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构思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2、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重点:突出声音的“奇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平时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然后讨论这些声音能起什么作用。
教学方法:表演、故事,引导学生构思,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语1、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带。
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还能激发我们无限的想像。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解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动物,每一种动物是如何叫唤的。
2、想像一下,动物的叫声与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有什么关系。
三、习作构思本次习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想像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不受插图的拘束。
2、先在脑海中想像大自然中美妙的画面,结合自身经历,然后再有条理地叙述下来。
四、资料共享1、分小组交流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
2、全班交流。
五、习作方法1、在习作的过程中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动听。
2、一定要写清楚每种声音的作用。
3、一种声音写完后再写另一种声音,层次要清楚。
六、开心练笔1、开头就用课本中所给的句子:听,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2、练写“青蛙”的声音。
(1)学生说青蛙是如何叫唤的,它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2)学生动笔写。
七、交流探究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写作的片段。
2、小组推荐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八、小结归纳学生总结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21、投入热情,感知自然之美。
通过播放大自然中美妙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自然的声音,使其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之情2、拓展学生的空间,从森林中走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拓宽学生的视野,区别噪音与美妙的区别,情感上教育学生要减少噪音,从我做起,进行思想教育。
3、在游戏中感受声音的特点。
通过两组的游戏,一组做动作猜词,一组是通过模仿声音猜词。
在规定的时间内谁多就会取得胜利,这一游戏的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声音是最直接的表达,通过声音的模仿能够形象的表达出事物的特点。
4、在写法上给予引导,欣赏给出好的片段,让学生感知如何才能写好__,应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去表达,怎样才能表达具体,写出有声有色的__。
5、欣赏视频,酝酿写作。
对比中形成鲜明的画面第一组只出示美好的画面第二组在美好的画面上加入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美妙,触动学生内心的写作欲望。
边看边创作。
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表达出自己对各种声音的理解,根据听到的声音展开想象与联想。
教学目标:1、练习把对于几种声音的描写与展开的想象融为一体,写一篇习作。
2、注意拟声词的使用,比喻、拟人等修饰手法的运用,把__写得生动。
3、回忆在大自然中和生活中曾经听到的各种声音并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联想。
4、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体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设计《听听大自然的声音》一、情景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耳朵又是做什么用的呢?(听声音的)那么我们就用耳朵来听一段声音,(出示课件:森林狂想曲录音)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的感受。
师:你们的感受和我的一样,我听到这些声音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心灵就像被泉水洗过一样,特别的清新、纯净,好像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令人心旷神怡。
只要你张开耳朵,就能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
刚才的这段音乐中,你都听见了什么声音?(鸟叫、流水声、蛙声……)这些声音来自于哪里?(大自然)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一次习作《大自然的声音》师板书课题二、生活中的声音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演奏家,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无字的歌谣,我们每天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声音无处不在,除了刚才你听见的声音,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你能把你倾听到的声音和大家一起分享吗?(生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感受声音的美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真的很了不起,你们不但善于观察,而且会用心倾听,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这一切的美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当然这里也不乏也有一些噪音的存在,那就让我们减少噪音,从我做起,让我们的世界多一些美好。
三、游戏中感受声音的特点过渡:走进自然声音世界,放松心情,做做游戏。
游戏的规则:游戏分为二组,一组是运用形体动作进行模仿,猜给出的词语。
一组是模仿声音,猜给出的词语。
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猜对的多谁就胜利。
给出的词语:风、雷、小鸟、蜜蜂、鸭子、时钟、打呼噜、小狗、牛、羊、雨、师:宣布模仿声音的小组以绝对的优势获胜了,采访下他们的心情,刚才的那一组小朋友的表演惟妙惟肖,绝不输于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同学们你们认同老师的说法吗?(同学们都表示赞同)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13比6。
师总结:那是因为声音是一种最直接的表达,通过声音的模仿能够形象的表达出事物的特点。
特点突出了,自然一猜就猜对了。
四、写法引领像刚才同学们在游戏中模仿的各种叫声,我们把这些词都叫做象声词,用上这些词会使句子更生动,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写__时也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这样__才会有声有色。
其实作家能够把景物写的这样好,就是运用了这种方法。
在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__《春天的雨》,大家还记得吗?我们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春天的雨的。
课件出示:“哗啦哗啦的水声,像一股清泉,从地底下涌出来,高兴得哗啦哗啦,你推我挤似的.”1、谁喜欢朗读?(读的真好,不但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2、通过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春雨的可爱,淘气、活泼)3、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你推我挤哗啦哗啦)4、你推我挤是形容人的,在这里形容春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板书(拟人、比喻)5、在这句话中作者说从地底下涌出来,这是作者亲眼看见的吗?(不是)是作者想象到的。
板书(想象和联想)师:总结如果我们在写作中你能用上恰当的象声词,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你的作文也会变得有声有色。
板书(有声有色)让我们也像作家一样试着加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你听到的声音,也让它变得有声有色。
老师先来说一个:听,我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我的心仿佛纯净成一滴水,我好想浸入泥土中,为小草为花朵带去我最好的祝福。
同学们纷纷仿说五、欣赏视频,酝酿写作刚才我们是用耳朵听的,现在哦我们用眼睛看。
课件:出示视频画面,没有声音,看完之后你觉得美吗?(美)美的就像一幅画,画面如此的唯美,却听不到声音,就缺少了一种生机,感受不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加入声音就怎么样了?(完美)课件:出示带有声音的画面,同学们边欣赏边习作,把你的感受有选择地写下来,写一个片段即可,也可以写你感兴趣的景物。
注意做到有声有色。
大家先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
给自己的作文起一个题目,一定要选一个好题目。
“好题文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就是__成功了一半。
所以你一定要起一个好的题目。
如果想不好那就先起草作文,起草要一气呵成,不要打断思路。
如果你写好了,要反复念。
改作文就要:再念,再念,再念,念是改作文的最好方法。
个别学生出示作品,师生互评。
A、指出优点B修改不足投影仪《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呢”,识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1、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
教学时数: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许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
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音乐会的主题诗“大自然的声音”。
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得回答对他的问题,他问我们课文中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设计意图】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是对低年级进行教学时的关键所在。
二、欣赏风之曲,指导学法一读:1、自由地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我们把这一句称作这一段的中心句,也可以说是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这样的构段方式我们称为总分结构。
【设计意图】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这是本节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要适当点拨,为课后的小练笔做好铺垫。
二画:1、风声就像奏响的手风琴一样美妙,去快到这个自然段中画一画描写风声的美妙句子或词语吧!2、学生交流画了哪些描写风声美妙的句子或词语。
三想:1、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为什么会唱出不同的歌曲呢?2、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声音。
有几个不一样,?看到这几个不一样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呢?3、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情趣呀,大自然还想让我们聆听微风和狂风的演奏呢?(听微风和狂风的声音)4、体会微风和狂风有什么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__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生通过咬文嚼字、品词酌句、反复诵读,在情境中阅读,在阅读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
四背:1、这个自然段对风的描写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幅画面,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能帮助我们很快记住__的内容,我们称这种记忆方法为“情境法”。
还有一种方法特别适合这个自然段,这其中有一些相似的句子,我们对比着来记会有助于记忆,我们称这种记忆方法为“对比法”请同学们利用这两种方法,试着背诵一下。
2、看看在老师的提示下,你能不能在括号里填上词语呢?填上这些重点关键词语,是不是差不多就记住了这个自然段了呢?【设计意图】本单元的重点除了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还要积累喜欢的语句,即背诵课文,__要求背诵二、三自然段,背诵对于刚上三年的学生来说是难点,既要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要达到良好的背诵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在课堂中完成这项学习任务,所以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非常重要。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感受风的美妙这一个自然段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呢?那你能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并完成自学单吗?【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