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寨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山寨及为什么会出现山寨现象: (3)
1.1什么是山寨: (3)
1.2为什么会出现山寨现象: (4)
2山寨产品的市场: (4)
2.1山寨产品的市场需求: (4)
2.2山寨产品的市场供给: (4)
3山寨产品的利与弊: (5)
3.1山寨产品的优点: (5)
3.2山寨产品的弊端: (5)
4如何对待山寨产品: (5)
4.1制定合理制度: (5)
4.2运用市场机制: (5)
山寨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山寨产品通过其低廉的价格和效仿主流品牌的手段拥有大量的
市场占有率。
本文从经济学的市场需求及市场供给方面分析了山寨产业广阔市场的形成原因,概括了山寨产品的利与弊,提出了对山寨产品的整治策略。
关键词:山寨产品;主流品牌;市场垄断
康帅傅——康师傅、SQNY——SONY、ADIDOS——ADIDAS、瓢柔——飘柔、奥利奥——奥利粤、OPPO——CPPC、白事可乐——百事可乐……在山寨风愈演愈烈的今天,无论“山寨文化”还是“山寨产品”,都深入到百姓生活中。
1. 山寨及为什么会出现山寨现象
1.1什么是山寨?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小作坊。
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占领市场,“山寨”这个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
山寨产品多模仿一线品牌产品的功能外观,甚至将品牌名改为相似的名字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山寨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日用品等不同领域。
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
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现在还发展出来“山寨爱情”等词汇,越来发展出他独特的生命力。
1.2为什么会出现山寨现象
一是IT企业就业岗位不足。
近几年IT业发展迅猛,引发了IT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大量涌现。
据悉,近几年我国各种教育渠道培养的IT业人才有上千万,但正规的IT企业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足,使大部分IT人才无法进入大型的知名的IT企业工作,使得他们选择了自主创业,然而受各种条件限制,只能走加工、模仿和改良发展的轨道。
他们针对眼下合资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因品牌效应价格高、产品更新慢难以满足普通百姓需求的情况下,瞄准这一市场,迅速加工、模仿和改良自己低价位的平民产品并投放市场。
二是经济上的原因,也是本质上的原因。
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经济泡沫;而国外资本通过垄断品牌和技术,对许多电子和技术产品漫天要价,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泡沫。
而这样的一些泡沫正是假货和仿制品的温床。
正是因为许多品牌的东西价格不反映价值,价格远在价值之上,所以才为“山寨机”提供了空间。
2. 山寨产品的市场
2.1山寨产品的市场需求
山寨产品主要是通过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及功能,并加以创新。
以手机为例,山寨手机通过抄袭手机生产厂家的产品从而节省了研发费用,加之无需缴税,其价格只有正规产品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功能方面,山寨手机整合不同优质品牌的长处,再根据平民阶层的需求,增加其他的功能,从而形成一种新产品。
相对于主流品牌产品,山寨产品虽然材质和做工会稍逊一筹,但其功能繁多、外观新潮、价格低廉从而得到中低端消费者的青睐,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另外,其外观和品牌都与主流品牌极其相似,加之功能齐全,大大满足了中低消费阶层的虚荣心理。
鉴于对昂贵的主流品牌的望而却步,山寨品低廉的价格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必然会为其赢来了广阔的市场。
2.2山寨产品的市场供给
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激励人们创新,政府运用专利法或版权法对版权进行保护,这无疑是非常应该的,但是这种保护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市场上的垄断。
在这种垄断下,源于其巨大利润的诱惑,使得资金不足没有研发条件的小厂家生产与其类似的“山寨品”来获取利益。
山寨品生产价值还集中体现在它的生产成本优势上。
与正版品的生产相比,山寨品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使用更加便宜的原材料,采用更加简捷的生产工序,使得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山寨品无须
投入研发费用,不需缴税,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企业将创业目光聚集到了生产山寨品上,使得山寨品拥有了大量的市场占有率。
3.山寨产品的利与弊
3.1山寨产品的好处
几乎所有高端的主流品牌都存在垄断现象,对于这种以垄断谋取暴利的现状,消费者根本无法改变,而山寨产品的出现正是对这一现象的冲击。
山寨产品一出现就迅速占领了大量市场,与主流品牌产品构成了有利竞争。
这不仅有效改善了垄断现象,增加了消费者福利,同时也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
3.2山寨产品的弊端
而主流品牌生产商,面对山寨产品的冲击,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基金,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必将使得科研的自主创新深受损害。
长此以往,这必将使我国的制造业处于停滞状态,最终在国际市场中逐渐衰败。
4.如何对待山寨产品
对于“山寨现象”,必须正确理解它的发展背景和出现的时代意义。
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看反面,不去认识它的正面;不能凭主观和感受对待它,而不从客观和发展角度去分析它。
只要山寨现象产生的市场基础存在,这一行为就不可能人为取消。
另一方面,山寨现象复杂多样的影响,也决定了完全杜绝山寨现象本身,也就同时消除了它可能带来的好处。
因此,政府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把山寨现象的负效应控制在最低水平。
4.1制定合理制度
修改过时的规章制度可以说是一项重要手段。
诚然,法律法规的漏洞是导致山寨现象的重要因素,其实,不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保护版权的规章制度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这些过时的制度规定,助长了市场垄断,甚至是过度的垄断,高额的垄断利润衍生出大量的模仿、盗版。
4.2运用市场机制
合理运用市场机制也是一种降低山寨现象负效应的有力举措。
如果说垄断产生山寨现象,那么从这种意义上讲,运用市场竞争来反垄断已经是大势所趋,因而用竞争来降低山寨负效应也可能成为政府的优选策略。
我们可以通过合法手段,使国有正规生产商生产大量价格低廉、质量合格的产品投放市场,与山寨产品构成有利的竞争,久而久之,必然会对山寨产品形成正面的引导,使其发展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