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2019年文档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2019年文档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
大面积烧伤在临床较为常见,由于其损伤面积大,易使体液、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丢失,此外大面积烧伤可增加代谢量,患者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控制感染及减少各种并发症,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给予营养调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现结合临床实践就60 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大面积烧
伤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20〜
74岁,平均(36.5 ±5.3 )岁;烧伤深度:□度43例,m度17
例;均给予早期胃肠内营养治疗,其中经口营养32例,经鼻饲
营养28 例。

1.2 护理
1.2.1心理护理由于大面积烧伤后患者创面疼痛较甚,加之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及重要性,及时解除患者的疑虑,疏导心理障碍,对于患者不明白或不理解的医护操作要向患者作解释说
明,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1.2.2口服药的护理对于烧伤患者来说营养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尤其是烧伤面积较大者更应给予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胃肠道营养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要以能进食者则以食补,能进食者不用置管为原则。

因此,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早期要经口进食,先给予患者少量高能量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鱼汤、蛋
花汤、牛奶等,进食时速度宜慢,以防发生呛咳。

1.2.3置管的护理当部分患者经口进食不能满足烧伤患者的身体需要量时,应早期给予留置胃管输入营养液。

对于长期留置胃管者,在插管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置管时宜选用管径较细且柔软的胃管,经鼻置入胃内50〜60 cm,并妥善固定。

医护人员在日常要注意定期检查胃管的长
度,定时调节固定带及更换固定带,以防胃管脱出。

此外,每周应定期清洁鼻腔2 次。

1.2.4管饲期间的护理置管后营养液的总量由少逐渐增加,初起每日营养液总量控制在500 ml ,以后根据病情需要可逐渐增加至2 000 ml 。

管饲液以现配现用为原则,每日更换输液器,每次滴完后用10〜15 ml温开水冲洗胃管,以防管腔堵塞或细菌
污染。

管饲期间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大便次数、性质及量,以及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在入院4〜6 h内均给予肠道营养,经医护人
员细心的医护,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00%;创面愈合时间最短35 d,最长88 d;且患者体质恢复快,并发症少。

3讨论
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研究表明,胃肠道营养支持可通过以下作用机制而达到治疗作用[1-5]。

①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面积烧伤
后,胃肠道由于组织血液灌流不足致使胃肠道黏膜发生缺氧性损
坏,加之烧伤后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胃肠道黏膜水肿,从而引发应
激性溃疡。

早期胃肠道营养可防止上述反应的发生,还可有效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②预防感染:由于烧伤患者烧伤面积较大,易被感染,而研究结果表明,感染是引起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感染途径主要有烧伤创面感染、肠源性感染、医源性侵袭性感染。

其中肠源性感染是临床最为多见的,在病理因素作用下,易致肠黏膜缺血、肠黏膜进行性萎缩。

③促进创面早日愈合。

烧伤后机体呈高代谢状态,营养储存大量消耗,同时营养摄入、吸收、利用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加强经口营养可满足患者机体的能量需求,保证创面愈合顺利。

加之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口服法的护理、置管的护理、管饲的护理等护理措施,解除了患者的思想顾虑,保证了正常医疗程序的完成,因此对大面积烧伤
患者给予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合理的护理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