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指导书
教材:计算机基础教程(第三版)中山大学出版社林卓然后编著
注:文件均保存在用户文件夹中(即各人在D盘以自己的名建立的文件夹)
每次上机做一个实验
实验1 键盘练习与指法练习
实验目的:掌握常用控制键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英文打字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1.1,实验1.2
实验要求:实验1.2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全能打字教室,从菜单中选择指法练习,指法练习要坚持盲打
实验2 五笔练习
实验目的: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五笔输入法
实验内容:五笔练习
实验要求: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全能打字教室,从菜单中选择五笔练习,先练习字根,然后练习简码,最后进行词组的练习和文章的输入
实验3 Windows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掌握“开始”菜单中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学会利用任务栏切换应用程序,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实验2.1 程序的使用及切换
2,实验2.2 窗口的基本操作
3,五笔练习
实验要求:先完成实验2.1和实验2.2,然后再进行五笔练习
实验4 文件操作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我的电脑和资源器进行文件操作,学会使用查找(搜索)工具查找文件的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2.3,2.4,2.5
实验要求:1,按实验内容完成所有实验
2,在D盘根文件夹下以自己的姓名建立一个文件夹
实验5 Windows设置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快捷方式查看文件属性的方法,掌握Windows的各种设置
实验内容:1,查看桌面或开始/程序下的10个快捷方式的属性,记下其目标文件
2,进行显示属性,系统设置,任务栏,输入法的设置
3,利用画图程序进行画图,并将其保存到D:\下,然后查看文件的大小。

实验要求:将快捷方式的目标属性、进行的设置及文件的大小写到实验报告上。

实验6 WORD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学会Word文档的建立、输入、编辑及排版操作,掌握字符格式化和段落格式化的方法,掌握文档的页面设置方法
实验内容:1,实验4.1,实验4.2
2,用P104中的文字内容建立一个Word文档,并保存到d:\下,文件名为:第四章文字处理。

实验要求:将实验4.1和实验4.2的操作过程写到实验报告上,将2题中的文件大小写到实验报告上。

实验7 图片与公式
实验目的:掌握在文档插入图片和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学会图形的拷贝和剪裁操作方法,掌握公式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4.3,4.5
实验要求:除实验4.5的公式外要学会其余数学公式的编辑方法。

实验8 表格操作
实验目的:掌握表格的创建和编辑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4.4,4.6
实验要求:1,文档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2,绘制斜线表头要使用菜单命令
3,实验4.6中的总评成绩使用直接输入和使用公式输入的方法
实验9 WORD的其它操作
实验目的:掌握邮件合并的方法,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学会设置WORD参数
实验内容:1,输入4.9.5的内容,通过打印预览预览文档,设置其信息
2,实现教材中的邮件合并的例(包括创建源文件和数据源)
3,设置WORD参数)
4,建立一个超级链接,链接到你最熟悉的网页上
实验要求:1,将1中的设置结果写在实验报告上
2,写出2中的基本操作步骤
3,将3中的设置结果写在实验报告。

实验10 EXCEL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学会创建工件表,掌握工作表格式处理及公式复制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5.1,实验5.2 2.(1),(2)
操作提示:(1)公式的复制可直接拖动填充柄
(2)自动求和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工具,其余设置可用“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进行设置
(3)数据自动填方法有:输入第一个单元内容后直接拖动填充柄(一般适用于填充内容中有汉字或字母的情形);输入两个单元的数据后选择这两个单元拖动其填充柄(适用于等差数列的填充);输入第一个单元后使用“编辑/填充/序列”命令
实验11 公式及函数
实验目的: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实验5.2 2.(3),(4),(5),(6)
2,打开tb-97.xls,将另存为tb.xls,在表SHEET1中完成下列操作
(1)对区域A2:D32所给数据清单,在区域D3:D32中使用函数求出每个学生的等级,规则为:成绩不低于80分的为优秀,成绩不足80分但不低于60分的为及格,其它的为不及格。

(提示:使用IF函数)(2)在单元H1内用函数countif求出区域A2:D32所给数据清单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人数
3,打开工作簿文档EL2002A.XLS,完成下列操作后另存为ELA.XLS
(1)在工作表Sheet1的A1单元中使用COUNTIF函数计算出区域A3:A22中正数的个数。

(2)将区域C3:C22中的值复制到区域B3:B22中(提示:只复制值,可用选择性粘贴)
4,打开工作簿文档EL2002C.XLS,完成下列操作后另存为ELC.XLS
(1)在工作表Sheet1的A1单元中使用SUM函数计算出区域A3:A22中20个数的绝对值之和(提示:需使用辅助列)
(2)将区域C3:C22中的数据格式设置为2位小数
操作提示:
计算一个函数的多个值时,可先输入自变量的值(使用等差数列的填充方法,π必须以具体数字代替),输入的公式中,函数参数使用自变量的值所在的单元格。

实验12 图表的制作
实验目的: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
实验内容:1,实验5.3(提示:结果如下图)
2,打开OPA.XLS,在工作表Sheet3中图表1所使用的数据取自A1:D6,试将其修改为表现按城市分类比较每季度下雨天数的柱形图,最后以原文件名保存到用户文件夹中。

3,打开EL2002E.XLS,根据区域Sheet2!A2:F6中的数据建立一个按季度分类的折线图,并将其放在新工作表“图表1”中,图表标题为“销售量变化示意图”,最后以原文件名保存到用户文件夹中。

实验13数据清单的创建和统计
实验目的:学会数据清单的创建方法,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5.4
操作提示:(3)求出结果后设置单元格格式,小数位为0
(6)使用IF语句的嵌套
(7),(8)引用另一个工作表中的区域时,在区域名前加:表名!
实验14,数据库函数,数据透视表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函数的使用方法及数据透视表的建立方法
实验内容:一,打开工作簿文档ta-97.xls,在工作表Sheet1中完成下列操作后另存为ta.xls
1,在区域A2:G32所给数据清单中,编号前3位为系别信息,101表示数学系,102表示物理系,103表示化学系,据此在区域E3:E32中使用函数求出每位教师的系别;(提示,若left(a3,3)=”101”则为数学系)
2,在单元J1内使用函数求出区域A2:G32所给数据清单中年龄不超过40岁的人数。

(提示用countif
函数或dcount函数)
3,在单元J2内使用函数求出区域A2:G32所给数据清单中讲师发表的论文篇数之和(提示:用dsum函数)
二,打开工作簿文档tc-97.xls,完成下列操作后另存为tc.xls
1,对区域Sheet2!A1:E31所给数据清单进行分类汇总,求出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

2,根据区域Sheet3!A1:D180中的数据清单,作一个数据透视表,按学院统计各类不同职称中男、女教师人数,并使其显示在新建工作表Sheet7中。

3,区域Sheet5!A1:C301的数据清单按时间顺序列出了班车到达和出发的情况,根据此数据清单在区域Sheet6!B2:C151中填入相应的数据。

三,打开工作簿文档tf-97.xls,完成下列操作后另存为tf.xls
1,在Sheet1中完成下列计算
(1)在C1单元中填入计算公式,使得当A1或B1中的数小于100时,其值为“A”,否则取值为“B”,并将其自制到区域C1:C30中;
(2)对于区域Sheet1!E3:G14中的数据清单,在区域G3:G14填入公式,使其每个单元中的结果为该年度到对应月份止的累计产量;
(3)在I1:I20中输入一个数列,第一项为2,其余各项均为前一项的2倍减1。

2,将区域Sheet2!A1:C31所给数据清单中的记录排序,要求,工作时间早的记录排在工作时间晚的记录前面;
3,在Sheet2!E1单元中使用函数求出区域Sheet2A1:C31所给数据清单中20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员个数。

(提示,用dcount函数)
4,将区域Sheet4!A1:C184的数据清单中两门功课成绩全部及格的记录排在前面,紧接着是一门功课成绩及格的记录,最后是各门功课成绩都不及格的记录。

(提示:使用辅助列)。

实验15 幻灯片的制作
实验目的: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学会设置幻灯片切换和动画设置效果,能使用动作按钮实现链接。

实验内容:实验6.1,实验6.2
实验16 绘制图形
实验目的:掌握使用“绘图”工具栏中的工具绘制图形的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6.3
实验17 Internet的使用
实验目的: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实验内容:实验8.2,8.3,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