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生长发育PPT课件

儿科生长发育PPT课件

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水平绕上臂一 周的长度为上臂围。
上臂围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 的发育水平, 用以评估小儿的营养状况。
23
24
二、颅骨和牙齿的发育
1. 颅骨的发育
颅骨随脑的发育而增大, 可通过头围大小、 骨缝及前后囟闭合迟早来评价颅骨的发育
25
★颅骨
骨缝:婴儿出生时颅骨缝略有分开, 于3 ~4
12
★身长( 高)
3. 发育规律
也有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增长高峰 头部、脊柱和下肢三部分发育进度并不相
同, 生后第一年头部生长最快, 下肢较晚 上部量与脊柱的增长有关; 下部量与下肢长
骨的发育有关。
13
★身长( 高)与体重
出生时 1岁 2岁
体重
3
9
12 (kg)
身长 50
75
85 (cm)
2 ~12 岁小儿:身长( cm) = 年龄× 7 + 70( cm)


*生长发育的顺序规律


*个体差异
粗 简单
细 复杂
低级
高级
4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 *性别 *营养 *孕母状况 *环境
最主要!
5
第二节体格发育及评价
一、体格发育常用指标 ★ 体重
1. 临床意义 是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 是代表体格 生长, 尤其是营养情况 计算药物剂量和静脉输液量及奶量
14
15
★坐高
1. 临床意义
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3 岁以下小儿称 顶臀长。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情况。
16
2. 测量方法
3 岁以下小儿取卧位测量 3 岁以上小儿坐于坐高计凳上
17
★坐高
3.发育规律
坐高的增长规律与上部量增长相同 出生时坐高为身高的66% , 以后下肢增长比
躯干快, 4 岁时坐高为身长的60% , 6 ~7 岁 时< 60% 。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部比例的 改变
6
★ 体重
2. 测量方法
晨起空腹、排尿、排便后测裸体的实际体重, 平时于进食后2 小时称量为佳。 小婴儿用载重10 ~15kg 盘式杠杆秤测量 3 岁的幼儿用载重20 ~30 ㎏坐式杠杆秤测量 3 ~7 岁的小儿用站式杠杆秤测量
7
8
★ 体重
3.发育规律
出生体重为3kg 1 周岁时增至3 倍( 9 ㎏) 2岁时增至4 倍( 12 ㎏)
46 48
胸围 32
46 49
*小儿出生时胸围较头围小1 ~2 cm, 平均为32cm;
1 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 减1。
21
★腹围
指平脐( 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 水平 绕腹一周的长度 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时腹围异常增大
22
★上臂围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8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9
5×2+7(或8)=17或18kg。
10
★身长( 高)
1. 临床意义
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 即头部、脊柱、 下肢长度的总和。 身长是反应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合体 重可用来评价发育营养状况。
11
★身长( 高)
2.测量方法
测量3 岁以下小儿身长时可用量板; 3 岁以上小儿可用身高计或固定于墙上的软尺 进行测量。
第二章 生长发育
( growth)是指小儿身体各器 官、系统的长大, 是表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发育( development)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 分化和功能的成熟, 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1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是连续的、有阶段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
不平衡性
2
3
18
★头围与胸围
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1 周的长 度为头围
胸围:沿双侧乳头下缘、肩胛下角水平绕 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
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 头围增长过速常提示脑积水。 胸围大小与肺的发育、胸部骨骼、肌肉和皮下脂 肪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19
20
头围与胸围的关系
出生时 1岁 2岁
头围 34
个月时闭合。
前囟:出生时1~2 cm ( 对边中点连线长度) ,
至1 ~1.5岁时闭合。
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 最迟于生后6 ~
8 周闭合。
26
2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 ~6 个月: =出生体重 + 月龄× 0. 7 7 ~12 个月: =出生体重 +6× 0. 7+(月龄-6)× 0. 25 2 ~12 岁: = 年龄× 2+7(或8)。
9
★ 体重
4.举例:
5个月正常小儿体重是多少?
10个月呢?
5岁呢?
3kg+5×0.7=6.5kg
3kg+6×0.7+(10-6)×0.25=8.2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