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墩柱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墩柱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目的21.3适用范围2二、工程概况22.1工程简介22.2水文地质条件22.2.1水文22.2.2地质条件32.3施工平面布置图32.4施工准备4三、施工工艺43.1施工工艺流程43.2施工方法53.2.1施工准备53.2.2搭设脚手架53.2.3钢筋施工63.2.4模板安装63.2.5混凝土施工73.2.6混凝土养生、拆模83.3施工注意事项8四、施工计划84.1施工进度计划84.2材料及设备计划94.3劳动力计划9五、危险因素分析105.1危险源辨识105.2单元预警划分12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96.1组织保障196.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96.1.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206.1.3安全管理措施216.2技术措施236.2.1脚手架搭设、拆除安全技术措施236.2.2模板安装、拆除安全技术措施246.2.3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56.2.4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256.2.5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266.2.6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276.2.7季节性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7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276.2.8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9 6.3监测监控措施306.4安全应急措施306.4.1总则306.4.2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326.4.3预防预测336.4.4应急响应346.4.5应急终止386.4.6应急保障39七、安全检查和验收417.1检查方法417.2检查内容427.2.1劳动纪律安全意识427.2.2现场作业检查427.2.3现场防护设施检查427.2.4现场用电安全检查427.3程序验收42八、安全验算及相关图纸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支架安全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8.2相关图纸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墩柱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38省道宁海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第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38省道宁海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第2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4)涉及的相关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T/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组合钢模技术规范》(GB50018-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规范》(JGJ80-9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

(5)上海城建集团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的安全管理文件要求。

1.2编制目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墩柱施工顺利进行,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确保施工质量及创优目标的完成。

1.3适用范围适用于38省道宁海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第2标段桥梁墩柱施工。

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38省道宁海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第2标段,起止桩号YK8+000~YK16+200线路长为8.2km,桥梁工程主要为8座大桥、6座中小桥。

在桩号YK9+550上跨S38、在桩号YK9+033下穿甬台温铁路。

本工程共有圆柱型桥墩349个,桥墩柱径有Φ1.2m、Φ1.5m、Φ1.6m,墩柱直径有Φ1.0m、Φ1.1m和Φ1.4m,墩柱最高为9.6m。

2.2水文地质条件2.2.1水文本工程位于沿浙南沿海丘陵平原及浙南中山区交叉地区。

路线起点位于欧江南岸海积平原,随后在仰义--郭溪段以隧道穿越低山丘陵;路线中段沿条带状海积平原及中低山坡麓南行。

路线南段穿越开阔的飞云江海积平原,最后路线折向东穿越低山丘陵哑口进入地势低洼平坦、水网密布的滨海海积平原。

其中,低山丘陵区主要以火山碎屑岩为主,高程大多低于300m,外形舒缓,表部残坡积层发育,坡麓出厚度较大,以风化剥蚀作用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居次要地位。

沿线断续分布,山坡坡脚一般在20~35°左右,植被覆盖良好。

平原堆积区分布范围较大,大部分为由古海湾淤积而成得海积平原。

地势平坦低洼,标高仅3~7米,河网密布,略向海域倾斜。

上部沉积厚层海积淤泥质土。

路堑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水量贫乏。

2.2.2地质条件瑶山大桥位于沟谷平原区及丘陵斜坡,万全枢纽主线桥及匝道桥所在区域属海积平原区,平原区表面分布厚1m左右的软塑-可塑状黏土硬壳层,地基中上部为流塑状淤泥层厚度一般在22~32m,工程性质较差;下部为黏土层,黏土为软塑~可塑状,工程性质一般厚度在33~48.5m,基岩埋深在48.5~96m,变化大,岩性为凝灰岩,全风化层呈土状,厚度一般1~5m,工程性质一般;强风化岩呈碎块状,岩体破碎,岩块较硬,厚度一般1~3m,工程性质较好;中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

2.3施工平面布置图2.4施工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复核,做好质量、安全、环保技术交底工作;(2)通过招标选择具有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队伍,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3)做好各种施工原材料的自检、送检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提前做好组合钢模、脚手架等周转材料的采购或租赁。

三、施工工艺3.1施工工艺流程3.2施工方法3.2.1施工准备(1)做好上道工序的自检、报检工作;(2)由测量队测放出墩柱中心或轴线位置;(3)完成场地平整,保证施工临时用电、用水的供应;(4)做好施工材料、机具的进场及验收工作。

3.2.2搭设脚手架墩身施工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

脚手架钢管、扣件必须进行现场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准入使用。

1、地基处理用宕渣或砂卵石土回填基坑至系梁顶或钻孔桩顶并夯实,在基础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排水,保证地基稳定。

铺垫木板或脚手板上,木板厚度不小于50mm,将垫板及墩台身垂直放置。

2、脚手架搭设搭设顺序:在地基上做好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安装立杆并及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设临时支撑→重复安装大横杆、小横杆→接立杆(超过6m)→设剪力撑→重复安装大横杆、小横杆→防护栏杆→铺设脚手板、脚挡板、安全网。

在墩身四周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拼装应考虑墩身模板安装时的空间,脚手架步距1.8m,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

剪刀撑每一个面必须设置一组。

在墩身施工作业面层,必须搭设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应满铺脚手板,操作平台临边维护栏杆高度为1.2m,四周设挡脚板,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

人员上下采用专用爬梯。

安全网挂设要严密,用塑料篾或铁丝绑扎牢固,每个网眼必须穿绳,两网连接处应绑扎在同一杆件上,安全网挂在立杆内侧。

在施工层下方按要求设置平网,平网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3m。

3、脚手架拆除拆除顺序:安全网→脚挡板→防护栏杆→剪力撑→脚手板→连接杆→大横杆→小横杆→立杆,自上而下拆除,不得采用踏步式或上下同时拆除作业。

拆除时设专人指挥警戒,钢管及扣件分类堆放,严禁乱抛乱放。

3.2.3钢筋施工墩柱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成型,检验合格后采用专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利用汽车吊进行安装,起吊部位应设起吊扁担,减小钢筋骨架的变形。

钢筋骨架安装时控制好墩柱钢筋的中心位置和垂直度。

在钢筋笼内缆风绳对钢筋骨架进行固定,防止倾倒。

墩柱钢筋及桩基钢筋进行连接时采用搭接焊,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d,双面搭接焊不小于5d,焊缝宽度≥0.7d,焊缝深度≥0.3d。

墩柱及桩基钢筋连接施工前必须对桩头钢筋进行调直处理。

钢筋保护层采用厚度满足要求强度不低于墩柱混凝土标号的混凝土垫块,呈梅花型均匀绑扎在钢筋主筋上。

3.2.4模板安装墩柱模板采用带肋的组合钢模,利用螺栓进行连接。

模板安装前将模板内壁刨光,模板要平整、光滑、清洁,模板内壁均匀涂刷脱模剂,现场拼接检查接缝处模板有无错台。

经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安装。

模板安装采用吊车吊装,根据测量放样定出墩柱的模板内侧边线调整模板位置,确保模板准确。

模板安装前,在钻孔桩周围浇注上一层2~5cm 的砂浆垫层,然后安装模板,确保模板水平就位,然后在模板底部外侧抹上一层砂浆,保证模板不漏浆。

模板就位后检测垂直度,保证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连接螺栓要齐全,连接要牢固,模板接缝要严密、平整,要加垫好海绵条。

用缆风绳从四个角度对模板进行固定,缆风绳及地锚连接,待模板安装调整到位后锁紧缆风绳,检验筋保护层厚度,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将模板内的脏物清除干净。

根据测量人员测出的模板顶面标高,反算出柱顶标高,用红漆在模板上划上标记。

3.2.5混凝土施工利用吊车配合料、斗窜筒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施工时保证出料口及浇筑面之间的距离小于2m,防止混凝土离析;采取适当措施使操作人员图3.2 柱式墩模板支架施工示意图进行模板内靠近混凝土面进行振捣,保证不漏振、过振,振捣棒禁止接触碰撞模板;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宜不超过30cm,浇筑保持连续进行。

混凝土完毕后,混凝土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2cm左右,以利于凿毛,确保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宜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凿毛处理。

3.2.6混凝土养生、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收浆后尽快覆盖土工布进行洒水保湿养生,确保砼表面有充足的水分,不致出现干湿交替,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拆模时自上而上、分层拆除,拆除模板时不得使用锤击或撬棍进行拆模。

模板拆除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墩柱,并用线绳进行缠绕捆绑,在墩顶采用水桶滴灌方式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小于7天。

3.3施工注意事项(1)浇注过程需对各次的浇注标高及位置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墩柱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分次浇注必须严格控制模板接缝的密实及模板的垂直度。

(2)浇注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注质量,超过2米高度必须用串筒;严格控制浇注速度、分层要求及振捣质量,确保墩柱浇注后的外美内实。

(3)由于部分墩柱较高,施工时严格控制对钢筋笼、模板的加固、混凝土施工时配专职安全员进行旁站。

(4)避开高温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注后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对墩柱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构件因温度变化引起开裂,从而影响构件的外观质量。

四、施工计划4.1施工进度计划墩柱施工计划时间从2014年月日至2015年月日。

4.2材料及设备计划本标段工程施工材料供应正常,施工材料通过招标采购,供应厂家均报监理、业主单位审批备案,进场材料须按要求进行自检、送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