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安徽六校联考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0届安徽六校联考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20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化学试题命题: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分值:100 分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无机物和大多数有机物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C.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D.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在上述方法中都有化学反应发生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0.2 mol NO 和0.1 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 N AB.室温下,1 L pH=13 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 AC.7.8 gNa2S 和7.8 gNa2O2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均为0.3 N AD.1.0 L1.0 mol·L-1的NaClO 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N A3.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①氯化钠固体和氯化氢气体都不导电是因为二者中都不存在离子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属于离子化合物③醋酸、烧碱和过氧化钠分别属于酸、碱和碱性氧化物④氨气、水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⑤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是化学变化,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⑥用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⑦用Ba(NO3)2溶液、品红试液都可以区分CO2和SO2这两种气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⑤⑥B.②③⑥⑦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⑦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5.有机物X 是某种合成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有机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HOOC CH CH CH2OH有机物XA.X 的分子式为C16H16O3B.X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2 种C.X 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D.X 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6.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滴入)X 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37.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 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 HClO 3═b O 2↑+c Cl 2↑+d HClO 4+e H 2O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反应可推断氧化性:HClO 4 < HClO 3B. 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5Cl 2+I 2+6H 2O═12H ++10Cl-+2IO -C. 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1 mol 混合气体质量为 47.6 g ,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6HClO 3 ═15O 2↑+8Cl 2↑+10HClO 4+8H 2OD. 若化学计量数 a =8,b =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0e -8.2019 年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X 、Y 、Z 、M 、R 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M 单质可与化合物 ZYX 水溶液反应,也可与化合物XR 水溶液反应,且均产生 X 单质。

化合物 ZYX 与化合物 XR 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不能与 M 单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五种元素分别处于不同主族B .M 与Y 、M 与R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 .简单离子半径: X< Z< M< Y< RD .Y 、R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为 Y>R9. 根据下面四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加热甲装置中的烧杯可以分离 SiO 2 和NH 4ClB .利用装置乙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 >C >SiC. 打开丙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D. 向丁中铁电极区滴入 2 滴铁氰化钾溶液,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不会有蓝色沉淀生成10. 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pH =12 的溶液:K +、Na +、CH 3COO -、Br -B .空气:C 2H 2、CO 2、SO 2、NO C .氢氧化铁胶体:H +、K+、S2-、B r -D .高锰酸钾溶液:H +、Na+、SO42-、C 2H 5OH33 3 11. 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 Zn 和Cu )回收 Cu 并制备ZnO 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溶解”操作中可用酸性条件下不断鼓入O 2 代替H 2O 2B. 铜帽溶解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 2O 2C .与加入锌粉反应的离子为Cu 2+、H +D .“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干、高温灼烧即可制取纯净的 ZnO 12. 下列关于 0.5 mol·L -1NaHCO 3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CO 3=Na + + H+ + CO 2-B .温度升高,c (HCO 3-)增大C .加水稀释后,n (H +)与 n (OH -)的乘积变大D .离子浓度关系:c (Na +) + c (H +)= c (OH -) + c (HCO -) + c (CO 2-)13. 臭氧的脱硝反应为:2NO 2(g)+O 3(g) N 2O 5(g)+O 2(g),若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14. 下列各项反应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A .保持温度不变,向BaSO 4 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钠固体B .向少量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C .25℃时,向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氯气D .向NaAlO 2 溶液中通入HCl 气体4 15. 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为电解装置,B 为阳极 B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e - = Cl - +C .当外电路中有 0.1 mol e -转移时,A 极区增加的H +的个数为 0.1 N AD .电子从B 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 A 极16.已知:25 ℃时,K b (NH 3·H 2O)=1.8×10-5。

该温度下,用 0.100 mol·L -1 氨水滴定 10.00 mL 0.100c (H + )mol·L -1 一元酸 HA 的溶液,滴定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 )与溶液中lg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A 为强酸B .a =10C .25 ℃时, NH + 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5⨯10-9c (OH - )的关系如下49D .当滴入 20 mL 氨水时,溶液中存在 c ( NH + )>c (A -)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共 52 分)17.(11 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4 已知A 是一种单质,将 D 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 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C 的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写出鉴定 E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3)F 是一种难溶物质,其溶度积常数为 1.0×10-39。

向D 溶液中加碱调节至pH 为时,铁离子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小于 1.0×10-5 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4) 已知 1mol SO 2(g)氧化为 1mol SO 3(g)的ΔH = –99 kJ·mol -1,单质硫的燃烧热为 296 KJ·mol -1,计算由S(s)生成 3 molSO 3(g)的△H = kJ·mol -1(5) 在 200 mL 1.5 mol·L -1 NaOH 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 4.48L CO 2 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8.(14 分)(NH 4)2Cr 2O 7 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媒染剂、显影液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NH 4 )2Cr 2O 7 的部分性质及组成进行探究。

已知:Cr 2O 72-(橙色)+ H 2O 2CrO 2-(黄色)+ 2H +。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取少量(NH 4)2Cr 2O 7 浓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浓 KOH 溶液,振荡、微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2) 为探究(NH 4)2Cr 2O 7 (摩尔质量为 252 g/mol)加热的分解产物,按下图连接好仪器,加热装置略去,在A 中加入 5.040 g 样品进行实验。

①仪器A 的名称是 。

②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N 2 其目的为 。

③反应结束后,依然要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的原因是。

④加热A 至恒重,观察到D 中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A 中残留物为Cr 2O 3、B 中质量的变化为 1.44 g ,写出重铬酸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实验室常用甲醛法测定含(NH 4)2Cr 2O 7 的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反应),其反应原理为 2Ba 2++Cr 2O 72- + H 2O = 2BaCrO 4↓+2H +、4NH 4++6HCHO =3H ++6H 2O+(CH 2)6N 4H+ [滴定时,1 mo1 (CH 2)6N 4H + 与 1 mo1 H+ 相当],然后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7 实验步骤:称取样品 5.600 g ,配成 500 mL 溶液,移取 25.00 mL 样品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用氯化钡溶液使 Cr 2O 2-完全沉淀后,加入 10 mL 20.00 mol·L -1 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 5 min 后,加入 1〜2 滴酚酞试液,用 0.200 mo1 • L -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重复上述操作 3 次,最终滴定用去NaOH 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16.00 mL 。

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测定结果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