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音乐介绍
音乐成就特点
• 等质性:被海域包围着的岛屿上,有共同的生态 环境,演奏音乐的场合相似,制作乐器的材料相 同,所以,音乐的风格、样式相似相通,乐器形 状有许多共同性的特征,因此,形成了大洋洲音 乐整体上的等质性。并且这种等质性在不同的时 代有不同的特征。 • 多样性: 1、不同的岛屿间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 性,成为产生音乐文化细微差别的契机。 2、也 有许多与森林生活相适应的音乐体裁形式、乐器 种类和乐器形态、演唱演奏的风格特点。 3、各 大国的殖民统治,使各个岛屿的音乐、舞蹈等各 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二、音乐体裁形式
音乐体裁类别: 从表演形式看,可以明确地 区分为:由集体来完成的 艺能,如:合唱、合奏、 群舞;由一个人表演的独 唱、独奏、独舞。从社会 习惯看,男女各自分别保 留着独立的曲目。 另外,对声乐的重视程度胜 过纯器乐;让复数声部重 叠歌唱的多声性织体,在 许多岛屿上都得到广泛流 传。例如:在波利尼西亚, 原来就有多声部合唱;在 密克罗尼西亚的一部分地 区,可以听到不同旋律同 时重叠交错在一起的对位 性多声歌唱。
大洋洲音乐文化
大洋洲广阔的海域成了他们 自由驰骋的天地,是他们理 所当然的居住环境。正是在 这种被海域包围着的岛屿上, 有共同的生态环境,演奏音 乐的场合相似,制作乐器的 材料相同,所以,大洋洲音 乐的风格、样式相似相通, 乐器形状有许多共同性的特 征,因此,形成了大洋洲音 乐整体上的等质性。大洋洲 音乐文化区原住居民的音乐 审美特征是:追求崇高自然 的音乐美。 音乐内容、体裁形式、旋律节奏音阶、乐器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
一、音乐内容
作为海洋民族的大洋洲的人们,有很多以航海术、祖先 居住的岛屿情况以及渔业生产、皮艇制作技术知识等为歌 词内容的歌唱; 居住在内陆地区的人们,则以山川、河 流、森林、沙漠等环境、在这类环境中经历过的狩猎采集 生活、以及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为主要歌唱内容; 渔民、 山民都把动植物和先祖之灵当作无法替代的守护神来进行 神格化。 在维护社会组织上,明显地表现出像法律那样的作 为一种必要的行为规范,所以,产生了许多以神话传说和 历史事实相混杂的故事作为歌词来歌唱的曲目;把史实原 原本本地表现出来,或者是故事性地进入角色歌唱,在仍 然流传的摇篮曲中可以典型地看到。慢慢地、舒畅地发声, 反复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的旋律型,展开着历史故事,成 为在线条性的时间流动中来解释历史的最好说明。
பைடு நூலகம்
五、旋律、节奏、音阶
在大洋洲的各种音乐中,旋律型和节奏型几乎都以规范化的模 式被传承下来。所谓“作曲”,是从对该音乐模式填上怎样的歌 词为好这一意义上考虑的。即使不能理解歌词,听众一听到旋律 就能认定它所属的类别。因此,全部歌唱的曲目是随着歌词创作 而不断增加的,经常看见把时事性话题立即编成歌词来歌唱的情 况。 大洋洲的音乐中,还经常把乐音分成各种类型来运用。例如: 级进滑奏和滑音唱法,明确按阶梯状音高排列的音阶等,适应于 音乐的种类来区别使用。 多声歌唱中的平行唱法,例如:两个声部之间,以2度、3度、4 度、5度、6度、8度间隔来平行歌唱,在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 亚的多声音乐中常常出现。 在以什么样的音程来构成音阶方面,不同的岛屿,或者是同一 岛屿的不同文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其音律,以平均律居多, 但是使用微分音程和扩大音程也成为决定个人风格和地区风格的 一个因素。
大洋洲民族音乐舞蹈
三、音乐歌词形式
旋律节奏音阶: 在大洋洲的各种音 乐中,旋律型和节 奏型几乎都以规范 化的模式被传承下 来。因此,全部歌 唱的曲目是随着歌 词创作而不断增加 的,经常看见把时 事性话题立即编成 歌词来歌唱的情况。
四、乐器
乐器: 各地的乐器, 在材料和构 造上所显露 出来的细微 不同,给大 洋洲的音乐 带来了音响 世界多样性 的特征。大 洋洲的乐器 中,最重要 的是体鸣乐 器。
六、关于拍打身体的声音
作为构成人为音响世界的一种 素材,有效地运用拍打身体的声 音,也是大洋洲音乐的一大特色。 这还与一个人同时兼具舞蹈家和 音乐家的双重身份有关。 两手互相拍打,不仅是自己的 手,也包括拍他人的手。另外, 膝、大腿的内侧和外侧、胸、腕、 肘的凹处等,用手掌拍击时,手 的形状可区别使用平手和凹手的 打法,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音色。 这些声音,有时由一个人的手拍 打出来,更有效果的是许多人一 齐进行身体的打奏,把声音合在 一起,展开一丝不乱的舞蹈动作。 这些身体打奏,是从节奏、音色 组合、舞蹈动作等方面被类型化, 而具有形成风格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