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三、算数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⒈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衡等于零,即:
Σ(x x) 0
( x x ) f 0
⒉如果对每个标志值加或减一个任意数A,则算术平均数 也要增加或减少那个A值 ( x A) x nA x A n n n ( x A) x A n
1 1 1 1 4 2 4 6 8 1 1 1 1 4 2 4 6 8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一、简单调和平均数 ——适用于总体资料未经分组整理、尚为原始 资料的情况
m XH 1 1 1 1 X1 X 2 Xm X
调和平均数的应用
m 1 Xm
解:
XH
9710 700 1400 10 14
9710 件 12.1375 800
即该企业该日全部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为 12.1375 件。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三、由相对数计算平均数
mi 比值 X i fi
X
m f
※ 注意区分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二、算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 ——适用于总体资料未经分组 整理、尚为原始资料的情况
X 1 X 2 X N X N
X
i 1
N
i
N
式中: X 为算术平均数; N 为总体单位总数; X i 为第 i个 单位的标志值。
H
X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的应用
【例】 某企业某日工人的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 各组工人日总产量(件)
X
10 11 12 13 14 合计
m
700 1 100 4 560 1 950 1 400 9 710
计算该企业该日全部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X
i 1 m i 1
m
i
fi
i
f
10 70 14 100 70 100
9710 12.1375 (件) 800
若上述资料为组距数列,则应取各组的组 说 中值作为该组的代表值用于计算;此时求 明 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其真值的近似值。
第五章 平均指标
分析:
式中: X H 为调和平均数; m为变量值 X i 为第 i 个变量值。 的个数;
m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二、加权调和平均数 ——适用于总体资料经过分组整理形成变量数 列的情况
XH
m m1 m2 mm mm 1 m1 m2 m X X1 X 2 Xm
四、算数平均数的特殊应用
(三)是非标志平均数 是非标志 指总体中全部单位只具有“是”或“否”、 “有”或“无”两种表现形式的标志,又叫交 为研究是非标志总体的数量特征,令 分组 具有某一属性 不具有某一属性 合计 单位数
N1 N0
N
替标志。
变量值 1 0 —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四、算数平均数的特殊应用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三、算数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3. 如对每个标志值乘以或除以一个任意值A,则平均数也 要乘以或除以那个A值。 乘以A:简单算术平均数:
Ax x /A n
x A A 除以A:简单算术平均数: x n
4. 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即:
计算该公司该季度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第五章 平均指标计划完成 实际产值m X 分析: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计划产值 f 程度 三、由相对数计算平均数
【例A】某季度某工业公司18个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计划完成程度 组中值 企业数 计划产值 (﹪) (﹪) X (个) (万元) f 85 2 800 90以下 Xf 0.85 95 8003 2 500 90~100 1.15 4400 100~110 105 10 17 200 f 8003 4400 115 4 400 110以上 18 24 900 合计 26175 —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二、算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 —经过分组整理形成的变量数列
X 1 f1 X 2 f 2 X m f m X f1 f 2 f m
X Xf
X
i 1 m i 1
m
i
fi
i
f
f X
f
f
式中: X 为算术平均数; f i 为第 i 组的次数;m 为组数;
2005年 1800 750 450 3000
2006年 2400 640 160 3200
2005年 1800 1500 1350 4650
2006年 2400 1280 480 4160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Xf 解: 2005 年产品平均等级 f Xf 2006 年产品平均等级 f 4650 1.55 3000 4160 1.3 3200
(三)是非标志平均数 【例】某厂某月份生产了400件产品,其中合格品380件, 不合格品20件。求产品质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己知N 400件,N1 380件,N 0 20件, N0 N1 380 20 则P 95 ﹪,Q 5﹪, N 400 N 400 所以有: X P P 0.95
X
【例2】
X
i 1 m
m
i
fi
决定平均数 的变动范围
i 1
fi
起到权衡轻 重的作用
成绩(分)
人数(人) 甲班 乙班 丙班
60
100
39
1
1
39
50
50
平均成绩
61
99
80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例3】某班统计学成绩资料如下,计算平均成绩:
各组学 生人数 fi 8 20 24 各组总成绩 组中值xi fi*xi 55 65 75 440 1300 1800
X i 为第i 组的标志值或组中值。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例1】某企业某日工人的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
X
工人人数(人)
f
10 11 12 13 14 合计
70 100 380 150 100 800
计算该企业该日全部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解:
X
第一节 平均指标的基本理论
四、平均指标的种类
㈠ ㈡ ㈢ ㈣ ㈤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数值平均数
位置平均数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一、算数平均数的基本形式
总体标志总量 平均数 总体单位总数
例:
算术
直 接 承 担 者
工资总额 平均工资 职工人数 总成本 平均成本 总产量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一节 平均指标的基本理论
二、作用
1、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将同类现象的一般水平在不同 的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比较。
2、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 估计、推算其他有关指标。 3、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客观规定性。
三、特点
1、总体同质性 2、数量抽象性 3、一般代表性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二、算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例】 某售货小组5个人,某天的销售额分别为520元、600元、
480元、750元、440元,求平均每人日销售额。 解:平均每人日销售额为:
X X N
520 600 480 750 440 5 2790 558元 5
2 ( x x ) 最小值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三、算数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5. 两个独立的同性质变量代数和的平均数等于各 变量平均数的代数和。
(X Y) X Y
6. 两个独立的同性质变量乘积的平均数等于各变 量平均数的乘积
x y x y
第五章 平均指标
合计
—
—
100
450
420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解:
Xf 甲企业平均分 f Xf 乙企业平均分 f 450 4.5(分) 100 420 4.2(分) 100
计算结果表明,两企业产品综合质量评判,平均说来 甲企业略高于乙企业。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二节 算数平均数
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统计学
statistics清Leabharlann 大学出版社第五章 平均指标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和习题演算,掌握平均指标 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了解平均指标的计算原则和 分布特征。 第一节 平均指标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算术平均数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第四节 几何平均数 第五节 位置平均数 第六节 平均指标的应用
Xf f
m 1 Xm
己知 X、m, 采用加权调和 平均数公式
己知 m、f ,采用基本 平均数公式
己知 X、f , 采用加权算术 平均数公式
第五章 平均指标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三、由相对数计算平均数
【例A】某季度某工业公司18个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