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中心网络布局 图文

物流中心网络布局 图文


(二)物流中心网络的布局类型 (1)辐射型 (2)吸收型 (3)聚集型 (4)扇形型
四、物流中心选址方法
(一)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物流中心的选址须与国家、以及 省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相适应,与我国物 流资源分布和需求分布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相适应。
(2)协调性原则。物流中心的选址应将国家的物流 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使物流中心的设 施设备,在地域分布、物流作业生产力、技术 水平等方面互相协调。
③水文条件,物流中心选址需远离容易泛滥的河 川流域与上溢地下水的区域。要认真考察近年 的水文资料,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洪泛区、内 涝区、故河道、干河滩等区域绝对禁止使用。 ④地形条件,物流中心应地势高亢、地形平坦, 且应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若选在完全平坦 的地形上是最理想的;其次选择稍有坡度或起伏 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地区则应该完全避开;在 外形上可选长方形,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 状。
(2)忽略距离di ,根据重心公式求得待选址
设施的初始坐标(X0 ,Y0 );
X0—=iV—iViRi—RiXi—i
Y0=—i—ViViR—iRiY—i i
(3)根据第二步求得的(X0 ,Y0)计算出di ;
(4)将di代入公式求出修正的(X,Y) ;
(5)反复迭代计算di ,直到(X,Y) 的变动
(X,Y) ——待选址设施的坐标; (Xi ,Yi)——已知的供给点和需求点坐标; 距离公式d i = [(Xi -X)2 +(Yi -Y)2 ] 1/2
iViRiXi/di X= ————
iViRi /di
iViRiYi/di Y= ————
iViRi /di
求解步骤:
(1)确定已知的供给点和需求点的坐标、运 输量及线性运输费率;
二、物流中心网络的建设原则
物流中心网络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 的结果,是通过区域物流中心的合理布 局实现的。物流中心的布局,应按照市 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 性作用的要求,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城市物流合理化,包括城市与城 市之间、城市与周围农村和城市内部物 流合理化,发挥物流中心网络在组织物 流上的作用。
物流中心网络布局
一、物流中心网络概念
物流网络(Logistic network):物流过程中相 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
根据《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西安市曾提 出1-8-10的发展目标:1个物流园区即西安国际港务区 (新筑物流园区);8个物流中心,即六村堡空港物流 服务中心、西安中储建材物流中心、西部车城汽车物 流中心、北石桥冷冻品物流中心、长安引镇仓储物流 中心、临潼新丰综合物流中心、纺织城服装物流中心 和北郊果品物流中心;同时,结合西安城市商业发展 规划,在东西南北布局了10个专业性的物流配送中心。 其中,西安国际港务区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周期到 2007年,建成后将使国际港口服务功能前移,实现西 部地区进出口贸易与国际货运航线的直接对接。
①交通条件,物流中心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 输条件。最好靠近交通枢纽进行布局,如紧临 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站或机场, 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②公共设施状况, 物流中心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讯等 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 的能力,且场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 能力。基础设施状况因素的权重系数一般是 0.2~0.4,该因素仅次于经营因素,应在物流 中心选址评价时占较大的权重。
④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物流中心选址的 考虑因素。由于现代物流过程中能否实 现准时运送是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因此,在物流中心选址时,应保证客户 可在任何时候向物流中心提出物流需求, 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经营环境因 素的权重系数一般是0.3~0.5,是进行物 流中心选址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3、基础设施状况
(3)经济性原则。物流中心发展过程中,有关选址 的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用及物流费用(经营费 用)两部分。物流中心的选址定在市区、近郊区 或远郊区,其未来物流活动辅助设施的建设规 模及建设费用,以及运费等物流费用是不同的, 选址时应以总费用最低作为物流中心选址的经 济性原则。
(4)战略性原则。物流中心的选址,应具有战略眼 光。一是要考虑全局,二是要考虑长远。局部 要服从全局,目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既要 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日后发展的可 能。
1、按经济区域建立物流中心 2、以城市或工业区为中心组织物流 3、物流中心网络应实现商物分离 4、物流中心网络同时是有效的情报网。 三、物流中心网络的布局 (一)物流中心网络的分布格局
根据物流中心布局的基本原则,物流中 心网络形成以下格局:
第一,在大城市,特别是工业生产发达、内外
贸易繁荣的枢纽地方,建立大型物流中心,专 门从事物品储存、运输等物流活动,为整个国 民经济各部门的物品集散、吞吐服务。
(3)代入(X0 ,Y0)计算出di ; (4)将di代入公式求出修正的(X,Y) ; (5)反复迭代计算di ,直到(X,Y) 的变动
自然环境因素的权重系数一般是0.1~0.3,在各 物流中心可选地自然环境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 下,可将该权重确定的小一些,否则应大一些。
2、经营环境因素
①经营环境,物流中心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 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 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也是物流中心 选址考虑的因素之一。②商品特性,经营不同 类型商品的物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 域。如生产型物流中心的选址应与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工业布局紧密结合进行考虑。③物 流费用,物流费用是物流中心选址的重要考虑 因素之一。大多数物流中心选择接近物流服务 需求地,例如接近大型工业、商业区,以便缩 短运距,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
满足要求。
例题:
某企业的两个工厂分别生产A、B两种产品,供 应三个市场(M1 ,M2 , M3 ), 已知条件如图及 下表所示。现需设置一个中转仓库, A、B两 种产品通过该仓库间接向三个市场供货。请使 用重心法求出仓库的最优选址。
节点(i)产品 运输总量 运输费率¥ 坐标Xi 坐标Yi
P1
A 2000 0.05
4、其他因素
①国土资源利用,物流中心的规划应贯彻节约用地、充 分利用国土资源的原则。物流中心一般占地面积较大, 周围还需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此地价的高低对布 局规划有重要影响。此外,物流中心的布局还要兼顾 区域与城市规划用地的其它要素。②环境保护要求, 物流中心的选址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等 因素,尽可能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对于大型转运 枢纽,应适当设置在远离市中心区的地方,使得大城 市交通环境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城市的生态建设得以 维持和增进。③周边状况,由于物流中心是火灾重点 防护单位,不宜设在易散发火种的工业设施(如木材加 工、冶金企业)附近,也不宜选择居民住宅区附近。
3
8
P2
B 3000 0.05
8
2
M1
A、B 2500 0.075
2
5
M2
A、B 1000 0.075
6
4
M3
A、B 1500 0.075
8
8
P1
M3 忽略距离di ,根据重
心公式求得待选址
M1
设施的初始坐标
M2
P2
(X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0 );
X0=—iV—iViRi—RiXi—i =5.16
Y0=—i—ViViR—iRiY—i i =5.18
第二,在中小城市工商贸易发达的地区,建立
中小型物流中心,专门从事物品运输、储存等 物流业务,为物品购销部门服务。
第三,在县以及县以下城镇,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小型物流企业,专门从事当地工商业的物 品储存、运输业务。
据此,便可以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小城镇
为网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一个纵横贯通、 互相联系、四通八达的物流中心网络。这样一 个物流中心网络的建立,对宏观经济发展有重 要意义。
其他因素的权重系数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0.1~0.2 之间。
(三)物流中心选址方法 1、坐标法 2、比较法 3、线性规划法
重心法选址模型
目标:使运输总成本最小。
min TC = i V i R i d i
– TC——运输总成本; – V i ——节点I的运输总量; – R i ——待选址设施到节点的运输费率; – d i ——待选址设施到节点的距离。
(二)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①气象条件,物流中心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的 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 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如选址时要避 开风口,因为在风口建设会加速露天堆放商品 的老化。②地质条件,物流中心是大量商品的 集结地。某些容重很大的建筑材料堆码起来会 对地面造成很大压力。如果物流中心地面以下 存在着淤泥层、流砂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 件,会在受压地段造成沉陷、翻浆等严重后果, 为此,土壤承载力要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