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09-11神经病学第七版-脑神经-3ppt课件
最新-09-11神经病学第七版-脑神经-3ppt课件
(一)不同部位的眼肌损害
周围性眼肌麻痹 核性眼肌麻痹 核间性眼肌麻痹 核上性眼肌麻痹
周围性眼肌麻痹
1 动眼神经麻痹 2 滑车神经麻痹
滑车神经:上斜肌
外展神经:外直肌
E-V核 Perlia
外侧核
动眼神经根
标本观察 Ⅲ、Ⅳ,Ⅵ 脑神经的成分,所连核团,分支分布
滑车神经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上支
展神经
下支
Ⅲ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
动眼N 核 动眼N 副核
脚间窝
(中脑)
海
Ⅳ 滑车神经
绵
trochlear n.
窦
滑车N核
➢ 动眼、滑车神经起自中脑上、下丘;展神经起自脑桥展 神经核。
➢ 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 下斜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管理眼球活动的神经有
动眼神经: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
下斜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 复视:重影、双影、视物成双。 ➢ 瞳孔改变:瞳孔散大、瞳孔缩小、瞳孔光反射、调节反射
、艾迪瞳孔。
〖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眼肌麻痹:周围性眼肌麻痹—眼运动神经损伤。 核性眼肌麻痹—脑干眼球运动神经核 核间性眼肌麻痹—内侧纵束 核上性眼肌麻痹—皮质侧视中枢
❖ 瞳孔调节障碍:光反射、调节发射。 ❖ 复视:眼肌麻痹所致。复视总是出现在麻痹肌作用方向上 ❖ 眼球震颤:前庭、小脑损伤。
单眼视力障碍: 突发短暂性单眼盲(一过性黑蒙)----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颈内 动脉TIA、 进行性视力障碍---球后视神经炎、特发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压迫。
❖ 双眼视力障碍: 一过性视力障碍—皮层盲 进行性视力障碍— 慢性视乳头水肿、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中毒或营养缺 乏性视神经病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例举〗
双颞侧偏盲:视交叉中部病变 对侧同向性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或视中枢病变 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颞叶后部病变
正常眼底与视乳头水肿眼底
视乳头萎缩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三、动眼、滑车、展神经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 三对神经又称眼球运动神经,均为运动性神经,但动眼 神经含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脑桥( Ⅴ)
•
桥延沟(Ⅵ、Ⅶ、Ⅷ)
延髓(Ⅸ、Ⅹ、Ⅺ、Ⅻ)
Ⅰ
Ⅴ1
Ⅱ
Ⅴ2
Ⅲ、Ⅳ、Ⅵ
Ⅴ3
Ⅶ、Ⅷ
Ⅻ Ⅸ、Ⅹ、Ⅺ
脑神经按纤维成份分
运动性脑神经( Ⅲ、Ⅳ、Ⅵ、Ⅺ、Ⅻ) 感觉性脑神经( Ⅰ、Ⅱ、Ⅷ) 混合性脑神经( Ⅴ、Ⅶ、Ⅸ、Ⅹ) 含副交感性纤维脑神经(Ⅲ、Ⅶ、Ⅸ、Ⅹ)
一、嗅神经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嗅上皮双极神经元
4、掌握高级侧视中枢、低级侧视中枢、 内侧纵束受损的 特点。
5、掌握光反射的传导通路。 6、掌握霍纳征(Horner sign)的临床特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
7、了解三叉神经的传导通路。 8、掌握三叉神经受损的特点。 9、了解面神经的传导通路。 10、掌握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 11了解听神经的传导通路。 12、掌握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鉴别。 13、了解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传导通路。 14、掌握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瞳孔扩约肌(瞳孔光反射通路) 。
视神经损害
视神经检查内容
视力 视野 眼底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一)视神经不同部位损坏所产生的视力障碍与视野缺损
➢ 1、视神经损害:缺血性病变、炎症、高颅压、占位压迫、管状视野。
2、视交叉损害:动脉硬化、鞍部占位、瘤卒中。双眼颞偏盲。 3、视束损害:颞叶肿瘤。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4、视辐射损害:颞叶肿瘤或血管病。偏盲、象限性盲。 5、枕叶视中枢损害:脑血管病或肿瘤。象限性盲或偏盲。
2013-09-11神经病学第七版 -脑神经-3
脑神经解剖生理 及定位诊断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科主任、主任医师尤群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视神经传导通路 掌握视神经传导通路不同部位受 损的临床表现,如视交叉受损的特点、视束受损的特点。
2、了解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的传导通路。
3、掌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损的特点。
颈动脉与视交叉的解剖关系
垂体与视交叉的解剖关系
➢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 视乳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
视乳头水肿:常见于高颅压,影响视网膜中央静脉和淋巴的回流。 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表现为视乳头苍白而边界鲜明,筛板清楚;继发性
表现外视乳头苍白但边界模糊,不能窥见筛板。
视乳头水肿与其他眼部疾病的鉴别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例举〗
按解剖结构分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和脊神经
按神经系统功能分
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调整人体适应 环境变化
自主神经系统:
稳定内环境
简要脑神经解剖知识复习
脑干腹面脑神经出脑部位 脑干背面脑神经出脑部位
颅底孔道 脑干的神经核
•端脑( Ⅰ) •间脑( Ⅱ) •中脑( Ⅲ、Ⅳ)
嗅神经(嗅丝)
嗅球→ 嗅束→外侧嗅纹→嗅中枢(颞叶的钩回、海马回的前部及
杏仁核)(传导嗅觉); 内侧嗅纹、中间嗅纹→胼胝体下回及前
穿质(与嗅觉的反射联络有关)。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①嗅中枢病变:不出现嗅觉丧失, 但可有幻嗅发作。
②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前颅 窝颅底骨折、额叶底部占位病 变可引起嗅觉丧失;
③鼻腔局部病变:一侧或双侧嗅觉 减退或缺失。见于鼻炎、肿瘤 及外伤等。
二、视神经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 视觉通路:视网膜的视杆、视锥细胞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 →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视辐射→枕叶( 距状裂两侧的楔回和舌回,即纹状区)。
➢ 光反射通路:视网膜的圆柱细胞和圆锥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 束→ 上丘臂→中脑上丘→双侧动眼神经副核(E-W核)→动眼神经→
前髓帆
(下丘下方)
Ⅵ 展神经
Ab展dNu核cent
n.桥延沟 (内)
上支 上直肌 上睑提肌
内、下直肌,下斜肌
下支
眶
睫状N节 瞳孔括约肌
上
睫状肌
裂
上斜肌
外直肌
〖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 眼肌麻痹:分周围型(核下型)、核型、核间型、核上型 四种情况。 三对神经合并损害常见,表现为眼球固定在中间位置,不 能向各方向运动,瞳孔散大,对光及调节反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