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找准审计创新着力点 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找准审计创新着力点 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找准审计创新着力点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不少基层审计机关也开展了建设“创新型审计机关”活动。

笔者认为:一要认识创新的意义所在。

创新是一个民族振兴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一个地方和单位事业发展的活力所在。

面对以知识经济信息化与全球一体化为时代特征的今天,审计事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时期,审计创新同样面临着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唯有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审计机制创新,才有审计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二要找准审计创新的切入点,具体需要从“思路、内容、方法、管理、队伍建设”五个方面重点入手,扎扎实实付诸实践,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一、审计思路创新,这是着力更新观念的前提。

审计思路创新,决定审计工作出路。

一是在审计目标功能定位上,要创新服务发展大局的思路。

以党委政府工作的第一需求作为审计工作最终产品。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审计服务。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更好更快发展与关注民生主题,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把握好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觉地调整审计习惯思维,明确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要求,落实审计创新载体与工作措施,把审计监督体现在服务之中,以服务体现审计价值,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二是在审计思维方式方法上,要理清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思路。

要认真查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善于抛弃那些不适宜、陈旧的审计理念,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新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在审计制度创新上,要理清不断探索完善审计制度创新的思路。

制度创新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现有的审计制度,建立一整套国家审计与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相结合、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财务报表审计与管理业绩审计相结合的现代审计制度,确立完整系统的审计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现代审计监督、评价、咨询、预测与鉴证的应有功能。

二、审计内容创新,这是着力转化成果的核心。

总体上要根据法律赋予职权与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确定审计重点创新内容。

一是探索创新对权力制约监督的“问责审计”。

积极探索通过对权力运行过程履职监督的新途径,以促进各级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违法行政与以权谋私,防止产生腐败。

二是探索创新全部政府资金重点领域、重点部门与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的内容。

要逐步实现由单一的、传统的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主,向全部政府性资金、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依法财经法纪审计、加强国家审计与依靠内部审计等相互融合的审计方式转变。

三是探索创新行政管理“问效审计”新路子。

审计围绕行政决策管理与执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审计,并结合审计“人人有创新,处室有精品”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制度审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和发现查处问题并重,全面落实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的实际能力与执法水平,积极打造更多的审计精品项目,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

三、审计方法技术创新,这是着力提高审计效率的手段。

着力审计方法和技术创新是提高适应审计事业发展能力的需要,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最有效措施。

知识经济信息全球
化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审计技术和方法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审计方法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制度管理审计分析,并借助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确定审计的重点对象、范围内容和具体方法;二是审计技术从过去以手工操作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进行审查为主,发展到应用计算机现场辅助审计和创造条件实施联网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对数据系统导入,突出审计重点问题重点解剖;三是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新的管理方式,提高审计管理能力和水平。

采用现代先进审计技术方法,推行采用计算机平台的系统审计管理;加快审计数据库建设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联网,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审计基础管理创新,这是着力提高审计水平的保障。

按照国家审计署的部署,今后五年审计管理创新总体目标是: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笔者认为,创新基础管理措施是提高审计效率,突出“三性”:一是强化审计项目立项的计划管理要有前瞻性,突出注重审计前的调查与审计目标的确定;二是“三级复核”为主体的质量管理,要突出针对性,强调合法性与证据确凿性复核;三是审计意见落实整改回访与成果运用跟踪反馈管理要突出联动性,审计部门可以与有关部门联合回访与检查,突出监督审计意见落实到位。

五、审计队伍建设创新,这是着力提高整体素质保障。

审计创新体现审计活力,根本在于培养人才机制要创新。

审计机关应立足长远,改革现有的教育培训模式,建立刚性的培训和终身教育机制,采取年度培训和年度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建立以学历提升与资格认证为中心的人才选拔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审计队伍,要有新的举措。

可结合单位实际,实施三到五年的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引导与公务人员自愿选择人才培养的多种形式:一是提升学历与职称。

鼓励审计人员后续教育,通过在职教育,提升学历,职称晋升;二是提升工作技能与业务水平。

通过培训与轮训,着力提高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与数据审计的操作能力与应用水平;三是提升统筹兼顾的能力与水平。

积极组织开展审计实务研讨、审计案例撰写,审计论文评比,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分析协调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有一改革创新精神尤为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