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心理学_实验分析讲解

实验心理学_实验分析讲解


Memory
4
Psychology
• “和尚挑水”的故事揭示了责任扩散现象, 即某一情景中所涉及的个体越多,分散在每个 人身上的责任就越小,人们心里越会萌生一种 想法“自然有人会去做的,我就不必去了”, 所以,此时,情景引发特定行为的压力也越小。
• (1)查阅文献: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和
尚挑水”事件进行mental
Memory
10
Psychology
• 答:首先,在这一研究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排除治疗 期间其他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比尔哭声的减少是否是 由于安慰剂效应或者仅是换了一个陌生的场所(治疗 室)所致,而不是真正医生的治疗(不关注比尔的 哭)?在此,我们可以使用ABA设计、多基线设计来 排除这些因素对因变量的污染。

Experimental
Memory
7
Psychology
• (3)形成理论:根据实验得到的结果,分析 是否与预期的一致,如果一致,则验证了 “责
任扩散”理论可推广到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中 去。如果不一致,也要分析原因。
• (4)深入研究:在做完此实验后,根据得到 的结果,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既然责任扩散 现象在利他情景和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中都适 用,那么是否可以推广到更多的情景中去?不 同年龄阶段的人的责任扩散程度相同吗?……
的研究课题——责任扩散现象。确定了研究问
题后,就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对于这一
问题,前人是否有研究,研究到了什么程度,
从而更为具体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切入点。
Experimental
Memory
5
Psychology
• 查询后发现拉坦内和达利曾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情 景来验证责任扩散现象。他们实验的结果为随着其他 旁观者数量的增加,试图帮助陌生人的被试比例下降, 即便是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当想到还有其他人在场 时,被试的反应也较慢。这说明人越多,责任越扩散, 个人感到必须干预的压力也就越小。
• 然而,仔细分析拉坦内和达利的实验,不难发现,他 们的研究关注的是利他行为,而“和尚挑水”情景涉 及的是和自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件,继而,问题在 于:当情景中涉及的不再是和自身无关的利他行为, 而是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责任扩散现象是否依旧会 发生?
Experimental
Memory
6
Psychology
• 在ABA设计中,A表示治疗(矫正)前的基准状态, 即医生对比尔的哭声表现出了一种正常的注意,所以 比尔哭的次数很多,B表示治疗(矫正)后的状态,即 医生试图通过不理比尔的哭声来减少比尔哭的次数。 医生对哭行为的治疗(矫正)是自变量。如果真如我 们所期望的,从A到B,比尔的哭声减少了,那么仅凭 这一点,就可以推断医生的不理会起作用了吗?当然 不能。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AB设计的两个阶段。但 是我们还不能确信比尔的行为改善是由于操纵自变量 而导致的,也许哭声减少仅是由于比尔换了一个环境, 他畏于陌生环境,而不敢肆意乱哭。
• (2)实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始设计实验, 即采用什么作为自变量、因变量,需要控制哪些额外变
量,根据变量的特点,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是
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混合设计。对于“和尚挑
水”这一实验情景,其中自变量为情景中被试的人数, 分为三个水平,1人、2人和3人,因变量为是否发生挑
• 1、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 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 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Experimental
Memory
1
Psychology
• 答:(1)针刺麻醉,即针灸镇痛说,用心 理学的术语解释是指被试或患者由于接受了针 灸处理而使得他们的痛阈提高的说法。(2)设 计思想: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分别采 用传统心理法的极限法测量针灸前后的阈限变 化,和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来测量针灸 前后的d’和β的变化。(3)具体程序:采用 被试内设计,针灸前后用枪式热辐射仪测量被 试的痛觉感受方面的反应,并记录各个刺激值 和被试相应的反应值。极限法——计算微痛阈 限和耐痛阈限。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 微痛阈和痛阈的差异是否显著。信号检测论— —计算针灸前后的虚惊率、击中率,和由此得 出的d’和β。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被 试的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决策标准的变化情况。
Experimental
Memory
2
Psychology
• (4)结果分析:针灸前后,如果d’ 不变,而只是β发生了变化,那么可知针 灸镇痛说,看到的只是主观因素对痛觉 报告的影响;如果用极限法得到的阈限 是随着针灸前后而发生变化的话,或者 说表现出了针灸镇痛的效应,与信号检 测论的结果非常不同,那么可能信号检 测论是一个好的指标,能将主客观因素 区分开。
Experimental
Memory
9
Psychology
• 3、有一个问题儿童比尔特别能哭闹,父 母亲想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得带 他去见了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 疗后,小比尔竟真地不再哭闹了。有研究者 猜测是成人的注意强化了比尔哭的行为,心 理医生在治疗期间可能只是采取不理会比尔 的哭声的做法,比尔就改掉了爱哭的毛病。 如果你是研究者,你会采用怎样的实验设计 来验证这一假设?
水行为和被试第一次发生挑水行为的延时,由于每个被
试只能接受一种实验处理,所以为被试间设计,其中需
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被试的饥渴程度,这可以事先通过
测定被试口水的粘稠度和让被试进行饥渴主观评定进行
测量。当然,也可以设计另一个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进
行实验,如让被试呆在强噪音的环境中做算术应用题,
考察情景中的被试人数对被试主动寻求减低噪音的行为 的影响。
Experimental
Memory
3
Psychology
• 2、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 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故事说明 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 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 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 理论校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 析的步骤。
Experimental

Experimental
Memory
8
Psychology
• (5)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实验得到的结果 除了用于进一步研究外,更重要的是要用于 现实生活,对日常生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责任扩散想象可以用于企业管理中,对领导 如何安置员工,如何分配任务有指导意义。 实验结果、理论运用于实践,不仅对现实有 指导意义,反过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 可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围绕新的问 题进行新的实验,得到新的结果,从而有助 于理论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