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_____b_____曲线,该曲线与 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环__境__阻__力__(资__源__或__空__间__有__限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 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5_5_亿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 是原来的__1_._9_6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
获能量最多
选最短食物链 按×20%计算
获能量最少
选最长食物链 按×10%计算
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
需最多能量
选最长食物链 按÷10%计算
需最少能量
选最短食物链 按÷20%计算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2.能量传递效率的有关“定值”计算 (1)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而需按具体数值 计数。例如,在食物链A→B→C→D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 的能量为M,则D获得的能量为M×a%×b%×c%。 (2)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多种生物获得能量,且各 途径所获得的生物量比例确定,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合并。 3.具有人工能量输入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人为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是该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但却不是从上一营 养级流入的能量。如求第二营养级至第三营养级传递效率时,应为第三营养级从第 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包括人工输入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 括人工输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100%。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3)可假设原来所供养的人为X,改变膳食结构后可供养的人为Y,则植物的总
能量为12X÷10%+12X÷10%÷10%(改善之前),45Y÷10%+15Y÷10%÷10%(改善之后),
而改善之前和之后植物的总能量不变故
1 2
X÷10%+
1 2
X÷10%÷10%=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等级考加强课(15)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 算
栏 目 导
航
01
典例感悟
02
备考提炼
03
应考演练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01
典例感悟
(山东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 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03
应考演练
1.(2020·山东临沂月考)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 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 kJ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 ( A )
A.550 kJ C.400 kJ
B.500 kJ D.100 kJ
解析 设丙的能量为x,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 0.5÷(10%)3 = 500(kJ) , 经 丙 → 戊 → 庚 传 递 到 庚 的 能 量 为 0.5 kJ , 则 需 要 丙 0.5÷(10%)2=50(kJ),即丙最少含500+50=550(kJ)的能量。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2.(2020·山东实验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1/2来自乙,
1/4来自丙,1/4来自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
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戊体重增加20 g,需要消耗植物
( C)
A.1 125 g
B.1 600 g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__环__境__污__染__(_环__境__破__坏__、__生__态__破__坏__)、__资__源__短__缺__(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降__低__、__可__耕__地__减__少__)__ 。 如 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__c___曲线。
4 5
Y÷10%+
1 5
Y÷10%÷10%两侧分别提取出X和Y,然后求XY即可。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02
备考提炼
1.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1)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2)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少。具 体计算方法如下:
C.2 000 g
D.6 500 g
解析 甲为生产者,戊共有以下食物链:①甲→乙→戊,戊增加20 g×1/2=10 g,需要乙10×5=50 g,需要甲50×10=500 g;②甲→丙→戊,戊增加20 g×1/4= 5 g,需要丙5×5=25 g,需要甲25×10=250 g;③甲→丙→丁→戊,戊增加20 g×1/4=5 g,需要丁5×5=25 g,需要丙25×5=125 g,需要甲125×10=1 250 g, 故共需要甲500+250+1 250=2 000 g。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3.如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
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C)
A.y=90ax+10x
B.y=25ax+5x
C.y=20ax+5x
D.y=10ax+10x
解析 由题干中的“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动物 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 a)x÷20%+ax÷20%÷20%=y,即y=20ax+5x。
第1轮 生物
返回导航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人类对环境过量索取对环境的影响,第一个空为开放式 答案,学生正答率应该是比较高;第二个空接着第一个空而来,环境恶化,反过来 影响人类自身生存,使环境容纳量降低,人口数量下降。
(2)a和b两条曲线分别为生态学中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生物圈这个环境 空间与资源决定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b曲线,而对于第二个空问的 就可转化为S型曲线与J型曲线增长的区别,相对较易;在K/2时环境阻力最小,故 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110/2=5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