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商业,公寓楼,地下汽车库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二o一六年五月目录一.绿色建筑概念二.项目概况三.设计依据四.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一).环境气候评估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总体策略三).绿色建筑技术措施1.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地与室外环境2.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能与能源利用3.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室内环境质量6.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营运管理五.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专篇一.绿色建筑概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包含生态、节能、减废、健康四大轴心,来达到环境共生、共荣及地球永续发展的目标。
本案设计主要以自然的节能手法辅以局部高科技设备创造绿色建筑。
节能能源: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布置房型,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 基地北临城市主干道,西临##路,地理位置较好,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越。
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总建筑面积######㎡。
本次设计内容包含住宅####栋,物管、社区、卫生用房,####商业,公寓楼,地下汽车库。
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着眼于提高城市住宅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居住品位,满足人们新世纪人居环境的需求,尽力做到规划合理、设计新颖、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到位的生态、休闲、健康、时尚的高品质住宅小区。
绿色建筑星级按绿色建筑二星标识设计。
项目鸟瞰图此处贴鸟瞰图图片经济技术指标此处贴总图中的经济指标三、设计依据1)《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GJ32/J 173-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5)《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 DGJ32/J 71-2014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7)《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8)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规划条件9)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其它相关标准和规定绿色建筑星级评估为鼓励建筑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对环境加以保护,进行可持续发展,并对国家技术及经济政策有正面影响的评价标准。
评价类别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营运管理以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四、绿色设计相关技术措施一).环境气候评估##主要可分为两大气候区:1、淮南亚热带偏湿农业气候区:以##灌溉总渠为北界,包括#####两县全部,####大部。
特点是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14.7-14.9℃,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日照稍少,不足2100小时。
2、####沿岸过渡带农业气候区:主要是##灌溉总渠以北的地区,包括#部分地区。
特点是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在14.1-14.4℃,降水略少,年降水量在910-970mm;日照较多,年日照在2200小时左右。
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总体策略本工程根据低碳理念,满足江苏省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指导思想,结合一期总体规划设计原则,以满足住宅建筑所有控制项内容为首要设计任务,并依据项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满足分值指标,并以项目设计阶段完成后得到绿色建筑二星级作为设计目标。
设计将基于全过程、集成化和精细化的设计策略,利用模拟辅助建设设计,实现对本项目住区风环境、日照、热环境和能耗的模拟,实现对围护结构节能、机电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水环境利用的优化设计,从而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运营管理等方面达到江苏省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设计要求。
三).绿色建筑技术措施1.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地与室外环境2.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能与能源利用3.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及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4.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室内环境质量6.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营运管理五.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专篇1. 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2008年(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4)《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GB 50176-93)(5)《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14(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7)《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GJ32/J 173-2014(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9)国家、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
2 项目节能措施:2.1建筑专业节能措施2.1.1布局及日照环境设计本项目建设范围内有多层商业、高层住宅等建筑。
居住建筑朝向为南向。
本项目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按《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及《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日照环境执行,对周边其它建筑日照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该项目日照分析报告经地理信息中心复核满足##省及##市相关规定。
2.1.2通风本项目总平面布局时,将高层住宅楼沿基地周边布置易于自然通风采光。
居住及商业建筑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2.1.3基本情况##市地理环境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本项目建筑为居住建筑,建筑体型系数不大于0.35,建筑节能类型为被动系列一。
2.1.4窗墙比外窗均采用标准化外窗系统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推拉窗(5+6a+5+6a+5)(K=2.4W/㎡.K)。
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7107-2002中规定的6级。
2.1.5外围护结构及传热系数本项目所有建筑物的外墙均采用外保温体系,墙体材料选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外贴复合发泡水泥保温板。
外墙外保温材料防火措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要求,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不应低于A级,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的保温材料挤塑聚苯板(XPS)燃烧性能为B1级。
建筑物外墙与屋面热桥部位的冬季内表面温度以及地下室外墙及地面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外墙与屋面内表面最高温度不应大于35℃。
外窗、外门与墙体的缝口处满塞保温材料。
伸缩缝保温做法参见国标10J121,缝内填充保温板,女儿墙保温材料同外墙面和屋面。
2.1.6其他节能措施设置太阳能利用设施和防晒设施;2.2给排水专业节能措施1、所有卫生洁具及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坐便器冲洗水量为5L,阀门为陶瓷阀芯。
2、各类水泵均采用低噪声、低转速高效水泵、减振机座的同时设置减振基础,并在进、出口设置减振接头、金属软管,水泵出口设微阻缓闭式止回阀等措施以降低噪声,使噪声控制在规定标准内。
3、为保证水质,防止水质二次污染,生活给水管采用铜质阀门,生活给水箱采用不锈钢装配式产品,进水及溢水管均采用有效防污染措施,生活水箱进、出水管布置保证水的良好流动而无死角。
保证生活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4、生活给水系统-1F~4F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达到环保节水的功效;5、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充分利用天然能源。
6、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
2.3电气专业节能措施2.3.1本工程照度标准及照明功率密度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目标值执行,照明的照度设计标准参见电气设计说明第四部分.2.3.2本工程照明设备选用及节能措施:1、照明光源设备选用要求:所有荧光灯选用三基色节能型细管径直管 (T5型)灯管。
2、照明灯具和附件的选用要求:所有荧光灯灯具在满足眩光限制及配光要求的条件下,其灯具效率应为: 敞开式75%;格栅式;60%。
所有的直管荧光灯均配电子镇流器。
自镇流荧光灯均选用电子镇流器。
3、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与BAS系统联网。
4、对于平时常亮的疏散指示等采用高效LED灯具。
2.3.3配电系统节能措施1、变压器选用低噪声环保型节能型高效率、低能耗产品。
接线组别采用Dyn11变压器。
2、对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进行补偿,动态补偿保证不小于0.95。
3、合理选用配电方案,配置变压器台数,合理设置变配电所,接近负荷中心。
节省有色金属,减少线路电能损耗。
避免出现迂回供电。
2.3.4可再生新能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2.3.5电能的计量电能的分项计量按照《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GJ32/J 173-2014.住宅公共用电采用在总配电柜设电表计量,每户单独设置电表,物管楼、公寓楼设置能耗监测系统2.4暖通节能措施2.4.1设备选用及控制措施1、选用高效率风机及电机设备,WS值满足规范要求。
2、地下车库设置CO浓度监控系统,根据地下车库的CO浓度探头的设置范围,自动启停排风机。
2.4.2设备安装措施1.设备机房、管道设计时已考虑减振、消声措施:机房内风机吊装时,安装采用弹簧减震器减震,风机与风管之间采用防火软接连接等措施,减少因震动产生的噪声;设计时选择较大面积出口百叶,降低出风口风速,减少因风速产生的系统噪声。
2.5结构节能措施1、按抗震规范的基本抗震设防目标进行设计,已选用较为规则的建筑形体。
2、结构体系采用符合本工程结构体系。
3、结构材料采用较为成熟的预拌混凝土以及符合本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4、采用高强钢筋,减少钢筋用量。
5、节点设计构造简单、传力可靠、便于施工。
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自评估评分报告建筑类型:居住建筑自评星级:★★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目录一、自评总述二、项目总平面图三、自评内容1 节地与室外环境2 节能与能源利用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 室内环境质量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二星级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