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
1、CCIT组织定义的媒体类型
(1)感觉媒体
(4)存储媒体(2)表示媒体(5)传输媒体(3)显示媒体(6)信息交换媒体2、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含义与范畴
1用于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纸(1)媒体在计算机中有两种含义:○
2信息载体,如文本、声音、图像、图张、磁盘、光盘等;○
形、动画等。
【说明】用于传播信息的电缆、电磁波等称为“媒介”。
(2)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在文字、
图像、图形、动画、音频等多种信息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并将多媒体设备集成为一个具有人机交换性能的应用系统的技术。
(3)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
1多媒体所涉及的实际上是媒介与媒体两种形式.在现代多○
媒体技术领域中,人们侧重于谈论光盘、磁盘等承载信息的媒体形式,而把传输信息的媒介作为必要的硬件条件。
2现代多媒体技术所涉的媒体对象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
其他领域的单纯事物不属于多媒体范畴。
3、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对象及基本特性。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1)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对象: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信
号、视频信号。
【说明】以上各种多媒体处理对象全部采用数字形式存储,形成对
应格式的数字文件,这些文件叫做“多媒体数据文件”,
它们使用的存储介质有光盘、硬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
芯片和软盘等。
(2)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
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2信息载体的交互性○3信息载体的集○
4信息成性(包括:多种信息的集成处理、处理设备集成)○
载体的实时性。
4、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1多媒体应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自上而下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
2多媒体创作系统○3多媒体素材制作平台○4多媒体用系统○
5多媒体I/O接口○核心系统软件○6多媒体计算机基本硬件
7多媒体外围设备。
○
【说明】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与一般计算机系统原则上是相同的,都
是由底层的硬件系统和各层软件系统组成,区别在于多媒
体计算机系统需要考虑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特性,其系统的
层次机构比一般的计算机系统更为丰富。
5、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有哪些
(1)多媒体输入设备:图像扫描仪、电子笔、数字化仪等;
(2)多媒体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投影机等;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3)多媒体技能输入又能输出的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触摸屏等。
6、多媒体软件主要有哪些内容
(1)素材制作软件:文字编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
件、音频处理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
1图像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专门用于获取、处理和输出图像,○
主要用于平面设计领域、制作多媒体产品广告设计等领域。
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下:a、获取图像,b、输入输出,c、加工处理图像,d、图像文件格式转换。
图像处理软件的主要作用是:对构成图像的数字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和重新编码,以此形成新的数字组合和描述,从而改变图像的视觉效果。
对图像的处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a、图像处理分寸的把握,b、显示状态和显示质量对图像处理的影响,c、选择恰当的图像文件格式。
2动画制作软件○
动画制作软件分三类:a、绘制和编辑动画软件,b、动画处理软
件,c、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3声音处理软件:声音处理软件的作用是把声音数字化,并对其进○
行编辑加工、合成多个声音素材、制作某种声音效果、保存声音文件等。
声音处理软件可分为3大类:a、声音数字化转换软件,b、声音编辑处理软件,c、声音压缩软件。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2、多媒体平台软件
(1)常见多媒体平台软件:VisualBasi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Authorware(专用多媒体制作软件)、MacromediaDirector(多媒体开发专用软件)。
(2)多媒体平台软件的作用:多媒体平台软件是多媒体产品开发过
程中最重要的系统,它是多媒体产品是否成功的关键。
其主要作用有:1控制各种媒体的启动○2协调媒体之间发生的时○
间顺序,进行时序控制与同步控制○3生成面向用户的操作界面,设置控制按钮和功能菜单,以实现对媒体的控制○4生成数据库,设置数据库管理功能○5对多媒体的运行进行监控,其中包括计数、计时、统计时间发生的次数等○6对输入输出方式进行精确的控制○7对多媒体目标程序打包,设置安装文件、卸载文件,并对环境资源以及多媒体系统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第二章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1、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概念、特点及评价标准
(1)有损压缩的概念:指在压缩时会丢失部分数据,且损失的
数据不能再恢复的压缩方式。
1压缩时会丢失部分数据○2损失的数据不能再恢复○3特点:○
有损压缩不可逆,即压缩后的数据在还原后与原数据不完
4压缩比较高。
全一致○
(2)无损压缩的概念:指在压缩时不丢失数据的压缩方式,也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称无失真压缩。
1压缩时不丢失数据○2无损压缩可逆,即压缩后的数特点:○
3压缩比较低。
据在还原后与原数据完全一致○
(3)多媒体数据压缩的评价标准
评价多媒体数据压缩主要有以下3点:
1压缩比率:比率数值越高越好;○
2压缩质量:压缩后的数据与以前的数据差别越小越好;○
3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越快越好。
○
2、冗余的概念和种类
(1)冗余度的概念:在多媒体数据压缩过程中,原始数据中存
在的一些多于成分。
(2)冗余数据一般有一下几种:空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
余、视觉冗余、统计冗余、信息熵冗余等。
【说明】(1)冗余压缩是一个可逆过程,因此叫做无失真压缩。
(2)去除这些冗余信息,便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压缩,
同时亦不影响对这些数据的使用。
3、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大类、小类)。
数据压缩方法
【说明】(1)有损压缩多用于对图像、声音、动态视频等数据
的压缩。
有损压缩可较大地提高压缩比。
(2)无损压缩多用于文本、数据以及应用软件的压缩,它
能保证完全地恢复原始数据。
但这种方法压缩比较低,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般在之间。
4、数据压缩的常用编码方法:
(1)PCM编码(脉冲编码调制编码)
1工作原理:对模拟量经过采样、量化、编码后得到数字编码。
○
模拟信号采样量化、编码
2缺点:使用PCM编码后的数据量依然很大,及压缩的效果不○
是很好。
【说明】(1)采样:是对模拟信号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取一个样本值,这样就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了时间上离散
的信号。
(2)量化:是指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映射。
量化是按照
允许的误差将样本值对应其近似的数值。
量化
方法:标量量化、矢量量化。
(3)编码过程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一个经过采样、量化后
的样本值。
在实际操作中,量化、编码是同时完成的。
输出数字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