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形势的变化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形势的变化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形势的变化。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发生了有利于盟军的巨大变化:A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反攻;B.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后攻入意大利半岛;意大利于同年9月投降并于10月对德宣战;C.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也已转入攻势。

整个战争形势发生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转变。

早在1941年7月,苏联就正式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

D.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为在西欧登陆进行准备。

5月和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先后在华盛顿和魁北克会议上商定,盟军于1944年在西欧登陆,以配合苏军实施战略反攻。

11~12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正式商定,1944年5月由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同时在法国南部进行牵制性登陆。

盟军为什么要在诺曼底登陆?那里的形势如何?
盟军把在法国西北部登陆的地点选择在诺曼底地区,是考虑到英吉利海峡、诺曼底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德军的布防等各方面情况而作出的决定:
A.这一地区沿海地势开阔,可同时展开26至30个师,距英国西南海岸各大港口也较近,便于运输部队和给养装备。

B.诺曼底海滩得到康坦丁半岛的屏护,不会受到来自西部常有的暴风的影响。

C.此外,它处于从英格兰起飞的战斗机掩护航程内。

其两翼有足够的出击港口。

D.希特勒为防止英美在法国登陆,早在1942年9月就下令在英吉利海峡的西班牙和法国海滨修建起一条被称为“大西洋壁垒”的防线。

这条“大西洋壁垒”长达2500英里,重点设防诺曼底和加莱(英吉利海峡最狭窄的地段),其
中加莱是布防中的重中之重,他们预料盟军会把这里作为主攻的方向。

就横渡英吉利海峡来说,加莱一带确是最理想的登陆点。

这里不仅是两岸间隔最窄的地带,而且加莱对岸英国还有一系列的良港。

因此把加莱作为登陆的地点是极为困难的,而且登陆攻击的一方即便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但由于登陆初期的兵力十分有限,因而对于攻击敌方重兵设防地区是很难成功的。

盟军是如何准备的?为什么会遇挫
盟军的准备工作主要围绕着“如何使德军认为盟军将在加莱登陆”、“如何使德军在盟军登陆的D日疏于防范”两大问题进行。

具体作法如下:
A.集结军队:为确保诺曼底登陆战成功,盟军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准备工作。

截至登陆日为止,盟军共集中37个师(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4个空降师),总计287.6万人。

海军作战舰艇530余艘,运输船9000余艘,其中登陆艇4000艘。

B.制定行动时间:艾森豪威尔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是登陆日D日的选择,根据潮汐和月光情况基本符合三军作战要求的日子在6月上旬只有5、6、7三日,他原选定6月5日为D日。

然而6月初风浪颇大,在6月3日和4日两天中,气象预测是非常的不利,所以他决定把攻击行动顺延了24小时,即6月6日。

6月4日晚,气象主任斯泰格上校报告说:从6月5日夜间开始,天气可能突然短暂变好,到6月6日夜间,很快又要变坏。

鉴于天气情况有变,是于6月6日行动,还是继续延期?艾森豪威尔逐一向他的将军们征求意见。

艾森豪威尔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斩钉截铁地说:“好,让我们干!”
1944年6月5日晚,英吉利海峡风狂雨暴,但气象部门预测到次日风雨就会减弱。

盟军统帅部当机立断,决定如期发起登陆作战。

C.炮火准备:登陆诺曼底盟军在登陆前对敌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轰炸。

在打击目标上,艾森豪威尔的副帅英国空军上将泰德主张重点轰炸运输线,而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主张轰炸综合石油工厂。

艾森豪威尔最终采纳了泰德的意见。

3月30日,泰德的建议正式开始执行,盟军轰炸机集中打击铁路、公路、桥梁。

到盟军登陆日,一共投下了66000吨炸弹,德军的铁路运输量已下降百分之五十,巴黎和法国海岸之间的24座桥梁中的18座被毁、3座停用。

此外,盟军飞机也对德军海防工事、雷达站和飞机场发动了普遍的准备性攻击。

D.执行代号为“坚毅”的诱骗计划:盟军最高司令部还采取了一系列迷惑德军的措施。

在紧靠法国北部的多佛尔地区进行军事演习和假集结,发出大量电讯,故意让美军名将巴顿在英国肯特郡惹人注目的地方抛头露面,致使德军统帅部误以为盟军渡海作战的司令部和军队集结在多佛尔地区。

此外,盟军还利用两面间谍和中立国家的电台提供和散布大量假情报等等。

E.实行电子战以迷惑德军:6月5月夜间,“海王”行动开始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地展开了,几千艘参战舰艇载着首批登陆的十几万大军在黑夜中涌向海峡对面。

同时,电子战也开始全面实施。

盟军的第一步措施是要阻塞德军沿海雷达的信道,为此,盟军除对各主要雷达站进行了重点空中轰炸以外,还使用了20架装有大功率“轴心”干扰机的飞机在18000米的高度上沿着英国南部沿海不停地飞行,阻止仍在工作的雷达对接近诺曼底的舰船编队的探测。

为牵制德军部署在加莱的主力部队,一支“模拟舰队”也离开多佛尔附近的各港口,开始航渡。

这支舰队由很多小船组成,船上装着特制的金属板,后面拖着浮标和涂敷着金属膜的气球,这些模拟物暴露在德军雷达的电磁辐射中,在德军雷达屏上产生了与
大军舰一样强的回波。

一些空中的飞机同时投入大量干扰物和箔条,制造了一支模拟的“护航舰队”。

关于盟军在登陆时为何受到重创,原因在于:
A.希特勒一方拥有号称“大西洋壁垒”的防御带,防御带从挪威一直绵延至西班牙,由一万五千个相互支撑的混凝土火力点组成,30万人把守。

希特勒在1943年11月作出了盟军将进攻的判断后,又任命隆美尔为“特种任务集团军群司令”,率两个集团军屯驻于纵深地带,负责机动防御。

到1944年春天,德军在西线总共集结了58个战斗师和7个装甲师。

德军重兵把守,是以逸待劳。

B.而盟军是在恶劣天气渡海作战,困难较大。

盟军登陆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A.登陆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出敌不意出;B.压倒敌人的优势火力;C.侧翼的接应作战;D.登陆空军协同作战;E.建立人工码头;F.快速有效的后勤物资补给。

诺曼底登陆战背景
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反攻;
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后攻入意大利半岛;
意大利于同年9月投降并于10月对德宣战;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也已转入攻势。

整个战争形势发生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转变。

早在1941年7月,苏联就正式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

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为在西欧登陆进行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