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六则翻译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 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 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 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 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 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 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 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 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 ,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 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 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 ,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 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 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 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 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 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 【译文】 •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 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 我那样好学罢了。”
•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译文】 •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 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 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 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 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 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 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 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 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 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 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 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 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人的话怎么样?”孔 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 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 “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 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 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 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 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 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 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 谁又能做大相呢?”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 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 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 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 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论语六则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 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 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 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 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