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行政决策、执行与效率

土地行政决策、执行与效率


土地行政执行
土地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有效地实现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当前利益和长 远目标。国家意志的形成属于政治活动, 远目标。国家意志的形成属于政治活动,将国家土地管理意志转化为 政府目标则是通过土地行政决策来实现的, 政府目标则是通过土地行政决策来实现的,而土地行政目标的实现则 必须通过实施土地行政决策,亦即执行土地行政执行。 必须通过实施土地行政决策,亦即执行土地行政执行。 土地行政执行(或称土地行政行为、土地行政实施) 土地行政执行(或称土地行政行为、土地行政实施)是国家土地行政 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贯彻、 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贯彻、实现土地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 动或整个过程。 动或整个过程。 土地行政决策注重于目标与方案的分析和研究, 土地行政决策注重于目标与方案的分析和研究,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和 正确性,是解决土地行政机关“干什么” 干不干” 能不能干” 正确性,是解决土地行政机关“干什么”、“干不干”和“能不能干” 的问题。土地行政执行则注重方案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的问题。土地行政执行则注重方案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是解决土地 行政机关“怎样干” 怎样执行和落实政策的问题, 行政机关“怎样干”、怎样执行和落实政策的问题,往往采用行政命 令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及经济、法律的方法。 令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及经济、法律的方法。
土地行政执行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特点:目的性、经常性(执行大批的例行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特点:目的性、经常性(执行大批的例行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连续性、强制性、时效性、决断性、灵活性、层次性( 连续性、强制性、时效性、决断性、灵活性、层次性(上层的执 行重在指挥,基层的活动主要是具体操作) 行重在指挥,基层的活动主要是具体操作)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1)土地行政任务 ) (2)执行主体: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领导者、执行人员) )执行主体: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领导者、执行人员) (3)执行客体:行政相对人、相关的地方各级人员政府 )执行客体:行政相对人、 (4)土地行政环境:自然、文化、经济技术、政治 )土地行政环境:自然、文化、经济技术、
土地行政效率
土地行政效率: 土地行政效率:指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从事土地行政管理所 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 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 可用公式表达为: 可用公式表达为: 土地行政效率=土地行政效果/ 土地行政效率=土地行政效果/土地行政投入 土地行政效果——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土地行政过程中所 土地行政效果 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土地行政过程中所 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产生的社会、 土地行政投入——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所消耗的人、财、物和时间 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所消耗的人、 土地行政投入 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所消耗的人 等。
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 以及对权力的控制
土地执法监察的职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面对全社会,对公民、 土地执法监察的职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面对全社会,对公民、 法人及其他组织是否遵守土地、 法人及其他组织是否遵守土地、矿产等国土资源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 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理; 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理;另一方面对国土资源管 理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行政违法,确保依法行政。 理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行政违法,确保依法行政。 因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土地监督检查的主体具有双重性,它既 因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土地监督检查的主体具有双重性, 是监督检查的主体,又是被监督检查的对象。 是监督检查的主体,又是被监督检查的对象。 作为主体, 作为主体,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管理相对人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 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作为对象,其依法对土地占有、 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作为对象,其依法对土地占有、利用行为进行 组织管理活动过程中,执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情况, 组织管理活动过程中,执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情况,构成了土地监 督检查的对象之一。 督检查的对象之一。
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 以及对权力的控制
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利保障包括:一是土地行政执行的主体、 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利保障包括:一是土地行政执行的主体、内容 和程序要合法;二是建立完善新机制,如制度化机制、 和程序要合法;二是建立完善新机制,如制度化机制、自主化机 制、监督机制和能力机制等。 监督机制和能力机制等。 土地行政执行权力的控制主要通过土地执法监察的途径来实现。 土地行政执行权力的控制主要通过土地执法监察的途径来实现。 自从1998年3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重组国土资源部后,为了 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 自从 年 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 重组国土资源部后, 强化执法监督职能,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权威性、独立性、 强化执法监督职能,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权威性、独立性、 系统性,国土资源部内成立了土地执法监察局, 系统性,国土资源部内成立了土地执法监察局,其他各级土地行 政组织相应设置有关机构,不断深化执法监察体制改革, 政组织相应设置有关机构,不断深化执法监察体制改革,建立集 中统一、相对独立的执法监察体系。 中统一、相对独立的执法监察体系。
土地行政决策方法
(1)理性综合决策、渐进决策和混合扫描决策 )理性综合决策、 理性综合决策:科学决策,最优最大化原则;苛刻和局限。 理性综合决策:科学决策,最优最大化原则;苛刻和局限。 渐进决策:把决策过程看成一个不断修改和调整旧决策的过程, 渐进决策:把决策过程看成一个不断修改和调整旧决策的过程,不重新 全面考虑决策方案;保守、缺乏远见和改革创新。 全面考虑决策方案;保守、缺乏远见和改革创新。 混合扫描决策:对全局有整体把握后,对土地问题重点、 混合扫描决策:对全局有整体把握后,对土地问题重点、难点和热点再 作详细分析,调整和修改甚至做出新的决策。 作详细分析,调整和修改甚至做出新的决策。 (2)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 (3)规划法决策 ) 线性规划是规划法中最基本的内容; 线性规划是规划法中最基本的内容;其基本思想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 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 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即以消耗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 济效益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使产出最大,也可以使投入达到最小。 济效益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使产出最大,也可以使投入达到最小。
土地行政决策、执行与效率
2011.10.24
土地行政决策
土地行政决策:是指土地行政机关及其领导成员, 土地行政决策:是指土地行政机关及其领导成员,为完成土地行政目 标做出的处理土地行政事务的决定。 标做出的处理土地行政事务的决定。 其主要特征包括: 其主要特征包括: (1)决策主体的惟一性。 )决策主体的惟一性。 (2)决策只限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之内。 )决策只限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之内。 (3)土地行政管理决策一旦制定就具有强制力。 )土地行政管理决策一旦制定就具有强制力。 (4)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各级政府是通过逐级决策的形式将上级规定层层下达并贯彻执行的, 各级政府是通过逐级决策的形式将上级规定层层下达并贯彻执行的, 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则决定了土地行政管理执行的步骤、程序、 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则决定了土地行政管理执行的步骤、程序、直接目 标和效果,处于主导地位。 标和效果,处于主导的过程具有阶段性, 土地行政执行的过程具有阶段性,从土地行政决策最后确定并付 诸实施时起,到土地行政目标最终实现为止。 诸实施时起,到土地行政目标最终实现为止。整个过程大体可分 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指挥、控制、 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指挥、控制、沟 通、协调)和总结阶段。 协调)和总结阶段。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我国有些土地行政决策可操作性不强,决策脱离实际。 )我国有些土地行政决策可操作性不强,决策脱离实际。 (2)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3)土地行政执行“走样”,地方领导的基层违法用地多。 )土地行政执行“走样” 地方领导的基层违法用地多。 (4)土地行政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手段,独立执法权有限。 )土地行政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手段,独立执法权有限。 (5)土地行政执行的效率低,严重制约执行效果。 )土地行政执行的效率低,严重制约执行效果。
土地行政决策分类
土地行政决策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类型和种类, 土地行政决策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类型和种类,从不 同角度划分土地行政决策类型有利于充分了解土地行政决策的特 土地行政决策种类 点,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决策 划分 个 人 决 策 集 体 决 策 群 体 决 策
土地行政执行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原则: 忠实决策目标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台的原则、 忠实决策目标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台的原则、执行与创 新相结合的原则、周密计划的原则、时效原则。 新相结合的原则、周密计划的原则、时效原则。 土地行政基本方法: 土地行政基本方法: 行政指令方法和法律方法。 (1)强制性土地行政方法 )强制性土地行政方法——行政指令方法和法律方法。 行政指令方法和法律方法 (2)经济方法——价格、税收、金融、财物、奖金、罚款。 )经济方法 价格、税收、金融、财物、奖金、罚款。 价格 宣传教育、 (3)诱导性土地行政方法 )诱导性土地行政方法——宣传教育、激励和参与管理 宣传教育 (4)土地行政责任方法 )土地行政责任方法——机关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机关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土地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
原则包括:系统协调原则、可行性原则、动态变化原则、 原则包括:系统协调原则、可行性原则、动态变化原则、试 验原则、创新原则。 验原则、创新原则。 程序: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程序 : 提出问题 〉 确定目标——〉设计方案 〉 设计方案——〉论证 〉 方案——〉选择方案 方案 〉选择方案——〉政策决策 〉 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是正确进行土地行政决策、避免土地政 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是正确进行土地行政决策、 策的漏洞和失误、提高土地行政管理效率的制度保证,而行 策的漏洞和失误、 提高土地行政管理效率的制度保证, 政决策各个环节工作的质量,最终决定土地行政决策的质量。 政决策各个环节工作的质量,最终决定土地行政决策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