定程度上联合新兴的资产阶级。

自此统一德国成了他奋斗的目标和抱负。

他出任普鲁士驻德意志邦联议会代表,驻俄、驻法大使,无对无刻不紧盯这一目标而施展才干,在德国统一的关键时刻,他出任普鲁士首相这一关键职务,纵横捭阖,排除干扰,坚决实行铁血政策,终于达到目的,俾斯麦顺应时势、全力以赴,表现了他的毅力,反应了他的胆识。

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列宁评价他说:“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

”【11】,苏联历史学家叶鲁萨里姆斯基说他“不仅仅是1848年不彻底的革命的掘墓人,同时也是这场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这句话可说是精当而形象地概括了俾斯麦复杂而又矛盾的一生。

第一章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对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俾斯麦蔑视幻想,注重现实实力的现实主义政治观在争取俄国的友谊,为普鲁士发动统一战争制造有利国际环境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871年以前俄国一直是俾斯麦外交政策的坚定支柱。

俾斯麦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以敏锐目光,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早已领悟到俄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巨大作用。

他深知如果普鲁士不设法使强大的东方邻国对它保持友好的态度,它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欧洲大国。

还在克里木战争年代,俾斯麦就反对当时广为流行的一种幻想,即普鲁士可能依靠伦敦、巴黎和维也纳的恩赐来获得大国的地位。

他认为“对于一个外交家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抱有幻想。

”【4】他多次阐发自己的外交观点,认为普鲁士的外交政策应感情用事,也不能死守正统,要根据对实力的正确评估而定⋯【7】。

他坚决反对普鲁士的亲西欧方针,抵制了必须有普鲁士参与才能实现的英国肢解俄国的计划。

他指出:普鲁士没有任何理由同俄国作战,即使反俄战争取得胜利,归根结底,将来也必定给普鲁士带来巨大的政治损失。

他警告:“蔑视六千万大俄罗斯人民⋯⋯,而不顾他们将会成为普鲁士未来敌人的忠实同盟者,将是一个极大的政治错误。

”【4】俾斯麦的这一观点一再得到证实。

1864年的德丹战争,从国际舞台力量对比的角度看,俾斯麦是否能如愿以偿完全取决于俄国的立场:奥地利因为不想让普鲁士独占胜利的桂冠,不得不同意采取联合行动;波拿巴法国又已陷入它对墨西哥的冒险行动(1862-1867)而不能自拔;英国狂呼乱吼,但没有一个大陆强国的支持,它实际上一事无成。

1864年,俄国为报答普鲁士在1861年帮助镇压波兰起义时的友谊,抽身退出争端,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鲁士的成功。

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也是由于得到了俄国的撑腰,俾斯麦才得以顺利进行而未遭到别国干涉。

俾斯麦自己也承认,普鲁士军队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方边境无后顾之忧。

第二章俾斯麦的保守、强权对德国统一的影响2.1 俾斯麦忠君、保守思想的体现俾斯麦的保守政治观和强权思想直接促成了德意志统一的方式和路一“容克式”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道路。

俾斯麦是一个具有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的容克政治家。

他曾说:“我首先是忠君主义者,其他一切都在其次。

⋯⋯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对待国王,他是我全部思想和全部行动的中心,是阿基米德杠杆定律中力的作用点,从这个作用点我要移动世界。

”[2]早在1847年5月,俾斯麦在联合省会议上的首次发言就以其激烈保卫国王权力的言辞“引起了一阵愤怒的风暴。

”【3】1848年革命爆发时,俾斯麦已经有了完全成熟的政治观:坚定地为维护容克的传统特权而斗争。

并以一个坚定不移的君主主义者,一个顽固的保守派形象引起人们的注意。

对国王的忠诚构成他后来整过公务生活的特色之一,尽管人们经常感到奇怪:这么一个暴烈傲慢的人物除了忠于自己外,怎么可能忠于任何人?俾斯麦坚信的政治哲学是:“强权胜于真理。

”1848年革命的失败,使他认定武力乃是取得任何政治成就和外交成就的基石,是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嗣后不久,他说:“德国问题不可能在议会中解决,迄今为止,我们滔滔不绝谈论的和试图解决的一切,并不比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的月下幻想更有价值。

【4】2.2 俾斯麦强权思想的体现1851年5月,俾斯麦奉命出任驻法兰克福邦联议会参赞,尔后升任公使。

在他对德意志各个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了直接接触之后,根据自己日积月累的经验,形成了一种政治构想:由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来统一德意志,把奥地利踢出去。

俾斯麦视奥地利为普鲁士统一德国的障碍而非伙伴。

1858年,他在给普鲁亲王的总结法兰克福经验的长篇备忘录中,着重建议:不要强调在联邦中谋求与奥地利平等的地位,而要谋求一种不受联邦和奥地利约束的“独立的普鲁士政权[5]。

他一再指出在统一的道路上,两个德意志最大邦——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执行双雄并立政策这种温和方式来解开,而只能用剑来斩开。

”【2】在当时阶级关系对比之下,这种统一可能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即或者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通过普鲁士王朝战争。

俾斯麦清楚地意识到为了保存君主政体和贵族阶级,就必须由他们自己领导民族统一的大业,必须由他们迫使资产阶级俯首听命。

2.3“铁血宰相”俾斯麦1862年9月,被军事预算方案弄得焦头烂额、决意辞职的普王(因该方案被议会中的进步党一再否定),在陆军大臣阿布雷特·冯·罗恩建议下,任命俾斯麦为首相以应付。

9月30号,俾斯麦在议会中申明自己的立场:“德国所瞩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威力,当代的重大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凭演说和议会的决议⋯⋯要凭铁和血”,国家权力的问题,归根结底,要用刺刀来解决。

”【4】并进而宣布,1815年划定的普鲁士边界不是固定不变的,普鲁士必须准备抓住任何有利的时机,以便进一步扩张【6】俾斯麦相信普鲁士已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一方,由普鲁士发动统一战争已成为可能。

于是他不顾议会反对,利用宪法中的“漏洞”(宪法中没有哪一条说明当国王、上议院、下议院意见不一致时,哪方应该屈服),强制推行军事改革方案,到处筹借款项,着手准备以“铁和血”为标志的普鲁士——德意志统一战争。

第三章俾斯麦坚强的意志对德国统一的影响3.1 俾斯麦胆大、果断的性格体现首先,俾斯麦果断的个性和过人的胆略对普鲁士发动普奥战争并迅速取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俾斯麦喜爱暴风雨、大海和冒险的狩猎活动,也继承了父辈勇敢、善战的遗风【8】,这一切造就了他强有力的个性和过人的胆略。

这一性格使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起对奥地利的战争。

1866年的普奥战争可以说完全是俾斯麦个人发起的。

俾斯麦一贯认为奥地利是普鲁士统一战争中最大的绊脚石,必须将它踢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