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理论创新的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问题,即第一次系统地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义革命和怎样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从而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这是毛泽东思想最主要的历史贡献。
它奠定了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二次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和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历史贡献。
它奠定了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次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关于中国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江泽民,我们党把它称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实践经验,就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根本要求。
它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卞,如何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从而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次理论创新的成果科学发展观,它的主要创立者是胡锦涛。
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
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因此,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必将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
如何始终保持理论创新活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因此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正确回答时代课题,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