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农业云平台将取代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大户主宰农业未来

智慧农业云平台将取代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大户主宰农业未来

智慧农业云平台将取代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大户主宰农业未来智慧农业云平台将取代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大户主宰农业未来智慧地球、智慧中国、智慧城市等名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智慧农业大家听过没有?请不要以为“智慧农业”离我们还很遥远,智慧农业在外国,已经很成熟了,对中国农业来说,这种变革会非常迅速。

20世纪以来,农业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现代农业机械基本取代了人力和畜力作业,以及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变得专业化、社会化和企业化。

眼下,“互联网+”的概念炙手可热,那么以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为工具的新生代农场,会给人类描绘出怎样的一幅智慧农业前景呢?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一、美国七成农场“触网”几千年来,人口数量的增加离不开粮食的不断增产。

世界粮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约有90亿人,激增的人口和有限的耕地、宝贵的淡水和其他不可知因素(如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使人类的吃饭问题变得极其严峻,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势在必行。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农业被寄予厚望。

智慧农业,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定时定量管理,根据农产品(含粮食、水果和肉类等)的生长情况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优质环保。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民们在利用互联网方面表现积极。

2011年2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表明,年销售额25万美元以上的美国农场,有70%以上在农场业务中使用互联网,更小的农场则有41%使用互联网。

美国加州弗雷斯诺的农场主麦克·史密斯有一个40英亩的小型家庭农场,他将自己农场的照片贴在脸书网站上,每周更新网页内容,感兴趣的顾客可以和他通过电子邮件联系。

麦克·史密斯现身说法称:“互联网对许多小农场意味着生存,如果你只有一个有机农场而没有网站,那么没人愿意去了解你。

”但这只是互联网力量轻度介入现代农业的冰山一角。

在更多的智慧农业案例中,大家会看到在互联网、物联网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了庄稼种植、灌溉和收获的最好时机,时时监控牲畜的生长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浪费并获得效益。

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农业物联网二、从大农业转向精准农业国内主流学界曾把西方现代农业的特点概括为一个“大”字,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广袤,农机设备的大型宽幅和高速联合。

这个“大”字在当下发达国家农业中仍占主流地位,但新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农民们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收集有关田地的精确数据,制定策略,对每一小块土地精耕细作,从每一颗种子中榨取出最高的价值,这就是“精准农业”。

三、农业云服务覆盖130国美国加州奥克斯塔德的草莓生产商“诺克尔收获”公司,采用的草莓生长实时监控设备,是由美国“气候看守者(ClimateMinder)”公司开发的。

“诺克尔收获”公司的草莓田里,传感器负责测量土壤中的盐分和水分等,物联网采用射频识别的电子标签,把数据发送到“气候看守者”的网络服务器。

农民可以通过特定账号访问网站,实时观察草莓温室的各项数据。

“气候看守者”成立于2005年,成立头两年就在土耳其200多个温室中推广自己的管理系统,在土耳其的家禽场、烟草储存设施和冷库中也有所应用。

“气候看守者”2012年被著名的美国灌溉公司“雨鸟”收购,成为其旗下物联网系统品牌。

几百年来,葡萄园一直是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的亮点,这里的葡萄酒享誉世界。

以往在气候变化剧烈的季节,农民们担心收成受影响,常通宵不睡守在葡萄园里。

如今,当地人把物联网技术引入传统的葡萄种植中,以便在访问环境数据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加利西亚的雷亚斯·拜萨斯地区的葡萄园,引进了“利比利姆(Libelium)”公司的物联网设备(成立于2006年的一家西班牙公司),在园中组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收集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叶面湿度等数据,结合GPS设备提供的精确位置和时间信息,通过3G网络发送到云端。

园丁们只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园内环境数据进行监控和调整。

成立于2009年的“索伦姆(Solum)”公司,是美国斯坦福大学3个毕业生创建的。

公司强项是更高效准确的农产品抽样分析,能更精确地判断化肥的投放量,获得更好的收益。

用公司开发的两套测量工具,农户们可以自行到田野中测量土壤硝酸盐含量。

对于邮寄来的土壤样本,公司有实验室可以进行分析。

2012年,该公司获得了1700万美元的投资。

2011年,成立于美国硅谷的“农场逻各斯(FarmLogs)”公司,是一家提供农业云服务的初创公司。

该公司的业务是让农民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应用平台,把耕作方面的数据上传到平台上,公司在拿到数据后进行分析,为农作物轮作提供智能预测和优化。

农户们可以通过“农场逻各斯”的服务了解农产品价格、耕作开支、利润预测和天气等。

截至去年,全美15%的农场是“农场逻各斯”的客户,其应用者遍及世界13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

该公司发展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和免费提供服务有关,因为受到多方青睐,迄今已获得1500万美元的融资。

研究表明,中国的农业成本远高于美国,尤其是人工成本,相比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快的国家,如农业机械化的美国,农业标准化的日本,中国大多都是小农经济,农业生产过度依赖于人工,而且劳动力整体素质低,致使我国农业人工成本高。

那么,如何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成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德清,位于浙江省北部,地处长三角杭嘉湖平原腹地。

作为“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区县,近年来根据自身实际组织实施了11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3830”工程。

同时,还启动“讲道德、更健康”诚信农产品工程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应用二维码实施产品溯源。

智慧云平台基于GIS的受灾影响分析为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管理和农业灾病的远程管控、动态监测、专家会商、灾变预警和紧急指挥调度,满足省市县三级联动应急管理要求,德清县农业局积极引进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森特科技研发的智慧农业云平台。

通过以顶层设计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平台一个中心N个应用”,从而实现对农业灾害、重大动植物疫病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精准处置。

“十三五”期间,德清县以创建农村信息化示范县为抓手,积极开展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农业建设,加快农业“两区”机械、设施、智能“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计划初步建成具有视频接入、智能生产管控、产品质量追溯、农资监管执法、农业应急指挥、农机GSP定位、市场监测分析等功能的农业智慧监管系统。

据悉,托普云农为德清县打造的应急指挥系统,主要包括:应急指挥信息管理平台、应急指挥中心、基于GIS的受灾影响分析,涉及应急现场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满足各类突发事件现场的临时指挥需要。

近年来,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农业服务商托普云农紧密依托“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和“浙江省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农业应急综合指挥系统,覆盖农业“两区”、特色基地、病虫害测报点等,对德清县应对农业应急指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四、用传感器监控猪咳嗽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肉蛋奶,禽畜饲养业中与动物健康相关的大量数据,也是智慧农业实现精准化操作所必需的关键信息。

这方面典型的监测数据包括动物体温、脉搏和空间位置等,传感器对于监控动物繁殖和疾病至关重要。

例如,有母畜要产仔了,传感器会把该信息传送上网,网络再通过短信等形式发送到饲养者手机上。

欧盟对于精准禽畜饲养很重视,近年来赞助了多个项目。

如在2011年投入运营的PCM项目,旨在对猪咳嗽进行记录、监控。

该项目相比人工观察,能更早发现猪的呼吸系统疾病,便于兽医迅速介入,及早治疗。

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则通过在牛群中安装传感器,对牛的实时位置、体重、食物摄入量、甲烷排放量等进行统计,强化对牲畜行为的研究和分析。

托普云农智慧云平台应急指挥管理创立于2011年的“法尔米农”是一家专注于牲畜饲养的克罗地亚初创公司,公司CEO马特加·考匹克在克罗地亚一个农场出生和长大。

他母亲当年在管理农场时,很多数据是以大量报表的形式出现,分析数据给家人带来很多困难,于是他在大学就读时有了开发这方面项目的想法。

如今该公司帮助农户们从农场各处把这些信息收集出来,使农户们借助平板电脑获得农场每一头牛的实时信息,这些数据包括产奶量、体重、医疗护理、健康问题、繁殖等,数据用清晰明快的图表表达出来,便于农户掌握牲畜生长周期、饲料配比和投放等。

“法尔米农”公司的服务启动后不到1年,就吸引了450家农场使用,对于最多75头牛的农户,每头每月收取0.25美元,对最多600头牛的农户每头每月收取0.45美元。

更大的农场按照量身定做的计划付费。

该公司去年5月获得了410万美元的融资,目前正在雇用销售力量,准备把总部转往美国,研发工作则仍在克罗地亚开展。

五、智能灌溉滴水归田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

为解决这一问题,智慧灌溉能够通过传感器探测土壤中水分含量,根据不同作物的根系对水的吸收速度和需求量的不同,控制灌溉系统进行有效运作,从而达到自动节水、节能的目标。

“超级农作物(CropX)”也是来自美国硅谷的创业公司,其主要产品是探测土壤参数的硬件,并用软件向农民们显示有关数据,旨在建立“土壤物联网”。

该公司的硬件产品包含的重要传感器有3个,分别负责收集地形信息、土壤结构和含水量,以决定土壤对水的需求是多少。

“超级农作物”公司用移动应用客户端把云计算结果发送给农民,如灌溉地图和土壤水分状况等信息,农民也可以通过更改相应参数来计算不同区域土壤所需的灌溉量,做到滴水归田。

目前,“超级农作物”公司的产品主要在美国密苏里州、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近5000亩农田中应用,今年刚获得900万美元的融资,该公司把中国、印度和大洋洲也列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很看好这家公司。

具有创新思维的不仅仅是上面提及的创业公司,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ABB 公司(一家世界五百强大企业)也参与瓜分智慧农业这块大蛋糕。

ABB公司在西班牙马德里南部210平方公里的重要农业区推广使用“海王星”智能灌溉系统,使这片农业区的用电、用水分别比以前节省了12%和20%。

“海王星”灌溉系统由远程终端装置、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和通信3部分组成,“海王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不仅可显示远程终端装置的状态、报警、事件、报告和历史数据,还可通过短信和电子邮件进行通信,允许用户通过互联网远程接入。

六、中国的智慧农业,如何实现我们不妨大胆展望一下互联网(物联网)与现代农业充分融合的前景:未来中国农业也将全面运用互联网技术,遥感技术、土壤检测、作物选择方案、大数据、销售,只有满足新时代农民的服务需求,才能真正走得长远。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潜心12年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是以农业信息化为核心,智能硬件为基础,系统平台可集成,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创新地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在了农业领域,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