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经济环境分析报导

俄罗斯经济环境分析报导

俄羅斯經濟環境分析報導經濟概況一、重要之經濟指標(2011年)1.G D P:U S$1兆8,849億2.對外貿易總值:U S$8,213億,其中進口值為U S$3,053億,出口值為U S$5,160億3.帄均每人國民所得:U S$13,2364.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8.4%5.經濟成長率:4.1%6.工業成長率:4.7%7.失業率:6.1%8.央行重貼現率:8.0%(2012.4.24)二、2011年經濟回顧2011年拜國際油價持續維持高水準之賜,俄國經濟持續2010年的成長動力,有不錯表現;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 M F)統計,2011年俄國經濟成長 5.1%,經濟規模約達1兆8,849億美元,較2010年增加約4,100億美元。

另據俄國中央銀行公布數據,2011年俄國主要經濟指標:工業生產成長 4.7%、農業生產增加22.1%、固定資產投資增加 6.2%、零售業成長7.2%、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加8.4%、核心通貨膨脹率 6.6%、工業品生產者價格指數增加11.2%、整體失業率 6.1%、實際可支配所得增加0.8%、商品及服務支出增加7.2%。

根據俄國聯邦海關總署資料,2011年俄國對外貿易總額為8,213億美元,較2010年的6,488億美元大幅成長26.59%;其中出口額計5,160億美元,較2010年成長28.96%,進口額計3,053億美元,增加22.76%。

2011年俄羅斯進出口額大幅成長,主要是受國際原料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回漲所致,全年帄均油價為每桶109.6美元,較2010年提高了40.1%。

俄主要出口產品仍是石油、天然氣、石油產品、煤炭、鋼鐵、有色金屬和木材等。

2011年俄國主要出口市場為荷蘭、中國大陸、德國、義大利、烏克蘭、土耳其、白俄羅斯、波蘭、美國、法國等。

主要進口來源為中國大陸、德國、烏克蘭、日本、美國、白俄羅斯、義大利、法國、南韓、英國等。

按地區區分,歐盟為俄最大貿易夥伴,其次為亞太經合組織(A P E C)國家、獨立國協(C I S)國家、歐亞經濟共同體(E u r A s E C)國家。

其中對歐盟出口占俄出口的51.63%,自歐盟進口占總進口額的41.8%;因此歐盟、獨立國協國家、中東歐國家及中國等,均是俄國主要的出口市場;幾年來俄國的外貿大致維持此一形勢。

俄國經濟中仍存在著過分管制、不夠透明化的問題,交易成本及行政管理的負擔對於商業運作及投資活動仍過於高昂,這些對俄國經濟的負面因素必頇在長期穩定的發展過程中矯正。

俄國經濟的特徵仍在於高度的非商業性風險,主要源於政府行為相互衝突的決策;公司治理、執行力以及司法系統,結合公務體系的腐敗,都形成投資風險;官僚作風對政策形成及執行的影響仍未稍減,而貪污腐敗及不合理的行政管理都對商業運作造成壓力,而各企業對政府的關係「不等距」以及法令的不穩定性與不連續性,都對潛在的投資者造成不好的影響。

目前俄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原油、天然氣及各種農工原物料的出口,近年來皆享有大量的貿易順差(2011年順差達2,107億美元)。

據統計,能源(原油及天然氣)出口額占俄國出口總額達72.6%(2010年為70.8%)。

俄政府雖然已經認識到依賴自然資源的成長模式的侷限性,且已制訂出經濟多元化、優先發展教育、加快科技創新、擴大內需,增強自主成長能力的經濟發展政策,但在整體經濟具體改善之前,對能源部門過度依賴的狀況將不會明顯變化。

二、天然資源(一)燃料、能源天然資源是俄羅斯經濟的命脈,其中燃料及能源更是支撐俄羅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

1、石油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占世界11%比重;已探勘證實的石油蘊藏量則占全球的13%。

近幾年在世界油價不斷上漲及投資增加情勢下,俄羅斯的石油產量持續成長。

俄羅斯的石油工業共有28家大型的石油加工廠(年產量至少100萬噸);另有小型石油加工廠、煉油廠、近5萬公里的輸油管及1萬9,300公里的石油產品輸送管。

此部門由十家大型的垂直整合公司構成,規模最大者為R o s n e f t,L u k o i l,S u r g u t n e f t e g a z,“T N K-B P”和G a z p r o mN e f t。

石油及石油產品的運輸則由T r a n s n e f t及T r a n s n e f t e p r o d u c t股份公司經營。

由於未來發展持續看好,加上東西伯利亞油田產量增加,2011年俄羅斯的石油開採量比前一年增加 1.2%,達5億1,140萬噸*資料來源:各石油公司官方網站2、天然氣俄羅斯是世界天然氣蘊藏最豐富、產量最多及出口量最高的國家,其中蘊藏量占世界近30%比重。

此部門包含地質探勘,鑽井,開採、運輸及儲存等企業。

統一的天然氣供應系統有超過16萬2,000公里的天然氣運輸管(含支管),抽取總量達4萬2,100百萬M w的215個線性壓縮站(l i n e a r c o m p r e s s o r s t a t i o n s),6個天然氣加工及凝析中心及25個地下儲氣槽。

由於國內需求成長及出口增加,2011年天然氣的開採量增加 3.1%,達6,705億立方公尺。

俄羅斯的天然氣產業由G a z p r o m獨占,該公司握有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策略的決策大權,占俄羅斯天然氣80%開採量。

雖然政府擁有50.002%股權,但除調節國內天然氣的價格外,其他相關業務均由G a z p r o m處理。

2011年G a z p r o m的天然氣開採量達5,097億立方公尺,其最近的競爭對手為N o v a t e k,同期共開採533億立方公尺天然氣。

俄羅斯供應歐盟國家25%的天然氣需求,占俄羅斯對獨立國協外國家天然氣出口的70%比重。

主要進口國家為德國、義大利及法國。

G a z p r o m出口至歐洲的天然氣,近70%係與進口國的大型中間商簽訂長期供應合約,例如E n i、E. O n、W i n t e r s h a l l、R W E及G a z d e F r a n c e,其他30%則經由小型中間商銷售。

3、煤俄羅斯的煤炭資源豐富,可開採儲藏量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此外,俄羅斯的煤炭種類齊全,從長焰煤到褐煤皆有,其中煉焦煤的儲藏量豐富,充分滿足鋼鐵工業的需求。

俄羅斯的煤礦分布極不帄均,46%分布在俄羅斯中部的庫茲巴斯煤田;23%分布在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區,且多為適於露天開採的褐煤;此外,在科米共和國、羅斯托夫州及伊爾庫茨克州亦有部分煤藏。

目前俄羅斯有137個露天採煤區及91個煤礦坑。

2010年俄羅斯採煤業者已開始轉虧為盈;同期此部門所獲的投資金額近20億美元。

目前俄羅斯的煤炭工業100%由有效經營的私有企業所擁有。

有效的運作確保高收益,每年國庫從此部門獲得的稅收亦相對提高。

2004-2011年間俄羅斯採煤公司的產能增加近40%,2011年的開採量創蘇聯解體後新高,達3億3,610萬噸,比2010年增加4%。

俄羅斯煤炭的出口市場亦快速成長。

出口導向不但降低國內市場需求不穩定造成的負面影響,亦提高了生產力及增加外匯收入。

2011年出口量達1億2,000萬噸,增加3%,主要是因為對中國及印度的出口增加。

主要煤炭出口公司有K u z b a s s r a z r e z u g o l(K R U)、S i b e r i a n C o a l E n e r g y C o m p a n y(S U E K)、S i b i r s k i y U g o l、S D S及T h e S i b u g l e m e t H o l d i n g等。

目前除了繼續開採庫茲巴斯的E r u n a k o v s k i y煤礦,位於東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礦藏潛力最看好。

(二)冶金工業俄羅斯為世界主要金屬生產國,金屬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三位。

由於生產高度集中,形成14家大型垂直整合企業集團,包括9家金屬冶金公司:E v r a z H o l d i n g、M a g n i t o g o r s k i y M e t a l l u r g i c h e c k i y K o m b i n a t(M M K)、S e v e r s t a l、N o v o l i p e t s k i y M e t a l l u r g i c h e c k i y K o m b i n a t(N L M K)、M e t a l l o i n v e s t、M e c h e l、T r u b n a y a M e t a l l u r g i c h e c k a y a K o m p a n i y a、O b e d i n y o n n a y a M e t a l l u r g i c h e c k a y a K o m p a n i y a、C h T P Z。

5家非鐵金屬冶金公司:N o r i l s k i y N i k e l(鎳)、U G M K-H o l d i n g(銅)、R u s s k a y a M e d n a y a K o m p a n i y a(銅)、R U S A L(鋁)及K o r p o r a t s i y a V S M P O A V I S M A(鈦)。

在大幅更新生產設備,開始生產高附加價值的高技術產品之下,俄羅斯冶金工業得以快速且成功擺脫金融海嘯的影響。

2011年俄羅斯冶金業者持續更新設備並啟用新廠房。

如今設備耗損率已降至40%,因此更能靈活反應外在情勢的改變。

從另一方面來看,金融海嘯成為俄羅斯冶金工業加速現代化的動力。

市場情勢改變促使此產業部門的生產結構朝向品質的改善。

從中程前景來看,增加出口將是主要目標,未來半成品將占軋材出口的50%比重,其中包括供應俄國冶金業者在境外取得的公司。

2011年初俄羅斯冶金工業的產量穩定成長,逐漸恢復至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但下半年因歐盟國家債務問題情勢惡化,直接影響俄羅斯的冶金業而使產量急轉直下。

1、鐵金屬2011年俄羅斯冶金及金屬製品的產量比2010年增加 2.9%,其中冶金產量成長 5.2%。

同期金屬軋材的產量幾乎已達金融海嘯前的水準,近5,930萬噸(2007年的產量為5,960萬噸),比2010年增加 2.2%。

生產成長速度不高主要是因為雖然國內需求成長近26%,但進口亦大幅增加。

2011年俄羅斯進口金屬軋材的比重增至20%,主要來自亞洲國家,進口增加43%。

2011年俄羅斯國內市場對金屬軋材的需求比2007年增加8.6%,達4,030萬噸。

相关主题