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
加初步知识和音乐欣赏等; (4)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 雅典注重和谐、
灵活和温情。 (5)不同点产生原因:斯巴达是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制度的农业城
邦,雅典是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工商业城邦。
四、
1.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学期教育思想、 昆体良对体罚儿童问题的评析。
第八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 教育
一、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 1. 名词解释 王充、禀气说
2. 王充的唯物主义儿童教育观
二、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1. 名词解释 颜氏家训、早喻教、严而有慈
2. 颜之推的早教思想
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1. 名词解释
小人之学、童蒙须知(对儿童生活起居、 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 )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
一、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1. 名词解释 章程、武昌蒙养院(1903年,武昌,湖北幼
稚园,也叫武昌蒙养院,是中国创立的最 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 2.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有关 学前教育的规定 3. 康有为、梁启超有关女学及学前教育的主 张
4. 清末蒙养院 蒙养院的对象:3-7岁儿童。蒙养院的意义:学前教
能力;训练手的初步技能。 论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 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幼儿自己通过感官去认识外部世界。
父母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 论幼儿入学前准备工作。 父母必须认真做好幼儿入学前准备工作。 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1)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
“推理能力”,开放的教学形式。养成幼儿遵守 纪律的习惯。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孩子,反对责 骂惩罚儿童。 4,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世界 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为近代学前教育发展开了 先河。
点,为其健康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以便孕育出一个才德兼备、健康长寿、形 貌端正并且最好为男性的后代)、男唯女 俞、幼仪、《内则》
2. 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四、古代的蒙养教育
名词解释
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 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 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 教材,即童蒙读本。 )、保养性真
三、简答
1. 蔡元培关于儿童美育的主张 2. 陶行知的“创造儿童教育”理论 3. 陈鹤琴对儿童心理特点的论述
第六章 中国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 教育
1. 名词解释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中国儿童发展纲
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2. 简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 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发展学
前教育事业的措施
第七章 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 罗马学前教育
一、
1. P15 2. 四个时期的学前教育(掌握名称,了解
其基本情况) 3. 远古时期学前教育的四个特点(了解关
键字眼)
二、 1. 古希伯来的两个学前教育时期 2. 古希伯来的学前教育特点以及评价(了
解)
3. 古印度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了解)
2.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内容、合理和不合理 之处
关于儿童教育,王守仁的基本思想是: 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 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 发展。不仅当时在反对传统教育方面具有 明显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 儿童教育的规律。然而,他的教育理论是 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基础的,也带有封建 伦理纲常的成分。
1. 性恶论、预成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 骑士早期教育的内容
3. 夸美纽斯论学前教育的内容
论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首先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母亲自己给儿童哺乳,婴儿饮
食要有营养,儿童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论学前儿童的智育和德育。 帮助幼儿通过感官积累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观念;发展语言
老区保教人员把“一切为了孩子、革命、前线”当做工作基本准则, 无私奉献了青春甚至生命。
老区保教人员一切为了孩子的自我牺牲精神,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 道德水平的生动教材,有助于广大幼教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 育观和高度的责任感。
第五章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活教育、五指活动 二、论述 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 张雪门关于行为课程的理论 3.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4. 张宗麟对民国时期幼稚园教育的批判 5. 总结几个教育家思想的共同之处
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崇高精神,有助于端正学前教育机构
的办学思想,有助于让全社会,尤其是工厂、企事业单位正确认识学
前教育机构的价值和社会功能。
2.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园的原则。
老区学前教育机构,诞生在战争年代,其成绩与群众的热情支持
密不可分。即使今天,学前教育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关心与支持,
三百千
1 三:宋,王应麟《三字经》,是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三字一句,内容丰 富。
2 百:指《百家姓》,500多个用作姓氏的 汉字组成。四字韵语,易记诵。
3 千:南朝,周兴嗣《千字文》,四字韵语, 250句。
2. 蒙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3. 蒙学读物的评价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 老解放学前儿童保教内容和方法(了解)
如何继承和弘扬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1,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
这是学前教育社会功能的最充分体现。广大妇女,成为中国革命
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强
烈的服务意识,是当前一些幼教机构所缺少的。学习老区学前教育坚
2.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以及在教育史上的 地位与影响
四、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1. 名词解释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 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 “五伦”. )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 识 )、考德习礼
1)反映了不同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的创办情况,公 立、私立、附属其他学校、单独设立,说明我国 学前教育在幼稚园制度确立后有了很大发展。
2)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实验研究活动。十九世 纪二三十年代幼稚园教育研究形成风气。
3)幼稚教育研究会出现,是我国学前教育在 1949年前发展最好的时期。
五、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严重抄袭日本。表现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特点。
二、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育活动 1. 名词解释 宁波、英华女塾 2. 教会在华的办学的目的、基本活动以及
教会学校的特点(了解)
比较日本式幼儿园和宗教式幼儿园。
1,性质相同:都具有奴化教育的性质。
2,教育内容不同:日本式,游戏、歌谣、谈话、手技4 项。
中国的胎教,最初是宫廷中的早期教育。 封建统治者实施胎教,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合格君
主。 春秋战国以后,胎教逐步下移民间,成为人们培
养合格后代的措施。 要让儿童的教育有一个好的起点,为其健康成长
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孕育一个德才兼备、健康 长寿、形貌端正并且最好是男性的后代。
三、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1. 名词解释 正本慎始(要让儿童教育,有一个好的起
育在国民教育中基础地位。
蒙养院的设置: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蒙养院的保教要旨:对儿童教育,包含德智体美的 内容,照顾儿童情性及心理。
蒙养院课程,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蒙养院内教师称“保姆”,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
蒙养院实行“蒙养家教合一”。
蒙养院的特点:母亲或保姆仍受封建纲常名教的训 练,甚至强化封建式家庭教育,不解决师资培养。 其资产阶级教育形式和封建主义的思想内容必然 造成尖锐的矛盾。
思想意识 (5)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在萌芽阶段。 (6)这些共同点与斯巴达和雅典都是奴隶制国家有关。
不同点: (1)在婴儿生存权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来决定,而雅典一般由
父母来决定; (2)在培养目标上,斯巴达是培养英勇善战的战士,雅典则要培养
多方面 发展的人; (3)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偏重养院制度的评价
中国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迈 出了学前教育社会化得第一步。
反映了近代大生产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的 规律,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
蒙养院办院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既有传统儿童教育的核心——封建伦理道 德的灌输,又具有近代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
转变。
第九章 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 践
一、英国
1. 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2. 2 1816年,新兰纳克幼儿学校——世界最早的学前教育
机构是由欧文创办。 3. 提出了“开发教育方法”的英国19世纪幼儿学校的积极创
宗教式,以“潜在”方式发展,很难与中国蒙养院
接轨,二者几乎不发生关系。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一、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引入、传播与教 育思潮
1. 几种主要的西方学前教育理论 2. 学前教育思潮
二、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与实施 1. 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江西省立实验幼
稚师范学校、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2. 蒙养园的规定 3. 三种幼稚园并存(了解特点)
三、学前教育的实验与探索
1.五四之前,学前教育的弊端 2. 民国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试验活动(北京
香山慈幼院、南京鼓楼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 园) 3. 多种途径培养保教人员 4. 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办学简介以及意义
举例并分析民国幼稚园改革的特点
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