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里不能成材,人不也是这样吗?好男儿志在四方。
后来在母亲的支持下游历名山大川。
现在我们出了故居,对门就是仰圣园,是江阴市政府为了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而建造的。
2001年建成开放。
仰圣园是以《徐霞客游记》碑廊为主体的景点,介于故居和晴山堂之间,将故居和晴山堂融为一体。
仰圣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园内水面开阔,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环湖有曲廊、水榭、扇轩、廊桥以及厅、亭等仿明式建筑。
格调简洁朴素,布局爽朗雅致,体现了徐霞客“一介布衣”的身份和学养深厚的文化氛围。
我们走进长廊就看到《徐霞客游记》就镶嵌与曲廊之中。
碑廊以《徐霞客游记》中的名段佳句作为主体碑文,由总序、游记、俯录、后记四部分组成。
由作家艾若撰稿,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等书写,启功、沈鹏作诗代序。
书写碑廊的书法家阵容强大,代表了当今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
1 2篇二: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这座“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无锡。
我姓郭,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
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无锡的情况。
无锡,被称为“太湖明珠”,因濒临美丽的太湖而名。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西望南京,北依长江,南接浙皖,中抱太湖,京杭大运河贯通市区。
无锡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632.70平方公里,下辖七区(锡惠滨崇南北新)二市(江阴宜兴)。
全市人口438.58万。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据说3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陕西歧山姬姓部落发展壮大,当时的周太王想把王位传于三子季历(周文王之父),但当时的传统是长子继承制,于是泰伯、仲雍为了成全父亲意思,假托为父亲采药终南山,主动让贤来到了江南梅里(今无锡梅村),带来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业和文化技术,建立句吴国,开创了吴文化。
历时600多年,直到24世吴王阖闾才迁都姑苏。
春秋时吴国崛起,演义了一段吴越争霸的悲壮历史,卧薪尝胆、范蠡西施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就产生于此。
泰伯庙和泰伯墓,成为吴姓后人祭祖寻根的地方。
各位游客,您知道无锡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吗?相传周朝年间时,无锡锡山发现了锡矿。
当时的人们把锡作为冶炼青铜器的原料,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渐减少。
公元前224年,有人在锡山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
“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关于无锡还有个趣谈。
王莽新政时期,大改郡县名称,而且喜欢颠倒原意,就把无锡改为有锡,后来到东汉时期又改了回来。
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起源地。
众所周知,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起源地,历来就有重商、亲商、安商的传统, 16世纪初“三大码头”,无锡布码头、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
19世纪中期,“中国四大米市”之首(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20世纪初,民族工商业界代表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在家乡兴办了中国较早的一批民族工业企业,他务实的思想推动了无锡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当时无锡被称为“小上海”。
建国后,无锡人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现在已经跨入了全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的行列,在全国率先跨入小康。
另外,无锡有很多旅游特产,比如太湖三宝:银鱼白鱼白虾蟹。
比如土特产假大空:惠山泥人、无锡酱排骨、无锡油面筋等等。
无锡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集江、河、湖、泉、洞、园之美于一体,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无锡第一美是山水美。
太湖之美自不必说,还有乾隆称之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郭沫若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无锡第二美是园林美。
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寄畅园,锡惠公园,赏梅胜地梅园。
无锡第三美是人文古迹美。
吴文化,泰伯庙、南朝南禅寺、明代东林书院,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故居,晚清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钦赐第(观巴黎蜡人馆)、现代学者钱钟书故居、徐悲鸿纪念馆等。
无锡在巩固发展传统风景旅游的同时,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号称“东方好莱坞”的太湖影视城、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包括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一批集影视、文化、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新景点。
使游客们在观赏太湖山水秀色的同时,又领略了中国古典名著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无锡是个好地方!现在我们来到了这座温馨美丽的城市,请调动您的思维,展开您的想象,随同我去体验吧!篇三:导游第一篇江苏概览第一章地理特征1.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居长江.淮河下游.北接山东.南邻上海市和浙江省.西连安徽省.东濒黄海.大陆海岸线近1000千米2. 清代康熙六年 1667年 设江苏省.范围大致和现在的相似.取当时的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合称而得名.简称苏.3. 江苏省总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全省总人口7438万人 全省平均每平方千米约725人.密度居全国各省之首4. 全省设13个省辖市.即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5. 江苏省是我国地势最地平的省.比例之大.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一位6. 江苏省的平原包括徐淮平原.里下河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7. 里下河平原地处于江苏北灌溉的总渠.通扬运河.里运河.串场河之间素有锅底洼之称8. 江苏省的低山丘陵和岗地集中于分布西南部和北部.面积占全省总面积14.3%,比例之大.在全国各省区中仍居首位.9.黄海之滨的云台山的主峰玉女峰海拔625米.为全省最高峰10. 江苏省素有“水乡江苏”之称 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2900多条 全省有大小湖泊290多个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列的太湖和洪泽湖 另外.还有阳澄湖.滆湖.高邮湖.骆马湖.长荡湖等.全省有水库.塘.坝1100多座.其中著名的天目湖就是其中之一11. 江苏全国内陆水域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的省12. 江苏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别属于沂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13. 太湖平原.也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如昆山市的周庄.吴江市的同理.苏州吴中区的甪直14. 江苏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和杂粮.15. 全省形成了太湖.宁镇扬和里下河等三个农业区为重点的稻麦和油菜籽的生产基地.以沿江和沿海两个农业区为重点的棉花生产基地.以徐淮农业区为重点的小麦和旱谷的生产基地16. 宜溧山地.云台山.老山等是省内重要用材林基地.太湖流域是全国三大蚕桑基地之一.17. 吕四渔场和大沙渔场是我国重要的渔场.吕四港是我国著名的渔港18.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三大新星产业规模化.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冶金.轻工材料三大优势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品牌化19. 有色金属加工能力居全国之首20. 江苏乡镇工业总体水平.规模居全国各省区之首21. 内河通航里程居全国之首.南京港.镇江港.南通港和由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三港合一。
连云港是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22. 全省电话的装机及时率.移机及时率.平均装机的时间.名列全国第一第二章历史述要1. 石器文化划分为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
2. 旧石器文化的石器以就地取材 直接或间接打砸石块、石片为特征 加工粗糙、简单 新石器文化的石器则以加工为主要特征 制作比较精细3. 江苏省代表性的旧石器文化是下草湾人石器文化和汤山猿人下草湾人 泗洪县双沟镇东南8千米下草湾人引河北岸 距今70万年汤山猿人 南京江宁区汤山镇西南1千米的雷公山北坡葫芦洞内 距今50多万年4.新石器文化遗址 青莲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良渚文化青莲岗 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东北25千米的青莲岗 距今约6000年北阴阳营 南京市鼓楼岗西侧北京西路和云南路口距今约6000年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良渚镇 距今约3700~5000年5.吴国的建立可追溯到商代末年周太王的长子太伯 泰伯 、二弟仲雍南下 他们从中原迁往长江下游的江南 在无锡、常熟一代定居泰伯在梅里筑土城 建立句吴国 此为吴地最初的都邑。
今无锡市鸿山和梅村乡还保存着泰伯墓和泰伯庙 常熟市虞山尚存仲雍墓6.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登上王位。
为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公元前514年阖闾派伍子胥重建都城 决定迁都姑苏 史称“阖闾大城” 苏州的前身 阖闾大城奠定了今日苏州城发展的基础 苏州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7.越国原是楚国的属国 越王勾践即位 吴国乘机攻越 吴军大败 阖闾重伤而死 他的儿子夫差即位 夫差为了称霸中原 开凿邗沟 沟通江淮运输 并在今扬州蜀岗上筑邗城前身8.徐市即徐福 秦代方士 今连云港赣榆县人 他是我国出使日本最早的使者 中日文化交往的始祖。
被日本人称为“农耕之神”“纺织之神”日本留有徐福登陆地 徐福墓 徐福碑。
连云港赣榆县金山乡徐福村建有村碑和徐福祠9.刘邦 字季 江苏徐州人 刘邦登基称帝 统一中国 开创了汉朝10. 项羽 名籍 楚国下相 今宿迁人 宿迁 项王故里11. 韩信 楚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 江苏淮安人 与萧何、张良并成为“兴汉三杰”12. 汉文化三绝 徐州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13. 江苏三宝 徐州汉画像石、南京丹阳南朝陵墓石刻、苏州明清古典园林14. 东吴于公元229年定都建业 开创南京建都史 之后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15.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 同年九月定都建业 琅琊王司马睿即位于建康 史称东晋16. 王氏家族书法二圣 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儿子小书圣王献之17. 南朝佛教兴盛的原因有二 一是由于长期以来 战争频繁 灾祸死亡随时可能降临 人民惶惶不可终日 而佛教因果报应之说 使人们得到慰藉 二是佛教有劝善的说教 南朝各代都是短暂时代 统治者也为无常的命运担忧 因而大力提倡佛教18. 梁武帝本人四度舍身同泰寺做和尚 被人称为“菩萨皇帝”19. 南京栖霞寺、灵谷寺 苏州寒山寺、保圣寺、扬州大明寺、天宁寺 镇江鹤林寺、金山寺都是始建于六朝的佛寺20. 鉴真东渡的意义 1唐代扬州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成为江苏历史上继徐福东渡之后又一次重要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 2鉴真东渡 从表面上看是传播佛法 实际上是以僧团的组织形式 把唐代高度成熟的文化艺术精华传播到日本 促进了日本历史文化的发展 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有关景点 奈良的唐招提寺 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完整的建筑 、扬州大明寺的鉴真纪念堂、张家港市黄泗浦的鉴真东渡纪念经幢21. 南唐政权经历三主 共39年 先主李昪 中主李璟 后主李煜。
李昪葬于钦陵 李璟葬于顺陵 称为南唐二陵 位于南京南郊祖唐堂山22.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 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同年改应天府为南京 这是古金陵称为南京的开始 也是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23. 建文元年 燕王朱棣在北平以“靖难”为名 借口“日边有乌云” 皇帝身边有小人 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向南京发兵 史称靖难之变。
建文四年 朱棣在南京称帝 史称明成祖 年24. 明初的洪武、建文、永乐三朝 共53年定都在南京25. 永乐年间在国子监编的【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26.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也是江苏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 2.郑和下西洋 比世界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航线 还要早半个世纪27.郑和本姓马 名三保 出身云南回族家庭 祖父和父亲只获得过“哈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