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现代史考试大纲

世界现代史考试大纲

世界现代史考试大纲课程总体说明一般来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分界线,把二战前部分称为世界现代史,把二战后部分称为当代世界史。

也有把战前和战后都称为世界现代史的。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传统的观点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

这里按最流行的观点。

它的时间范围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现在的历史时期。

它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现在的历史全过程。

它的基本内容在战前和战后有所不同。

在战前,主要内容是讲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

同时,世界现代史也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

具体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的历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

也可以说是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和它斗争的历史。

其中包括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发展的历史;现代国际关系史。

包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等关系的历史。

在战后,和平、发展、民主是时代的主流,是推动世界前进、人类进步的三大动力。

这三股潮流决定了战后世界的面貌,左右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构成了当代世界史的中心内容。

展示了未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一般来讲,在战前,世界现代史中存在着四大基本矛盾: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战前的这4对基本矛盾在战后已失去了概括能力,随着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4对基本矛盾转化为5对矛盾。

它们是:从阶级属性方面来说,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从对外政策方面来说,是和平共处与霸权主义的矛盾;霸权主义者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这5对矛盾集中体现在美国与苏联的矛盾上,所以,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战后世界史的主要矛盾是美苏矛盾。

然而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海湾战争等一系列划时代的重大事件,雅尔塔体系崩溃,冷战宣告结束。

90年代以后,战后以美苏矛盾为主线的时代结束了。

基本矛盾又发生了变化:西西矛盾,即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即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第三世界)的矛盾;两制矛盾,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

在这些基本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矛盾,学术界正在争论之中。

有的认为西西矛盾是主要矛盾,有的认为南北矛盾是主要矛盾,西方国家有人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冷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

我们看到,当今世界仍在发展变化之中。

世界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也在不断地变化和转化之中,这需要史学工作者不断地观察、研究总结,以便对战后世界史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解释。

鉴于当代世界史发展的阶段性迄今尚模糊难辩,历史学者对当代世界史的研究和认识有一个过程,而且过去史学界对世界现当代史所作的分期在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不能正确反映世界现当代史的发展过程,所以在史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划分之前,我们姑且对世界现当代史不作阶段性划分。

仅以1945年二战结束为标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目前流行的是对世界现当代史不作任何划分,就叫20世纪世界史。

以世纪来划分。

避免用“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概念。

世界现代史上半部分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学习目的:了解20世纪初世界形势的变化;掌握列宁主义的的诞生和1905年俄国革命;弄懂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重点难点:1.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2.列宁主义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3.1905年俄国革命的发生;4.土耳其、印度民族革命的特点。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目的: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弄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后果。

重点难点:1.理解列宁的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3.掌握大战的进程、性质、后果及影响。

第三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学习目的: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掌握十月革命的特点;弄懂列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明白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重点难点:1.如何认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2.列宁一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是否正确?3.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4.十月革命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

第四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学习目的:了解巴黎和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矛盾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明白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特点。

重点难点:1.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规律;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历史地位;3.国际联盟及其与美国对国际联盟态度的演变。

第五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学习目的:了解资本主义恢复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特点;掌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弄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思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重点难点:1.恢复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2.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与发展活力;3.资本主义繁荣下的隐患;4.如何认识恢复时期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发展状况。

第六章、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实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学习目的:了解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尤其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掌握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及其中所犯错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借鉴意义;思考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重点难点: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意义;2.斯大林所犯错误的原因,经验教训;3.苏联模式的国际影响。

第七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学习目的: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民主民主运动的特点、类型;掌握民族主义思潮的不同类型;思考亚、非、拉的民主民主运动的历史地位及其对现实的影响。

重点难点: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民主民主运动的主要理论及其事件。

2.重点掌握印度的非暴力运动和甘地主义。

3.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第八章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目的:通过学习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冲击和影响,来掌握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在转型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重点和难点1.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评价问题。

3.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英法对付经济危机的策略。

第九章、走向大战学习目的: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掌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弄懂绥靖政策的后果;思考德国是任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认清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仇视社会主义的本质。

重点难点:1.理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与世界大战的关系。

2.英法在战前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3.世界大战是如何从局部战争演变成全面战争的。

4.如何评价苏联在战前所推行的外交政策。

第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学习目的:通过学习整个的战争进程,弄清楚为什么战争的最后结果是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从而明确战争的发展规律: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正义战争必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正义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重点和难点1.法国迅速败降的原因。

2.二次大战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

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4.战争进程中三次大国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5.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6.二战的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习目的:了解二十世纪前半期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的原因;掌握重大科技成果研发的过程及应用;思考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学艺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1.思考意识形态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2.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发的社会经济条件。

3.战争与科技的发展。

世界现代史下半部分第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世界的历史性巨变学习目的: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掌握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巨大冲击;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联系与区别;明白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对世界的影响。

重点难点:1.战后初期美国霸权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3.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4.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的发展。

第二章、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学习目的:了解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演变;掌握美苏“冷战”的起源;弄清两大阵营是如何形成的;思考“冷战”的实质及其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重点难点:1.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2.美苏冷战政策的异同。

3.美苏矛盾的起因。

4.苏联冷战政策的两重性及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三章、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经济建设学习目的: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联共党内的路线分歧;掌握东欧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关系;思考苏联模式和政策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

重点难点:1.如何评价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执行的政策。

2.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走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4.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不平衡发展学习目的:了解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特点和规律;掌握资本主义国家内外政策的变化;思考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否过时,如何发展列宁的理论;弄清战后日本、德国经济起飞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1.德国、日本经济奇迹的原因。

2.如何看待英国的国有化政策。

3.法国第四、第五共和国的建立、发展及历史地位。

4.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五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与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学习目的:了解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起因、特点和分类;掌握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总特点与各洲的差异;弄清各国民族运动对独立国家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思考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在反霸斗争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1.亚洲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革命。

2.美洲古巴革命的世界意义。

3.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起因4.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与美国霸权的关系。

第六章、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学习目的:了解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掌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变化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歧;明白欧美矛盾与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深刻理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美苏争霸局势的变化。

重点难点: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分歧产生的原因。

2.亚非会议与不结盟运动在第三世界形成中的作用。

3.理解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演变。

4.东西方关系缓和与美苏争霸局势演变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