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上课讲义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上课讲义
4、影响: 各地响应起义,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 迅速崩溃。
辛亥革命形势图
黎元洪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 省宣布独立
涂一涂
请观察书中《武昌起义后形势图》中将宣布独 立的省份。
你发现了什么?
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
想一想:
武昌起义 为什么能够 得到各省的 迅速响应?
—— 《中国近现代史》
请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的意义?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 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 结束了中 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2.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辛亥革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 卖国的本质暴无疑;
(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 “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和革命团体、政党的简历; (4)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5)思想宣传: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展革命力量; (6)起义时机: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阅读课文,回答武昌起义的相关问题
➢ 1、起义的时间 ➢ 2、起义的地点 ➢ 3、起义的领导人 ➢ 4、起义的主力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发动者: 熊秉坤 3、结果: 占领武昌城,首义胜利,成立了军政府。
原因:1.缺乏群众基础; 2.发动的条件不够成熟; 3.领导不力
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 也震动了世界。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也推动了全国革 命高潮的更快到来。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 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二、武昌起义
1、背景和条件:
2、浙皖起义
3、黄花岗起义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 色。……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黄兴绝命书林觉民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 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 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羶,满街狼 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 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 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 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 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馀,亦以 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 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 悲!
湖北军政府颁发的 武昌起义纪念章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 成,专制政体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 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第三单元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新课导入
中山陵
中山广场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
镇南关起 义
浙皖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1、萍浏醴起义
刘道一(1884~1906),祖籍湖 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时代,追随其 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加入 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 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1906年秋, 刘道一参与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提前爆发, 正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 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 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他 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 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 的第一个烈士。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2、时间:1911年10月10日; 3、结果:占领了武昌城、汉口、汉阳;
旧历1911年为辛亥年,故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过程:谋划起义→计划泄密→士兵首义→三镇胜利→各省响应 二、武昌起义
(观看图片并结合课本知识, 找一找:武昌起义的时间?主 力?结果?影响?)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士兵在熊秉坤、 金兆龙率领下,在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与妻书》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 第一次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07 1907 1911
秋瑾 徐锡麟
孙中山 黄兴
孙中山 黄兴
影响 最大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试分析:革命志士领导的这些起义为什么会失败?这 些起义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